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玉 (陜西省勉縣醫(yī)院,陜西 勉縣 724200)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大手術之一,其在解除髖關節(jié)疼痛,同時保持關節(jié)穩(wěn)定、增加關節(jié)活動范圍等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筆者旨在總結老年患者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護理經驗和體會?,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30 例,男8 例,女22 例,年齡60 ~90 歲,平均75 歲。股骨粗隆間骨折8 例,股骨頸骨折22 例,均為摔傷所致。30 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壓6 例,合并糖尿病2 例。在控制血壓和血糖后順利完成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術后3 ~5 d 坐起,14 ~21 d 下床。術后2 例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經積極治療后得到控制。
1.2 護理
1.2.1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老年人突然受傷臥床,生活不能自理,會出現(xiàn)抑郁、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逐一與患者家人溝通,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鼓勵和交流,使其充分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堅定治愈信心,生活上體貼照顧,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使其在心理上情緒上逐步穩(wěn)定。②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合理膳食。多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便于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機體抵抗力。糖尿病患者應限制飲食,控制血糖,高血壓患者應進低鹽低脂飲食。③術前準備:全面了解各系統(tǒng)的功能狀況,對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壓血糖;訓練患者使用便器床上大小便;完善術前各項準備工作,備皮,準備適合患肢大小的丁字鞋一只,必要時術前晚灌腸。遵醫(yī)囑術前禁飲食,行留置導尿,術前半小時靜脈滴注抗生素。
1.2.2 術后護理
1.2.2.1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術后把患者安置在重癥搶救室,遵醫(yī)囑吸氧,用心電監(jiān)護儀每30 分鐘測量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1 次,平穩(wěn)后1 次/h,認真做好記錄?;贾┒∽中?,置中立位,兩大腿之間放三角海綿墊,防止患肢內旋、內收。密切觀察傷口敷料和滲血情況,保持傷口引流管通暢,引流管用膠布固定在大腿外側,防止扭曲、折疊、脫落,觀察并記錄引流液性質、顏色及量,觀察患肢是否腫脹,感覺運動、皮溫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術前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術后持續(xù)監(jiān)測血壓和血糖情況,高血壓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同時限制食鹽攝入,3 ~5 g/d 以下,糖尿病患者進食無糖低糖飲食,并遵醫(yī)囑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
1.2.2.2 預防并發(fā)癥:①預防肺部并發(fā)癥。術后盡早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咯痰,分泌物黏稠不易咯出時采取叩背輔助咳嗽排痰,必要時用霧化吸入等方法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暢。病情允許情況下,鼓勵患者做雙上肢擴胸運動,2 次/d,5 min/次。②預防壓瘡。術后第1 天護士指導并協(xié)助家屬抬高患者臀部,每2 小時1 次。第2 天開始協(xié)助患者健側臥位和仰臥位交替放置,每2 小時變換1 次。健側臥位時,在患肢墊被子,改變體位時按摩受壓部位,進行皮膚檢查評估,準確記錄翻身時間、皮膚情況。保持床鋪及皮膚的清潔干燥,減小摩擦力。本組病例無壓瘡發(fā)生。③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術后避免術側關節(jié)內收、內旋,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患肢穿丁字鞋固定,膝下墊一軟枕,避免屈髖,以防關節(jié)脫位。④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要仔細觀察患肢腫脹度、顏色、溫度和患者的異常感覺。術后下肢處于外展中立位,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動用力行踝關節(jié)跖屈背伸活動,每2 小時進行20 次,并輔以下肢肌肉被動按摩。術后2 ~3 d 主動行股四頭肌及小腿肌肉收縮鍛煉,100 次/min,術后5 ~7 d 可在床上坐起,2 ~3 次/d,不超過30 min/次,以免髖關節(jié)疲勞。同時行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逐漸由被動到主動,活動時避免屈髖大于90°,術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鈉2 500 U 腹壁皮下注射,1 次/d,持續(xù)7~10 d。本組病例未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
1.3 康復訓練:適時準確的康復訓練可保持臥床患者肌肉的張力和功能。術后第1 天鼓勵患者行股四頭肌的收縮及抬臀運動。術后第5 ~7 天可在床上坐起,術后2 ~3 周扶拐下地行走。鍛煉時速度由慢到快,角度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地進行,以關節(jié)無痛為度。術后避免不良姿勢,不能坐低凳,蹺二郎腿或雙腿交叉,不要側身彎腰或過度向前屈曲,以防假體脫落。
1.4 出院指導:①飲食。出院后要平衡膳食,多進高蛋白、高纖低肪、易消化、少刺激飲食。②休息。每天保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暢,有利于健康恢復。③繼續(xù)遵醫(yī)囑進行功能鍛煉,注意患肢不做盤腿動作,不坐較低的沙發(fā)凳子,逐漸增加活動量,但要避免活動過量,防止關節(jié)腫脹疼痛。④術后6 ~8 周禁止屈髖大于90°,禁止負重、直腿抬高、患肢內收外旋。⑤可從事日常家務勞動、集體活動,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劇烈體育運動。⑥術后1 個月門診復查。
術后沒有病例發(fā)生并發(fā)癥,患者能夠早期下床活動,機體抗病能力得以大大增強,可有效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種醫(yī)療條件的改善,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老年人越來越多。盡最大努力提高老人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在這種背景下,我科對有需要行髖關節(jié)置換的老年人主張盡早手術,再通過科學全面細致的護理以提高手術成功率,使患者盡快康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子女負擔[1]。
[1] 李秋月.高齡高血壓患者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