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紅
(身份證號:130224197410237629)
淺談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王貴紅
(身份證號:130224197410237629)
本文首先從概念的角度敘述了深基坑支護的幾種型式及特點;其次闡述了深基坑支護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某工程為例說明了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僅供參考。
特點;問題;施工要點
當前的深基坑支護技術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就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對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闡述。
1.1支擋型支護方式
(1)地下連續(xù)墻地下連續(xù)墻適用于各種深度的基坑開挖,是一種較經(jīng)濟的基坑支護方式,它對周圍建筑的影響較小且對各類地質(zhì)條件均適用,同時,地下連續(xù)墻作為支護結構還具有一定的抗彎剛度及防水性當前地下連續(xù)墻已被廣泛的應用于各類建筑的基坑支護,同時,其自身的形式也在不斷的變化,由已前的單一定型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折板及二型等。
(2)樁排支擋結構:①連續(xù)樁排。對于工程地質(zhì)為軟土的基坑,由于無法形成土拱邊坡,因而在進行基坑支護時必需采用密集樁排,并在領樁之間使用素混凝土將鉆孔樁搭連起來,從而形成類似擋土墻的連續(xù)墻。②雙排樁。當工程地質(zhì)較軟亦或基坑深度較深時,采用單排樁的側(cè)向剛度可能無法滿足基坑變形要求此時就必須采用蓋梁式的雙排樁進行支護,雙排樁具有較大的側(cè)向剛度,可以有效的阻止基坑邊坡的變形。③稀疏樁排。這種是最簡單的樁排方式,適用于工程地質(zhì)較好的情況。
1.2加固型支護方式
(1)網(wǎng)狀樹根樁加固法將基坑邊坡土體與樹根樁結合在一起,形成復合樁體,使其具有整體穩(wěn)定性,以抵抗土的側(cè)向壓力。保證邊坡的穩(wěn)定。
(2)水泥攪拌加固法,此種加固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對周邊環(huán)境無污染,造價經(jīng)濟,施工簡便等,它是利用一定強度的水泥攪拌樁搭接組成結構體系,加固了坡邊土體,保持其穩(wěn)定性。
(3)高壓旋噴樁加固法與水泥攪拌樁相比,高壓旋噴樁的強高要提高了好幾倍,它的水泥含量較高,較適于地基過軟的基坑處理。
(1)邊坡施工達不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當前許多基坑開挖往往出現(xiàn)超挖或是欠挖現(xiàn)象,另外,由于施工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分段施工開挖高度不一,操作人員水平低下,結果造成開挖后邊坡平整度達不到要求。
(2)土層開挖和邊坡支護不配套與土方開挖相比而言,基坑支護的技術含量較高,工序較復雜,因此,基坑支護的工作一般都是由專業(yè)施工隊來完成,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施工進度的協(xié)調(diào),但是在很多工程施工中,土方開挖搶進度,拖工期,結果造成整個工程施工混亂,拖延了工程進度,甚至釀成工程質(zhì)量安全事故。
(3)噴射混凝土厚度不夠,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當前的基坑混凝土支護施工常采用噴射方法,雖該操作方法簡便,但是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混凝土質(zhì)量達不到要求,配料不符合設計要求,養(yǎng)護混凝土不到位等,這些問題都會造成噴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夠,強度也達不到支護要求。
(4)成孔注漿不到位,土釘或錨桿受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鉆桿成孔的孔深一般要求較深,施工人員在進行操作時未給予足夠重視,導致出渣不盡,成孔困難,孔洞坍塌以及無法注漿等問題,而注漿的壓力不夠又會造成錨桿的抗拔力不足等,嚴重影響了工程的質(zhì)量。
(5)邊坡頂面未按要求處理對于一些特殊的工程地質(zhì)如雜填土等,工程的支護工作開展起來比較困難,在進行支護時,必須要做好排水設施,及時將開挖土層表面硬化,很多單位只注施工速度,對此種地質(zhì)未做好預防措施,以致基坑土體發(fā)生較大位移,影響了工程的進度及質(zhì)量。
現(xiàn)在以某工程為例,說明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要點,該工程為辦公樓,擬定建筑為地下一層,地上十六層,建筑面積6.28萬m2,采取結構體系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設防烈度Ⅶ度,基礎采取樁基承臺式,樁基為預應力混凝土,樁長28m,地質(zhì)為后填土,地下層高4.2m,基坑深3.5m,地下水位在平面以下1.2~1.7m之間。
(1)施工要點基坑分兩次開挖,直到達到設計標高,采用支護方式為水泥攪拌樁重力式擋土墻進行支護。
(2)施工要求在進行施工之前,必須先準備施工材料,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作為加固材料,水灰比要保證控制在0.5左右攪拌樁的直徑應小于0.5m,樁距初步取0.4m,樁間搭接0.1m,相鄰樁不設施工縫。
(3)施工工藝流程基坑的施工流程如下:首先放線定位→水泥預拌樁下沉→提升樁并噴漿攪拌→再重復攪拌下沉→再重復攪拌上升。
(4)施工方法當攪拌機就位后,即可進行下沉作業(yè),下沉至設計深度時,啟動水泥漿泵將水泥漿噴入地基,在提升時,要注意防止出現(xiàn)斷漿現(xiàn)象,在進行上下重復攪拌時,每次應提升至地面,然后再次下沉,基坑開挖時,要根據(jù)設計圖紙,繪制好基坑平面圖,開挖要按照先淺后深先邊后中的原則進行,開挖機械達不到的部位則采用人工開挖并對開挖后基底土方采用人工修整,土方運輸采用不少于10部自卸汽車完成,土方在開挖時必須要控制深度,相關人員應負責跟蹤測量,及時反饋開挖深度,另外,為避免碰撞水泥攪拌樁,近樁范圍內(nèi)的土方應采用人工進行挖掘。
基坑支護工作的好與壞,會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質(zhì)量及安全,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基坑支護技術已經(jīng)逐漸的走向成熟,但當前的技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如深基坑支護的設計以及監(jiān)測都是近年來常遇到的技術難題,如何改進當前的技術,使基坑支護技術趨于更加完善,仍然是一個值得廣大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課題。
TU753
A
1673-0038(2015)28-0114-01
20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