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雨佳
追尋科德韋爾天體(12)
□ 王雨佳
類型 行星狀星云 疏散星團 中間螺旋星系星座 寶瓶座 大犬座 玉夫座科德韋爾編號 C63 C64 C65 NGC/IC 編號 NGC7293 NGC2362 NGC253赤經(jīng) 22h29m38.5s 07h18m41s 00h47m33.1s赤緯 -20°50′13.6″ -24°57′15″ -25°17′19.7″距離 695ly 4800ly(1.5kpc) 11.4Mly(3.5Mpc)視星等 7.3 4.1 8視大小/直徑 12′48″ 8′(Stellarium) 27′.5×6′.8
類型 球狀星團 棒旋星系 反射/發(fā)射星云星座 長蛇座 天爐座 南冕座科德韋爾編號 C66 C67 C68 NGC/IC 編號 NGC5694 NGC1097 NGC6729赤經(jīng) 14h39m36.5s 02h46m19.1s 19h01m46.4s赤緯 -26°32′18.0″ -30°16′29.7″ -36°57′40″距離 113kly 64Mly(20Mpc) 424ly視星等 10.2 10.2 9.7~13.5視大小/直徑 3′36″ 9′.3×6′.3 2′.5×2′.0
C63的視星等雖然很亮,但是視面積很大,亮度分布較彌散,觀測這個天體時選用視場比較大的設(shè)備會有助于觀測C63的整體,一般在9cm的雙筒中可以看到一個模糊的小點。位于大犬座的疏散星團C64是一個非常明亮的觀測目標,觀測方式取決于你想要的觀測效果,一般用7cm左右的雙筒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視野,只是要注意這個疏散星團中非常明亮的大犬座τ星會對觀測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使得周圍其他的成員星不明顯。C65也叫玉夫座星系,是一個細節(jié)相當豐富的中間螺旋星系,一般在7cm口徑的雙筒就可以看到,而用10cm的小望遠鏡可以進行細節(jié)的觀察。C66視星等比較暗,口徑為14cm的望遠鏡配合較合適的目鏡,得到大約20′的視場進行觀測比較合適。C67是天爐座星系團里一個比較有名的成員,它是一個棒旋星系,通過11cm的望遠鏡我們可以觀察到它的旋臂。C68的星等隨時間變化較大,對這個星云的觀測也比較難,不過一般使用15~20cm口徑的望遠鏡進行觀測較合適。
圖1 C63在天空的位置
圖2 C64在天空的位置
圖3 C65和C67在天空的位置
圖4 C66在天空的位置
圖5 C68在天空的位置
C63也被稱為螺旋星云,上帝之眼,索倫之眼,是位于寶瓶座的一個行星狀星云,于1824年由卡爾?路德維希?哈丁發(fā)現(xiàn)。螺旋星云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行星狀星云,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可以用視差法測距的行星狀星云,雖然如此,但是對于它的測距結(jié)果在歷史上仍有相當大的差異。因為距離實在是太近,C63的視半徑非常大,其暈的大小甚至達到28′,因此它的亮度分布比較彌散,而觀測歷史中早年進行天文觀測的天文學家們,比如梅西耶、赫歇爾,使用的望遠鏡大部分都是視場小的望遠鏡,雖然C63這樣的目標很亮,但還是被忽略了。C63的中央星視星等為13.4等,比冥王星還要亮。
C64是位于大犬座的疏散星團,在1654年之前被喬瓦尼?巴蒂斯特?霍迪爾那觀測到,并于1654年記錄和發(fā)表。在C64中,最亮的恒星是4.39等的大犬座τ星,因此它有時候也被稱為大犬座τ星團,進行觀測時,過亮的大犬座τ星常使得觀測者們忽略了其他的成員星,這也許是它沒有鬼星團(M44)著名的原因,這個疏散星團的60多顆成員星都擠在了6′的小空間當中,只有1/12個鬼星團大小,這也使得我們用肉眼難以分辨它是一個星團還是一顆恒星。C64是一個相當年輕的星團,它的周圍存在著少量的星云物質(zhì),只是這些星云物質(zhì)的量過于微不足道,普通的觀測難以注意到它們。
玉夫座星系也被稱作銀元星系,是位于玉夫座的一個中間螺旋星系,由卡羅琳?赫歇爾在1783年發(fā)現(xiàn)。C65也是玉夫座星系群中最亮的成員星系。玉夫座星系同時也是一個星爆星系,與一般的星爆星系不同,這個星系中目前只有一次被觀測并記錄到的超新星爆發(fā),即1940年11月發(fā)現(xiàn)的SN1940E。與其他星爆星系相同的是玉夫座星系也在核心區(qū)域快速地形成大質(zhì)量恒星,恒星形成的每一個過程中都產(chǎn)生了強烈的星風,將大量能量和物質(zhì)流拋射到星際介質(zhì)中將其加熱。中紅外波段的研究發(fā)現(xiàn)C65的中心區(qū)域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一個異常明亮且活動激烈的核球,一個恒星密集的超星團,以及一個包含了星系中老年成員(超新星遺跡以及低質(zhì)量恒星)的包層。
圖6 螺旋星云C63(NGC7293)
圖7 疏散星團C64(NGC2362)
C66在1784年被威廉?赫歇爾發(fā)現(xiàn),但是直到1932年才由洛威爾天文臺的卡爾?奧托和克萊德確認了這是一個球狀星團。這個10等的球狀星團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銀河系內(nèi)最遠的球狀星團之一,天文學家們推測它可能是早期在銀河系內(nèi)部形成的,但是由于麥哲倫云的引力作用被拋到了外層銀暈。這是一個貧金屬的星團,只有極少量可以用作較精確測距的RR Lyr星,對這個星團的CCD拍攝可以看出該星團靠近核的地方有偏藍的斑點,這表明中間可能有藍離散星的存在。
圖8 中間螺旋星系C65(NGC253)
圖9 球狀星團C66(NGC5694)
圖10 棒旋星系C67(NGC1097)
圖11 發(fā)射/反射星云C68(NGC6729)
C67于1790年被威廉?赫歇爾發(fā)現(xiàn),是一個X射線賽弗特星系,賽弗特星系的核雖然體積非常小,但是通常有著幾千倍于我們的銀河系的能量。和別的賽弗特星系一樣,C67也有噴流從核心射出,長達15′,這是附近的星系核和C67自身的潮汐作用形成的。C67有一個13.6等的伴星系,橢圓星系NGC1097A,就在C67的旋臂邊上。C67的附近2.8°×2.8°的空間里一共有31個已經(jīng)確認的類星體,并至少有10個類星體已經(jīng)被確認和C67有著物理聯(lián)系,這個數(shù)量遠遠超過正常值,據(jù)此有的天文學家判斷類星體是C67核內(nèi)的活動物質(zhì)。而附近的這些類星體則是核內(nèi)噴射出來的。
C68是在1861年由雅典天文臺的約翰?弗雷德里克?尤里烏斯?施密特發(fā)現(xiàn)的,也被稱作南冕座R星云,C68的面積非常小,是一個很大的組合體星云的一部分。1866年,尤里烏斯?施密特發(fā)現(xiàn)該星云的視星等有著不規(guī)則變化,這是由照亮它的恒星的亮度變化造成的,同時,C68也在以非??斓乃俣雀淖冎螤?。這是由于在C68和照亮它的變星之間的星際介質(zhì)的不斷變化,投影在星云上的陰影形狀變化造成的光學效應(yīng)。
(責任編輯 張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