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
寒假里的一天,小文通在海南三亞南山景區(qū)的一座方亭里,遇到一幫三年級的小朋友,一起聊起天來。小文通說:“我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同學們開學后第一篇習作,要求介紹家鄉(xiāng)的景物(見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你們想寫些什么?說說吧?!?/p>
天天答:“我是濟南人,就寫大明湖吧。”
彬彬道:“我是杭州人,寫西湖蘇堤、白堤吧。”
路路說:“我是四川人,最喜歡杜甫草堂?!?/p>
琦琦低下了頭,默不作聲。小文通忙啟發(fā)他講講心里話。
“我想起了長在大山里的表弟,他沒旅過游,沒出過山,他能寫些什么呢?”琦琦問道。
“這有什么難?村邊的渡口,村頭的大樹,村后的大山,都是寫作材料呀!”胖胖搶先說道。
“山坡上的柿子樹,地里一望無際的紅高粱……寫出來更美。”芳芳也發(fā)了言。
小文通眨巴了一下眼睛,說道:“看來,寫什么對大家來說不是什么問題了,那咱們再來說說怎么寫吧!”
“動筆之前,凡是有條件的,都應該去現(xiàn)場觀察一下?!辈恢朗钦l喊了一嗓子。
“觀察時,不僅要用眼,更要動腦;甚至可以摸一摸,聞一聞。”有一個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抓住景物特點寫!”這是顆重磅炸彈?!罢艺遗c眾不同的地方:顏色、形狀……”
“對!油菜花的金黃,新竹的翠綠,松柏的蒼勁……”
“山跟山也不一樣,有的怪石嶙峋,有的懸崖陡峭……”
“我去過內蒙古的大草原,那里柔美得像鋪上了厚厚的綠色絨毯,數(shù)不盡的牛和羊,像一團一團的花朵,點綴得碧毯花團錦簇,煞是好看?!?/p>
“我還覺得……要把咱們對家鄉(xiāng)的愛,寫進字里行間……”
“要了解景觀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知識,如果說不清楚,可以向家長、老師請教。”
“寫好了草稿,可以先給要好的同學讀讀,相互提提意見,取長補短?!?/p>
太陽都偏西了,同學你一言,我一語,還沒完沒了地說話呢。小文通想趕他們,哪里趕得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