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帶老爸“綠色出行”
◎劉世河
自打兩年前母親離開我們,原本性格開朗的老爸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關在家里抽悶煙,還常常默默地發(fā)呆。我雖然無法體會到老爸內心深處那種孤寂和落寞,但十分明白對于一個七旬老人而言,這樣的狀態(tài)不用多久身體就會徹底垮掉。
于是我試探著問:“不如您先搬到我那住,好歹有個照應?!?/p>
老爸低著頭猛吸了兩口煙,好一會兒才慢慢地對我說:“這房子里到處是你媽的影子,我已經習慣了,哪兒也不想去?!?/p>
“不搬也行,那我們出去轉一圈總可以吧?!?/p>
“傻孩子,你忘了?我暈車!”
不愿意搬出老房子,外出旅游又暈車,這下可把我愁壞了。見我悶悶不樂的樣子,妻子也很著急,就幫我一起想辦法。
后來她的一句話啟發(fā)了我,她說:“咱爸坐公交車不暈?!?/p>
“對呀,我怎么給忘了!”我一拍腦門,趕忙打開電腦搜索,驚喜地發(fā)現好多景區(qū)都可以乘公交車到達。
既然不能遠游,那就在家門口四處轉轉,能讓老爸走出家門就是一種勝利。
一開始老爸有些不情愿,可出去幾次之后慢慢地開始上心了,這從他越來越多的話語和越來越好的臉色就可以看出來。我給出行起了個名字——“綠色環(huán)保一日游”。
接下來的日子,只要老爸的身體允許,再加上天公作美,我們每月至少出游三次。每當有一條新的公交線路開通,我和老爸必定從起點一直坐到終點。
有時我們自備干糧,然后在幽靜的山林或花香四溢的果園里席地而坐吃野餐;有時我們也會七拐八拐尋到一處農家小院,吃上一頓地道可口的農家宴;有時我們走累了,就干脆四仰八叉地往沙灘或者草地上一躺,美美地打個小盹,好不愜意。
但是無論去哪兒,天黑之前我們一定要趕回家。一進家門,父子倆又一頭扎進廚房,一個掌勺,一個打下手,叮叮當當一陣忙活之后幾個下酒菜便擺上了餐桌。然后我陪著老爸小酌幾杯,邊喝邊聊當天出游的見聞,相談甚歡。
就這樣不到半年,久違的笑容又重新綻放在老爸的臉上,我和妻子都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從老爸當初的閉門不出到如今的樂此不疲,這“綠色環(huán)保一日游”功不可沒。作為兒女,無論是陪父母遠赴天涯海角,還是就近游玩,最關鍵的既不是看風景也不是品嘗名吃,而是一定要用心。
(摘自《潯陽晚報》圖/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