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波
(淮河入海水道濱海管理所)
推進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標準新體系的思考
徐海波
(淮河入海水道濱海管理所)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工程建設的增多,促進了管理模式的變革。水利工程建設是與城市發(fā)展息息相關的配套工程,由于缺乏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一直處于一個瓶頸時期,本文將針對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標準新體系的建設問題進行分析,旨在促進我國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標準體系建設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伴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很快,到目前為止已基本形成了蓄引提調強合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形成不同地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城鄉(xiāng)供水能力,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fā)展使農田灌排體系更加完善,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居世界首位,為農民增產、增收,及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做出了貢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使地區(qū)生態(tài)資源保護能力大幅提高,特別是在生態(tài)脆弱河流治理方面,采取綜合措施,合理配置及利用水資源,在利用、保護、改善等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河流生態(tài)盡快恢復。
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在20世紀80年代前,基本上是處于人工管理的模式。人工管理模式又叫傳統型經驗管理模式,是以長期的工作實踐經驗為基礎,利用常規(guī)的工具和普通的通信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對圖表繪制、數據計算和文字編輯進行人工觀測、手工操作,從而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進度和投資進行監(jiān)控,并發(fā)布水情和工情調度的指令。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逐步的利用現代化管理技術對水利工程建設進行管理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是利用通信和計算機技術進行通信聯絡、文字編輯和圖表繪制以及一些簡單的編程計算等工作,現代化管理技術在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逐步發(fā)揮了其應有的作用。
技術標準是指以原創(chuàng)性專利技術為主的重復性的技術事項在一定范圍內的統一規(guī)定,可以采取許可方式排斥競爭對手的進入,達到市場壟斷的目的。
現行體系中的標準共包含163項技術標準,其中分為綜合標準、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和水利工程管理標準三類,而水利工程建設類標準占總數的60%左右且較為完善。但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現行體系中強制性標準約占總數的80%但卻大多數標準不可能強制執(zhí)行;現行的標準結構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不配套的現象。應在合理采用國家標準、相關行業(yè)標準的基礎上,增補制定缺項和急需的標準項目,多種方式實現標準的配套;而在現行標準的總體技術上來看,內容主要反映相應年代的工程經驗和科技結果,而這些部分已經不適用現代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且近年來我國興建了一大批巨型和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涌現了大量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應把這些新的成功體現到新標準中去,使其在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設上發(fā)揮作用;要加快制定與水利工程建設本身相關的其它標準,如質量、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而這些做為水利工程建設的保障及管理標準缺失嚴重。
3.1現行體系中的強制性標準
現行體系中強制性標準的占該體系標準的82%,實踐證明,這些標準不可能都強制執(zhí)行,2004年發(fā)布的《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原本是為了貫徹《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主要內容是由老標準個別條文匯編而成,雖然涉及安全、衛(wèi)生、環(huán)保等相關條文,但不能充分體現《水法》、《安全法》、《環(huán)境保護法》、《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國家現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工程監(jiān)督的依據。需盡快按《標準化法修訂草案》(送審稿)的要求(即TBT技術法規(guī)的要求)重新組編有限數量的強制性的標準。
3.2現行技術標準體系中的推薦性標準
就水利行業(yè)的推薦性標準而言,其立項、編制、審查批準發(fā)布與實施等,與強制性標準基本相同,其標準內容也并非全部純屬技術要求,同樣也包含部分管理性條文。
4.1我國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技術標準
現行體系主要以強制性標準為主,推薦性標準為輔。但這種體系標準不適應我國的現代化發(fā)展。因此,在建設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技術標準新體系中,應對現行體系中的弊端做出一定的修改,其中的強制性標準和管理技術標準中部分內容已經很陳舊,無法適應現代水利工程建設,往往限制了工程本身的優(yōu)勢。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補充,結構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調整,才能發(fā)揮標準、規(guī)范的作用。
4.2對于水利工程建設中相關強制性的工程建設標準
為了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與管理,對我國現行的工程建設標準中的強制類標準,工程建設與管理部門應該做好審核工作,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保證相關標準實施。
4.3加快對水利工程建設標準的編輯與修訂
應該盡力盡量的加快對水利工程建設標準的編輯與修訂,提高制訂標準、加大制定力度、不斷促進建設的發(fā)展是十分必要地。因此,通過對新體系的建設,新標準的實行,可以規(guī)范水利工程建設,使標準統一。
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了深化改革的快車道,城鎮(zhèn)化程度會快速提高,因此對于水利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加快完成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技術新標準體系的建設,減少相關制約因素,以市場手段為向導,保證新標準的可操作性、可執(zhí)行性,使新時期的水利工程建設及管理標準更加規(guī)范,才能滿足新時期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
[1]林宏派.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及體會[J].科技資訊,2010(15)∶125~128.
[2]廖冰,何小洲,白寓今.項目經理選拔的一種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02)∶133~136.
TV512
A
1673-0038(2015)11-0178-02
∶201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