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對外瞭望的窗口開得好
編輯同志:
近些年,我很喜歡貴刊的《域外啟示錄》這個欄目。雖然不能出國,但通過這個對外瞭望的窗口,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獲得很多教益和啟示。像《瑞典人怎么反腐敗》《猶太人如何教育學生》《德國一條自行車道修建的啟示》《英國垃圾分類人人有責》《韓國大街上沒有交警》等近百篇文章,通過對一些發(fā)達國家治國理政先進理念和科學做法的介紹,可以給我們國家在改善民生、發(fā)展教育、推廣慈善事業(yè)、提高公民素質(zhì)、加快城鎮(zhèn)化建設等方面提供很多有借鑒價值的信息。真可謂“千字啟示錄,萬人受啟迪”!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需要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地區(qū)和民族的長處,從而與時俱進。我注意到,這個欄目開設八年來,精心設計話題,很注重在講故事中傳遞啟示性。作者們往往通過自己的實地觀察,切身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觀念差別,從中發(fā)現(xiàn)值得學習、借鑒的各種有益之處,許多話題引人入勝,耐人尋味,令人耳目一新。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在許多方面有了巨大的進步,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是,面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沒有理由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應有“山外青山樓外樓”的開闊視野,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從各方面取長補短。盼望《域外啟示錄》中刊登更多有吸引力、啟示性的故事,為改進社會管理、優(yōu)化民生服務、提高公民素質(zhì)、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添磚加瓦。
明水縣讀者侯水明
[編輯:李小平電子信箱:lxp0000006@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