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彬 林芝怡
(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 廣東廣州 511370)
大學生安全意識狀況及教育對策研究
楊文彬 林芝怡
(廣州松田職業(yè)學院 廣東廣州 51137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中存在有一定的不安定社會因素,因此一些學生的安全事故也相應有所增多。加上大學生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識,讓大學生安全面臨著嚴重挑戰(zhàn)?;诖?,針對大學生安全意識狀況及教育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安全;安全意識現(xiàn)狀;教育對策
近年來高校發(fā)展以及體制革新,讓大學生安全意識問題更加突顯。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自身發(fā)展,還能夠促進學校以及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從本質上提升了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讓大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安全知識,促進大學生生活適應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自身應有的貢獻。
1.1 大學生缺少安全意識
當前大學生對于不安全因素以及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缺少一定的判別能力。雖然大學生已經屬于成年人,但是在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的幼稚與不成熟。對于一些不安全因素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意識,當處于一個危險處境時,往往還不能夠意識到危險的來臨,從某個層面上缺少社會經驗,對于社會復雜性缺少一定的認識。
1.2 大學生忽視安全意識
通過以往發(fā)性的大學生安全事故案例來分析,當前大學生在身處危險處境時,不能夠及時地采取一定的自我保護措施。由于當代多數大學生的成長過程,是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當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時,如果危險來臨,自身保護意識以及安全意識的不重視,無法化解危險。而且,當代大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個性化心理,喜歡以個性來展現(xiàn)自我,讓其忽略了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1.3 大學生缺少安全意識應對能力
由于在大學教育體系中,還沒有形成一套有效地安全意識教育,導致當前大學生身處危險處境時,無法正確地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呈現(xiàn)出安全意識應對能力偏差的問題。此外,雖然有的高校已經加入了一些安全意識教育,但是由于只注重相關理論講解,實踐操作非常少,當學生真正遇到危險時,無法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1]。在以往發(fā)生的案例中,甚至有的學生在處理危險時,采取了錯誤的應對措施,導致危險更加惡化,對其自身造成更大的傷害。
2.1 從客觀層面進行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得到了高速發(fā)展,同時一些不良思潮也相繼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產生一定的影響。一些缺少是非辨別能力的學生在不良思潮的影響下,讓自身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念出現(xiàn)了偏差。加上社會中存在的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讓對大學生構成危險的因素不斷增加。此外,當代大學生多數都屬于80后、90后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溺愛,讓其從小就產生了人格偏離以及道德意識偏低的問題。加上我國的家庭教育在缺少一定的溝通,總是認為對于孩子的成長只需要盡可能地滿足其需求就可以,對于孩子的安全意識教育以及危險處理措施方面的教育關注度不高。同時,學校方面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更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對于學生生活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方面的培養(yǎng)缺少相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大學生無法全面地對社會進行了解與認識。雖然對于學生在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到位,但是缺少一定的安全意識教育,無法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形成安全意識以及安全技能。
2.2 從主觀層面進行分析
從主觀層面來分析大學生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主要是大學生自身對于安全的不重視。在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下,大學生在選擇安全教育時無法對其課程進行正確地定位,更多地注重自身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沒有對安全知識的重要性有一個全面的認知。而且,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經歷,讓其養(yǎng)成了任何事都有一種僥幸心理,從思想本源上就出現(xiàn)了問題。此外,大學生由于長其受到父母的溺愛,缺少一定的社會經驗,當危險發(fā)生時無法進行正確地處理。加上對好勝心強,在處理一些遇到問題時,總會以自己錯誤的判斷來進行處理,不愿意主動了解一些安全基本常識。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每年都在以不同的比例下降。加上社會的節(jié)奏,讓大學生心理形成了一定的自閉或者偏執(zhí)情緒。加上其心理發(fā)展尚未成熟,導到其安全意識薄弱,社會經驗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都呈現(xiàn)出了偏差的問題。
3.1 構建科學的安全教育管理機制
高校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該及時地轉變對安全意識教育不重視的現(xiàn)狀。構建起科學的防范和應急處理教育機制。結合相關部門提出的《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guī)定》,以學校自身實際情況為基礎,加強安生安全意識教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讓其樹立起正確的安全意識[2]。學校應該承擔起安全意識教育的責任,不僅要重視學生安全管理工作,還需要重視學生安全意識教育。讓大學生掌握對危險因素判別的能力。學校在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應該以預防為主,并且要構建相應的應急處理機制,如果發(fā)生安全事故能夠及時做出有效反應,防止安全事故的進一步惡化。
3.2 結合教學內容融入安全教育
學校在制定教學任務以及教學內容時,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把大學生安全教育融入到相應的教學內容中。并且制定出安全教育教學計劃,讓大學生安全教育能夠更加科學化、合理化、規(guī)范化。高校應該把安全教育列為一門必修課程,通過專業(yè)老師的教學,讓大學生能夠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
應能力。比如:北京林業(yè)大學生,已經把安全教育制定為其學校必修的基礎課程,而且在安全教育課程中,編制了安全逃生、交通安全、防火等內容。而且在開展安全教育時,還設置了相應的實踐課時,讓學生能夠把理論知識轉換成為自身技能,讓學生在應對突發(fā)事件時的自救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同時,在學校的引導下,學生社團也及時進行配合,以學生社團為基礎開展各種類型的安全意識講座與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安全知識學習參與度,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
3.3 強化學校的安全管理
高校的安全是需要通過安全管理以及學生安全教育來實現(xiàn)的,這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依存關系。如果只注重任何一個方面的工作,都無法為學生提供安全的學習以及生活環(huán)境。因此,在學校在開展安全管理過程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理念,要認真嚴肅地把相關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相關部門中。及時修正以往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正確地引導以及合理的分工,讓每一個相關部門都能夠重視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學校開展學生安全意識教育過程中,應該通過引導增強大學生安全知識學習自主性以及積極性,協(xié)助大學生把安全知識理論轉化成為自身的安全技能。在管理與教育的雙重作用下,讓大學生能夠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自我管理,不會做出傷害別人以及自身的行為。通過安全意識教育,讓其能夠對社會中存在的危險因素有一個全面地了解,培養(yǎng)了大學生的安全意識,能夠全面掌握辨別危險因素的能力,增強自身安全意識。
綜上所述,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應該受到學校的重視,并且把其列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前安全意識教育存在的問題,積極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構建一條能夠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路徑。培養(yǎng)大學生安全意識,讓其能夠更好地把安全理論知識轉化成為自身的技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吳玥,荊珊珊.大學生安全意識的教育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 (11):137~138.
[2]范映紅.關于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問題的思考[J].學理論,2012(29):186~187.
G645.5
A
1673-0038(2015)46-0153-02
2015-11-1
楊文彬(1985-),男,廣東廣州人,本科,從事教育工作。
林芝怡(1987-),女,廣東肇慶人,本科,從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