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劍宏
摘 要:合理地規(guī)劃設計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空間,不僅可推動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進一步發(fā)展,還能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主要對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功能定位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空間規(guī)劃設計的理念和設計范圍,以期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具體規(guī)劃設計。
關鍵詞:博物館;科普場館;空間設計;科普教育講座
中圖分類號:TU24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5.024
對博物館和科普場館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計,已成為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對什么類型的建筑進行空間規(guī)劃和設計,基本都受制于基地的具體條件和既定的建筑計劃,且對博物館和科普場館進行空間規(guī)劃和設計的要求更加嚴格。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建筑設計要盡可能地體現美觀、大方和歷史文化背景,人們也會關注它的展示空間設計。通過人們在建筑空間中流通,可將需要展示的信息傳遞出去,從而在博物館和科普場館內部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要想達到上述效果,就需要設計人員對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空間規(guī)劃進行合理設計。
1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功能定位分析
1.1 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越來越多的科普教育講座和座談會之類的活動在博物館或科普場館中舉行,博物館和科普場館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心中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館和科普場館內部的構造和環(huán)境較為特殊,為實施科普教育提供了較好的場所。因此,博物館和科普場館已經成為了科普教育者的首選之地,是我國重要的科普基地。
1.2 培訓教育基地
21世紀,博物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重視教育也是發(fā)展國家的主要手段之一。早期的博物館由教育部創(chuàng)辦,在改革開放后,博物館為了進一步壯大,也為了展現自身的功能,不斷配合著學校的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長此以往,逐漸演變成了今天重要的培訓教育基地。
1.3 旅游休閑基地
一些著名的博物館每天都會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駐足觀看,人們在旅游的同時,也欣賞了博物館和科普場館中珍藏的寶物,這對他們而言是一次增長見識的機會。周邊地區(qū)的人也可游覽博物館,感受文化氣息、接受文化熏陶。
1.4 展示基地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里珍藏著很多文化遺產和稀世珍寶,早期祖先世代遺留的物品可以體現古人的勤勞和智慧。對于一些很有名的工藝品、兵器等,都可以在博物館和科普場館中看到,因此,博物館和科普場館已成為重要的展示基地,向人們傳輸著一定的文化信息。
2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空間規(guī)劃設計理念
2.1 空間設計理念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空間設計理念是通過相關設計人員在設計前期對設計項目的建筑性質、使用功能、環(huán)境和設計要求進行調查、分析、判斷和總結逐步提煉出來的。在空間設計理念中,需要注重環(huán)境因素的設計理念。不同的建造環(huán)境給人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此外,空間設計理念要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相融合,從而更好地展現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功能。
2.2 形態(tài)設計理念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作為重要的展示基地,在對其進行空間規(guī)劃設計時,緊緊圍繞展示形態(tài)設計很關鍵。在展示形態(tài)的設計理念中,展示內容與展示形式并重,集知識性、觀賞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設計越到位,給人們的震撼感就越強,從而充分展現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魅力。
3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具體空間設計
3.1 展示功能區(qū)的空間設計
博物館建筑的基本功能是為藏品的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提供適用、安全的內部空間和條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現代博物館的功能要求不斷提高。對于功能區(qū)的展示,展示內容多為收藏的珍貴文物、標本。功能區(qū)展示的藏品可以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功能區(qū)的空間設計還可以為博物館和科普場館帶來一定的修飾作用,使其充滿更加濃厚的文藝氣息,從而不斷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3.2 交互區(qū)的空間設計
博物館和科普場館體驗交互區(qū)的空間設計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設計人員的關注。相關研究表明,如果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展示設計具有良好的交互意識,則可以給人們更長久、深刻的記憶,更高效、長久地起到教育的目的。在博物館內部開發(fā)面向游客的體驗交互區(qū)是今后博物館和科普場館設計的發(fā)展方向。在體驗交互區(qū),人們可更進一步地與古代文物接觸,在參與過程中,可引發(fā)當代人對前人、對歷史的回望和思考,從而實現博物館和科普場館與時俱進的歷史性突破。
3.3 公共空間的空間設計
在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公共空間中營造良好的觀賞氛圍很重要。因此,在進行空間設計時,需要將空間氛圍的營造納入設計理念中。具體可參照以下2方面著手設計:①展示內容,即作品的內涵。作品給人的感覺與空間氛圍有很大的聯系。②注重對人流動線的研究。無論是平面走向,還是垂直空間,均體現了生動、多變的空間特征。人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不僅可與作品交流,也可以與藝術館本身的空間藝術對話,從而營造良好的氛圍。
4 結束語
要想體現“以人為本”“功能與展示形態(tài)并重”的設計思想,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空間設計,盡可能地展現出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魅力,充分體現其價值,從而進一步促進博物館和科普場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鄭柳青.成都市城市居民的游憩活動空間研究[J].特區(qū)經濟,2011(08).
[2]白新強.問題導向的城市行政中心規(guī)劃設計——以運城市新區(qū)行政中心為例[J].規(guī)劃師,2010(S1).
[3]張斌,周蔚.風物之間,內化的江南 上海青浦練塘鎮(zhèn)政府辦公樓設計策略分析[J].時代建筑,2010(05).
〔編輯:張思楠〕
Abstract: Rational planning and design museums and science venues space, not only can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museums and venues, but also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watching.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orientation of science museums and venues were analyzed, museums and science venues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s and design range,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the spec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museums and science venues.
Key words: museums; science venues; space design; science education semin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