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學
工程造價假如無法去進行合理的確認或者是對其進行相對有效的控制,那么不但會對資金投入上的壓力有所增加,反而會提升工程成本,使工程整體的效益有所降低,并且嚴重的還會對投資的環(huán)境有所影響,這樣的情況不但我國的資產形成一種狼分,而且還會使得腐敗與犯罪情況不斷的滋生。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主要指的是審計結構按照我國相關的法律和法規(guī),并使用比較新的審計方式去對建設項目在資產構成和技術經濟活動的全部過程里去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以及真實性進行的監(jiān)督和評價,以此對參與工程建設每一方的合法利益加以維護,推進工程項目在管理水平與廉政建設上的提升。
按照跟蹤強度的大小去做出劃分,能夠把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分大體的分成分期審計和環(huán)節(jié)審計還有駐場審計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其中,駐場審計的跟蹤強度是最大的,主要指的是審計單位在工程項目施工現場中所進行的造價審計工作;而環(huán)節(jié)審計則是按照項目建設情況去對重點與重點的造價管理內容進行確認,從而有針對性的去進行跟蹤審計的工作;分期審計主要指的是審計單位在一定的時期中或是不規(guī)定的進到施工的現場去進行的跟蹤審計。一般的情況下,能夠把環(huán)節(jié)的審計和分期審計結合使用,對于一些并不重要環(huán)節(jié)的造價審計的工作,也能夠按照具體的情況使用定期或是不定期的方式去進行。
同事后的審計工作相比較,跟蹤的審計在成本與資源占有率上有著明顯的提升。因為工程造價跟蹤需要投入的審計人員不但多,同時審計的環(huán)境也非常的復雜,同時在審計內容與審計范圍上和事后審計工作相比量都不高。所以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里是不是可以配置充足的審計資源,對跟蹤審計工作的進行和審計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財務審計和工程造價審計可以說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主要是以掌握工程技術和工程經濟為主的造價員與工程師構成的,而財務審計工作則主要是由審計師與注冊造價師共同組成的。在工程造價的跟蹤審計里,不但要求兩個專業(yè)相互的結合在一起,同時也需要兩個專業(yè)相互的扶持,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工程項目在跟蹤審計中不出現技術上的死角加以保證,從而真正的預防違法和違規(guī)還有違紀行為出現。
工程造價工作里存在的風險問題,住的是在審計中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工程造價可能出現的錯誤和弊端沒有加以重視,或者在相關的造價核算和審計單位的業(yè)務里產生了差錯而沒有進行改正的狀況下,使用了不適當的審計方法與審計的程序或是發(fā)表了和實際不對應的審計節(jié)結果,然后被利害關系人所指控,嚴重的可能還會涉及到一定的法律責任。
在對審計運行模式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優(yōu)先選擇全過程的跟蹤的審計模式,假如因為審計的問題或是審計職責權限等方面的因素而使用的階段跟蹤審計模式,也需要把跟蹤審計所介入的階段去盡可能的提前,從而去對審計監(jiān)控的力度加以保證,并且對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和控制加以實現,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
3.2.1 推行復審制度
為了使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的審計風險有所降低,并對跟蹤審計工作的質量有所提升,需要需審核項目使用一級審核和三級復核的制度。即通過工程造價人員審核后,再由項目負責人復核,并最終由技術負責人終審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中的風險,確保審計結論的真實、可靠和有效。
3.2.2 采用適宜的審計方法
工程造價的審計方式可以說是結合了工程和經濟面還有財務與技術與法律還有管理等有關的專業(yè)知識與方法的統(tǒng)一使用,并由國內外的一些建設工程造價的審計部門和相關的審計人員,在長期的造價審計的操作與研究中,進行的創(chuàng)新和總結而發(fā)展出來的一種體系。
對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的支持力度與建設的力度應該不斷加強,并且不斷的對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的有效使用進行研究,積極對建筑工程項目中造價跟蹤審計工作的水平進行提升,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與控制,從而對整個建筑工程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1]俞娟.試論建設項目跟蹤審計[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
[2]冉龍君.建設工程跟蹤審計重點淺談[J].中國石油審計,2010(24).
[3]劉芳.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切入點及關鍵環(huán)節(jié)的選擇[J].審計月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