陸環(huán)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币虼?,我們要以語言的學習和訓練為基礎,讓學生明白學語文就是要學會在生活中用語文。
《黃河的主人》是一篇震撼人心的美文,課文描寫了波濤洶涌的黃河、羊皮筏子以及艄公駕駛羊皮筏子的風姿,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氣、智慧、鎮(zhèn)靜、機敏戰(zhàn)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的精神。
一、抓住關(guān)鍵字詞,深入理解文本
關(guān)鍵字詞是最能體現(xiàn)內(nèi)容的核心詞語,從關(guān)鍵詞“驚濤駭浪”來深入理解文本,首先理解“駭”字的意思,從一個字到一個詞,連起來說一說驚濤駭浪的意思,初步體會黃河的兇猛。這樣的例子在本課中還有一處:抓住“如履平地”感受羊皮筏子,先理解“履”的意思是踩,學生馬上就能知道“如履平地”的意思就是如同踩在平地上行走一樣,接著追問:“艄公駕駛著什么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羊皮筏子是怎樣的?寫寫羊皮筏子給你留下的感受?!蓖ㄟ^這兩個片段,學生明白可以通過抓關(guān)鍵詞語來深入理解文本,潛移默化中掌握了一種很有效的閱讀本領。
二、抓住中心句進行品讀,感受人物形象
抓住中心句進行品讀,感受人物形象,這是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用到的方法,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中心句的品讀、理解與感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人物的形象。
《黃河的主人》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準確地概括了艄公的人物形象,“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用這句話貫穿整篇課文的教學,引導學生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并且結(jié)合黃河、羊皮筏子的教學,加深對艄公這一人物的感悟。同時,設計練習:艄公專心致志地撐著篙,突然_____,只見艄公_____。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說話練習,也是一種崇敬之情的升華提升。
葉圣陶先生說:“國文教學自有它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訓練。作為學生語言學習的范文——教材,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梳理出文本的語言特色,如精巧的句式、典型的段式、重要的謀篇布局、特別的敘述描寫等,就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重點,語言的訓練點,語言能力的增值點——這種技術(shù)的訓練,他科教學是不負責任的,全在國文教學的肩膀上。”看到這句話,更讓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讓自己的課堂少一些花哨,追求更具實效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