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 彤
淑女為何總食積
◎ 佟 彤
我有一個朋友是網站的高管,很斯文的一個女子,但她的案頭總是擺著“保和丸”“健胃消食片”之類治療食積、消食導滯的中成藥。按理說,這些藥物最常用在因為貪吃而消化不良的男孩子身上。這朋友我從認識她開始就沒見她食欲特好過,她從沒有什么特別想吃的東西,所以我很好奇她為什么會有食積問題。和那些真的是“吃飽了撐的”的人相比,她的食積不是因為吃得過多,而是因為她的脾胃太虛弱了。對別人來說很尋常的食物,對她來說卻超過了脾胃的承受能力,沒吃什么就被“積”住了。她脾胃虛弱的原因何在呢?就是因為肝郁,因為肝氣太強了,愣是把脾胃“欺負”成虛的了。
我們常說的“上心火”“動肝氣”都是在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件從而情緒異常時發(fā)生的。兩者所不同的是:“上心火”的時候一般是干著急,沒辦法解決。
比如,春節(jié)想回家卻買不到火車票,想開車回家又趕上下雪,這時候的氣急就是“上心火”?!皠痈螝狻辈皇侵?,而是生氣,是因為一件事情而惱怒。如果這個人的脾氣因此爆發(fā)了,罵人了,或者摔東西了,雖然有失教養(yǎng),但這個人的火氣好歹還是發(fā)泄出去了。如果這種情況發(fā)生在女人身上,而且這個女人還很要面子,不好意思和人家爭執(zhí),惡氣就可能自己咽下去了,沒發(fā)出去的肝火就可能變成肝氣郁結。
在中醫(yī)五臟的關系中,肝是可以克伐脾的。只要肝氣郁結,沒處撒氣了,就要從脾上找撒氣口,所以,很多人之所以脾氣虛,其實是因為肝氣郁結。
脾氣虛的主要癥狀就是食欲不振或者食不甘味,問題都出在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上。人體有個“第二大腦”,位于胃腸神經上,也稱為“腹腦”。之所以有這個稱謂,就是因為在人體的各大器官中,胃腸消化系統(tǒng),也就是中醫(yī)說的“脾胃”和情緒的關系最為密切。它們像大腦一樣,可以因為情緒而影響功能。比如有人請你去吃頓大餐,坐在餐桌邊上時,你突然接了個電話,領導批評你工作沒做好,第二天要返工,即便是再豐盛的菜肴,你也肯定馬上沒胃口了。如果這樣的情況經常出現(xiàn),你的消化功能肯定不好。所以醫(yī)生總是告誡家長不要在飯桌上教育孩子,也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種情況是:雖然沒有突然而來的惡性刺激,但每天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比如現(xiàn)在的很多白領競爭壓力很大,要揣摩上司的心思,要跟同事進行溝通,很難有時間讓自己徹底放松。郁悶是一種常態(tài),久而久之,這也是對脾胃的克伐,會造成脾虛。
(摘自《脾虛的女人老得快》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