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舟
狀元奇葩「上位」法
◎ 柏舟
自隋唐以來,科舉便成了人們往上走的最重要的途徑。但是代表著讀書人最高榮耀的狀元真的都是所有考生中最優(yōu)秀的嗎?
吳伯宗:我長得比較帥
開國初期的人才選拔好像都不是很規(guī)范,比如大明朝的第一位狀元就得益于長得比較帥。這位大帥哥名叫吳伯宗,江西金溪人。吳大帥哥鄉(xiāng)試一舉奪魁,拿了個全省第一名。第二年進京會試,吳伯宗卻只拿了第二十四名。
緊接著是決定命運的殿試。朱元璋把考官們送上來的卷子翻開,第一名是郭罛。不過,讓朱元璋沒想到的是郭罛一上來差點兒沒把他嚇死。為什么呢?因為這小郭長得太丑了。
朱元璋一揮手:“得了,我也不看卷子了,把考生都叫上來吧!”朱元璋挨個兒看,走到一個人面前,突然眼前一亮,就問:“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趕緊回答:“回皇上,小人吳伯宗。”朱元璋一聽,心里更樂了,這人不光長得好,名字也起得好,于是當場拍板,吳伯宗就成了明朝第一位狀元。
丁顯:我名字起得好
明朝第二位狀元名叫丁顯,福建建陽人,他這個狀元的由來不是因為長得帥,而是因為名字起得好。
就在欽點狀元的那天凌晨,朱元璋突然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墻上有一根大釘子,閃閃發(fā)光、光彩奪目,釘子上還纏著幾根漫天飛舞的白線,好看得不得了。
朱元璋醒來后一想:今天是選狀元的日子,這個夢是不是在告訴我狀元人選呢?于是,他就把所有的卷子都搬過來,直到翻到一百多名,才在三甲第五名的位置上看到了一個名字——丁顯。
朱元璋大喜:“丁顯?這不就是我夢中的狀元嗎?”于是當即把丁顯從一百多名一下子提到第一名,欽點為狀元。
曾蓕:我有內(nèi)部消息
自古朝中有人好做官,考場有人同樣也能助你一臂之力,比如大明朝的第八位狀元曾蓕。其實,與朝廷有關系的是另一位考生——劉子欽。殿試的主考官解縉是江西人,對那位同樣來自江西的才華橫溢的劉子欽非常欣賞,有意幫他拿下狀元的位子,就暗中提醒他考試的內(nèi)容就跟禮樂有關。但這位劉大才子卻不屑一顧地說:“我劉子欽拿狀元靠的是真才實學! ”回來后,劉子欽對同住的老鄉(xiāng)曾蓕說:“告訴你一個內(nèi)部消息,多看看禮樂制度,別到時候抓瞎?!?/p>
到了殿試那天,曾蓕一看,果然是關于禮樂的,當即奮筆疾書,一口氣寫了洋洋灑灑兩萬多字。這時候的皇帝已經(jīng)換成了朱棣,他看完曾蓕的卷子后當場拍板:“狀元就是他了!”
(摘自《老年生活報》 圖/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