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燕,蔣仕培,周其紅
(江蘇雙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射陽 224300)
牛奶蛋白纖維具有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的優(yōu)點,強度高,防霉防蛀性能好,質感柔軟,與山羊絨極為相似,其服飾具有柔軟、透氣、細膩、滑爽、易洗快干且不易被蟲蛀的優(yōu)良特性[1]。我們針對其纖維特性,詳細制定各工序工藝參數及技術措施,保證了牛奶蛋白纖維集聚紗的順利生產,且成紗質量經測試和試用,滿足了使用要求。
紡牛奶蛋白纖維紗的工藝流程為:清花A002D型抓棉機→A035型混開棉機(附A045型凝棉器)→FA106型豪豬開棉機(改用鋼針打手并附A045型凝棉器)→FA046A型振動棉箱給棉機(附A045型凝棉器)→A076E型單打手成卷機→A186F型梳棉機→FA311A型并條機(二道并合)→A454E型粗紗機→FA506型細紗機→Savio-Orion型絡筒機(配Loepfe/Lze-Ⅲ型電清)。
牛奶蛋白纖維質量比電阻較大,抗靜電能力差,因此清花工序前的預開松、加濕、抗靜電等預處理工藝非常必要。在水中加入5%抗靜電劑形成混合水溶液(5%抗靜電劑∶水=1∶200),以霧狀逐層均勻噴灑于開包后的牛奶蛋白纖維表面,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后進行24h平衡處理。牛奶蛋白纖維加濕后上車回潮率控制在13%~15%較合適,同時預處理車間相對濕度控制在68%~72%,達到加濕并減少靜電的目的。
牛奶蛋白纖維整齊度好,其長度為38mm,雜質少,有少量硬絲、并絲、束絲等疵點,較蓬松,易開松,并且纖維間摩擦因數小,抱合力相對較弱。正常情況下,生產時難以被A002D型抓棉機吸棉管道吸走,此時預開松、抗靜電加濕處理尤其重要,上車回潮率控制在13%~15%,清花車間相對濕度控制在65%~68%比較合適;開清棉工序應采用“細抓取、少打擊、低速度、短流程、多回收”的工藝原則。為使纖維被吸棉管道順利吸走,且減少纖維損傷以及過度打擊產生的棉結,抓棉機打手伸出肋條約為1 mm,做到精細抓取、混和均勻;一般各打手速度比同線密度棉纖維低,速度過高不僅容易損傷纖維,而且會因開松過度而造成纖維粘連。A045型凝棉器風扇轉速從1 200r/min調至1 600r/min以加大風量。A035型混開棉機僅使用平行打手,跳過其中的豪豬打手。FA106型開棉機采用鋼針打手,打手速度適當降低以減少對纖維的損傷;但打手速度太低,會出現纖維纏繞打手產生索絲從而影響分梳,所以應合理選擇打手速度。因為纖維蓬松,為了減少纖維損傷或搓滾成團的問題,打手與塵棒的隔距應加大。同時,縮小塵棒間的隔距,減少落棉,并利用回風加強對纖維的回收。為防止A076E型成卷機成卷層次不清,采用防粘凹凸羅拉,并加大緊壓羅拉的壓力,以防止粘卷帶來的不良影響;成卷后可用塑料薄膜包覆棉卷,以防止油劑揮發(fā)及纖維散落。
開清棉工序主要工藝參數:棉卷干重為400g/m,棉卷長為29.8m,伸長率為1.8%;A002D型抓棉打手速度為710r/min,打手每次下降距離約為2 mm;A045型凝棉器風扇轉速為1 600r/min;A035型混開棉機平行打手速度為540r/min;FA106型開棉機豪豬打手改為鋼針打手,速度由448r/min改為480r/min,打手與塵棒間隔距(進口~出口)為13mm×15mm×17mm×19mm,塵棒間隔距(進口~出口)為12mm×9mm×7mm×5mm;A076C型成卷機打手速度為565r/min。
牛奶蛋白纖維具有強度較高、斷裂伸長好、光滑松散等特點,梳理過程中纖維易沉積于針齒間,使纖維轉移困難[2]。為了利于纖維從刺輥順利轉移到錫林上,紡出棉網清晰的生條,應采取降低錫林和刺輥轉速的辦法,將兩者線速比在紡棉的基礎上適當加大至1∶2.5;給棉板抬高3mm,加大纖維分梳工藝長度,當其約等于纖維主體長度(38mm)時,分梳效果好、纖維損傷小,可降低生條中短絨含量。由于牛奶蛋白纖維雜質少,除塵刀、小漏底與刺輥間隔距應適當放大,以使切割的氣流附面層減小,車肚落棉減少;放慢回轉蓋板速度,以減少蓋板花,節(jié)約原料;適當減小錫林和道夫間隔距,有利于解決牛奶蛋白纖維轉移不良、棉網飄落的問題。為了提高成紗的質量,應遵循“少落、少打、多回收、勤轉移”的工藝原則。因為牛奶蛋白纖維線密度較細、卷曲少且光滑,在生產過程中有時會產生落棉網、不出棉網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道夫和錫林三角區(qū)氣流不合理造成道夫棉網被大漏底吸走,或道夫與剝棉羅拉轉移不良引起的。為此,首先要保證設備狀態(tài)良好、剝棉隔距準確,其次考慮工藝配置,如果有道夫棉網被大漏底吸走的問題,且是因為補入大漏底進口的氣流對道夫上的棉網沖撞、進口氣流偏大引起的,則應縮短大漏底弦長、縮小大漏底的進口隔距;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考慮降低錫林速度、增加生條定量、適當加大棉網張力等措施進行調試[3]。
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藝參數:生條干定量為19.5g/(5m),棉網牽伸張力為1.37倍,錫林速度為303r/min,道夫速度為21r/min,刺輥速度為860r/min,給棉板至刺輥隔距為0.30mm,給棉板工作長度為32mm,錫林與回轉蓋板的5點隔距為0.28mm、0.25mm、0.23mm、0.23mm、0.25 mm,蓋板速度為80mm/min,錫林至道夫隔距為0.25mm。
牛奶蛋白纖維雖然彈性好、整齊度好,但立體卷曲少、抱合力差,生條中纖維伸直平行度差,存在大量彎鉤纖維;因此,并條工序要盡量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應采用“大隔距、慢速度、防纏繞”的工藝原則。并條機牽伸工藝:頭道7根條子并合、二道8根條子并合,適當放大羅拉隔距,防止牽伸不開而產生紗疵惡化條干。牛奶蛋白纖維的質量比電阻大、靜電問題嚴重,車速應適當降低;并條膠輥宜采用抗靜電劑涂料處理,防止纖維纏繞膠輥和羅拉。為了改善條干和減少成紗毛羽,采用“頭并后區(qū)牽伸大,二并后區(qū)牽伸小”的工藝原則,以利于纖維平行伸直和分離;要適當增大搖架壓力,保證足夠的握持力與牽伸力相適應,確保在牽伸過程中纖維的變速點集中,以提高條干水平。
并條工序主要工藝參數:頭并、二并羅拉隔距均為11mm×9mm×19mm,出條速度均為200m/min;頭并總牽伸倍數為7.0,后區(qū)牽伸倍數為1.7,二并總牽伸倍數約為7.6,后區(qū)牽伸倍數為1.14;二并熟條控制干定量為18.0g/(5m)。
由于牛奶蛋白纖維長、質量比電阻大、摩擦因數小、抱合力差、易卷曲,因此,粗紗工序采用“輕定量、大隔距、慢速度、合適的粗紗捻系數”的工藝原則。在錠翼轉速一定的情況下,粗紗捻系數不僅影響粗紗機前羅拉轉速、粗紗斷頭率,還會對細紗的工藝配置以及成紗質量產生明顯影響,因此,粗紗捻系數和紡紗張力的設計要保證有良好的粗紗成形,并減少紡紗斷頭。粗紗捻系數過小,易產生意外伸長,嚴重時出現細紗工序斷粗紗問題,即細紗上斷頭;粗紗捻系數過大,雖然可以增強粗紗強力、避免粗紗退繞時產生上斷頭,或減少粗紗退繞時產生的意外牽伸,提高成紗細節(jié)水平,但是容易出現由于細紗牽伸負荷過大而引起的細紗膠輥打滑、吐“硬頭”問題。因此,應對粗紗定量、捻系數、粗紗機的羅拉隔距、鉗口集束器大小,以及細紗機的羅拉隔距、鉗口大小、后區(qū)牽伸等工藝參數進行優(yōu)選試驗[4-5]。粗紗捻系數既要避免意外牽伸,還要保證在細紗牽伸過程中能夠順利牽伸且不吐“硬頭”。在粗紗一落紗中:大紗時的粗紗張力正常,說明粗紗成形齒輪選擇合理;不正常則要進行張力調整;小紗張力過小時,將鐵炮皮帶的起始位置向主動鐵炮大端移動,筒管卷繞速度減慢,粗紗小紗張力減??;小紗張力過大時,將鐵炮皮帶的起始位置向主動鐵炮小端移動,筒管卷繞速度加快,粗紗小紗張力加大;大紗張力過大時,調整成形裝置的成形齒輪,使鐵炮皮帶每次移動量增大,則粗紗大紗張力減?。划敶蠹啅埩^小時,調整成形裝置的成形齒輪,使鐵炮皮帶每次移動量減小,則粗紗大紗張力增大。粗紗捻系數、紡紗張力應適中,要控制好伸長率、減少意外伸長,有利于保證條干均勻度。在粗紗不重疊的情況下,粗紗卷繞密度適當偏大掌握,在細紗不出硬頭的前提下,這樣有利于減少成紗毛羽,提高條干、粗細節(jié)水平;但由于錠速提高,此時前羅拉至錠翼頂端一段粗紗會劇烈抖動引起粗紗過大的伸長率。后區(qū)牽伸主要使條子略帶張力,使纖維以伸直狀態(tài)進入牽伸區(qū),有利于成紗條干。因此,應采用較小的后區(qū)牽伸倍數、較大的后區(qū)羅拉隔距,以保證粗紗條干質量。膠圈、膠輥需要用抗靜電劑處理,以提高抗纏繞能力。
粗紗工序主要工藝參數:總牽伸倍數為7.26,后區(qū)牽伸倍數為1.26,捻系數為8 0,鉗口隔距為6.0mm,羅拉隔距均為24mm×38mm,前羅拉轉速為228r/min,錠翼轉速為663r/min,粗紗干定量為5.0g/(10m)。
細紗是成紗的關鍵工序。由于牛奶蛋白纖維具有抱合力相對弱、柔軟光滑等特點,在紡紗中易產生大量的毛羽和粗細節(jié),因此采用“較小后區(qū)牽伸倍數、較大后區(qū)羅拉隔距、合理的鉗口隔距”工藝原則。使用邵爾A硬度為75度的前膠輥和Ⅱ型下銷、碳素上銷,控制前牽伸區(qū)浮游纖維的變速點盡量靠近前鉗口,能有效減少成紗的粗細節(jié)。合理配置鋼領、鋼絲圈,避免配套不良導致的成紗毛羽大幅增加產生棉球紗,甚至造成細紗車臺斷頭增多并纏繞膠輥或羅拉,因而膠輥表面抗靜電、防纏繞也十分必要。將紡好的粗紗存放在相對濕度為70%的環(huán)境中平衡24h后再使用,則有利于減少成紗毛羽和提高條干、粗細節(jié)水平,且粗紗在紡細紗過程中不易拉斷。由于細紗設備用集聚紡裝置,相對濕度控制要比紡純棉時的53%略高,可達60%以利于成紗毛羽[6]。由于牛奶蛋白纖維長度為38mm,將原來紡細絨棉YJ142C型搖架前檔100N壓力調整為140N,優(yōu)選鹽城海馬NWQ114×25NX/C2-D型復合斜紋結構網格圈[7],異形吸管的單錠負壓為2 300Pa~2 500Pa。
細紗工序主要工藝參數:總牽伸為38.9倍,后區(qū)牽伸為1.25倍,捻度為98捻/(10cm),前膠輥前沖量為3mm,羅拉隔距為20mm×38mm,鉗口隔距為2.5mm,錠速為15.26kr/min。
為控制絡筒毛羽增長幅度、保證筒紗成形良好,以Savio-Orion型自動絡筒機配Loepfe/Lze-Ⅲ型電子清紗器,采用“慢速度、小張力、低磨損、保彈性”的工藝原則。絡紗速度1 000m/min有利于控制棉結和毛羽增長,確保成紗條干。設計合理的清紗曲線,有效地清除紗線的有害疵點;保證良好的結頭形態(tài),確保結頭強力不小于原紗強力的80%。
絡筒工序主要清紗參數:棉結N為5.2倍,短粗DS為2.4倍,短粗長度LS為1.4cm,長粗DL為1.26,長粗長度LL為45cm,細節(jié)-D為-22%,細節(jié)長度L為50cm。
經實測,N 14.6tex集聚紡筒紗主要質量指標:重量偏差為+0.4%,百米質量CV值為1.9%,強力為253cN,斷裂強度為 17.2cN/tex,強力CV值 為9.2%,條干CV值為1 4.7%,條干CVb值為2.6%,細節(jié)為4個/km,粗節(jié)為32個/km,棉結為68個/km,3mm 毛羽為4.5根/m,2mm 毛羽為16.8根/m,捻度為99捻/(10cm),捻度CV值為4.1%,其質量滿足使用要求。
牛奶蛋白纖維上機加工前預處理非常必要,處理好上機回潮率、抗靜電劑的篩選和用量,才能夠保證生產順利進行。清花工序要少打擊、多分梳,以減少纖維的損傷,并能順利成卷。梳棉工序提高纖維分離度的同時,也要盡量保持纖維不受損傷,車間相對濕度應控制在70%以上,有利于生條順利產出。隨著油劑和水分的逐漸揮發(fā),抗靜電性能減弱,加上纖維伸直度提高使纖維間抱合力減弱,條子易發(fā)毛、產生紗疵,影響成紗質量,因此,并條工序要采取防纏繞膠輥措施。采用抗靜電涂料(無錫福瑞卡特改善劑)處理膠輥表面比用抗靜電劑效果好。使用后者僅能保持2h,前者則效果更持久,使產品質量更穩(wěn)定。粗紗工序重點是優(yōu)選羅拉隔距、粗紗定量和捻系數,并合理控制紡紗張力,盡可能地將粗紗存放在相對濕度為70%的環(huán)境中進行24h定型,防止細紗工序中產生意外牽伸。細紗工序采用集聚紡,優(yōu)選網格圈型號和異形管單錠負壓,減少成紗毛羽。絡筒工序在合理配置清紗參數的同時,主要采用低的絡筒速度以利于控制棉結和毛羽增長率。通過以上措施的應用,最終生產出質量滿足使用要求的牛奶蛋白纖維N 14.6tex集聚紡緊密紗。
[1]劉華,王前文.Modal牛奶蛋白改性纖維色紡針織紗的開發(fā)[J].棉紡織技術,2013,41(2):42-44.
[2]陳位芬,董曉衛(wèi).粘膠萊賽爾改性滌綸混紡紗的生產實踐[J].棉紡織技術,2014,42(3):50-53.
[3]顧海燕,蔣仕培.紡好負壓式緊密紗的幾項技術措施[J].棉紡織技術,2010,38(1):29.
[4]李保勝,張盼,徐學尹,等.FA425A型粗紗機的使用體會[J].棉紡織技術,2014,42(1):43-46.
[5]陸再生.棉紡設備[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145-15 5.
[6]顧海燕,蔣仕培,周其紅.精梳棉莫代爾11.8tex混紡集聚紗的生產實踐[J].棉紡織技術,2013,41(12):39-41.
[7]唐萍,張志斌.NWQ系列新型結構網格圈的使用體會[J].紡織器材,2012,39(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