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魯妮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教育的本質在于使得單個的人快速的生長和成熟,讓內部和外部達成一致成為事實。作為一種直接關心重視人的意識空間的明確的教育活動方式,更有使價值方面發(fā)展的能力,該教育形式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人類文化上的能力和意念是此教育本身應有的概念,如此才可以將其在人們意念建立中的作用體現(xiàn)出來。該教育應盡量體現(xiàn)人類文化關懷的積極意義以及單個學生的存在與變化和其生命的價值意義,而且對學生的精神信念和個人道德品質的成長應更應重視。推動群眾全面、不受拘束的成長是該教育的最終目標,這是人類文化的明確的體現(xiàn)。栽培、塑造人才、讓其成熟和完善是該教育活動的本質,也許使人類文化得到實現(xiàn)的道路并不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但人類文化意識應進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處是由它本質的內在所主張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而來。他的許多著作中都有著人對尊嚴、自由和權利的追求,同時也表現(xiàn)了人類文化思想不可忽略的作用。馬克思對人自身、存在以及成長的重要性在他的關于人的根本屬性和各方面成長結論中著重體現(xiàn)了。馬克思指出,人性盡量成長的條件就是“盡力使所有天賦得到提高?!笔谷瞬豢梢姷牧α康玫綐O致的表現(xiàn),人因需要而產生的請求都會被解決,使得人們前仆后繼的由低層次向高層次邁步,自由、各方面得到充分的提高便是目標。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承受和推動了馬克思的人類文化思想,鄧小平同志著重要求思想政治對群眾的作用必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嚴,他說“想讓教育真正得到成果,思想性教育與尊重、關心人合三為一是不可或缺的。江澤民指出:“人們的精神生活,關系到人們的思想、觀念、意識等領域,在這些方面做人們、群眾的工作,這就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胡錦濤同志曾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他清楚的在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會議中提到,若不加強對人們心理輔導和人文關懷的重視,思想政治工作便無法實施。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便是自馬克思主義人類文化思想以及我黨在各個社會發(fā)展時期對他人文思想的繼承和變化中得到的領悟。學會理解、尊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學會自己教育自己,才能從以前的舊思想中走出來,學生的各方面得到提高,此教育的根本目的便達到了。高等學校務必要加強思想政治人文關懷。
我國生產力發(fā)展快速,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并且對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群眾越來越好的物質生活,精神上的巨大改變,最主要的是人們從舊思想中邁步出來,逐漸增強的主體意識。但是,對于正處于社會轉型期間的我國,以前的價值思想意識和標準不可能再用,然而我們并未成立新的道德理論體系,群眾不得不承受摒棄以往恪守和堅持的價值、理想和信仰等所帶來的難題,這會讓人們陷入道德困惑、理想迷失及信仰危機中,社會各地這樣的現(xiàn)象在不斷上演。大學生的思想活動也因此產生動搖,引導利益和合法競爭是我們市場所重視的,而無私的觀念是社會領域的思想道德所必需的,這樣還在成長中的人倫理思想意識價值發(fā)生沖突就不可避免。而此時思想政治教育就成為了引導精神世界的價值向正確方向發(fā)展的系統(tǒng),它是人們處理思想困惑,使心理平衡免受破壞所必要的,此時教育者的人文關懷便派上用場了。學生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通過人文關懷的指導去領會和掌握人生的意義,培養(yǎng)其人生價值觀。了解學生不同的思想和需要,解決學生的一系列問題可通過人文關懷來完成,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還能減少學生的負面心理。大學生源源不斷的精神能源、學生正確的信念和追求的創(chuàng)造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同時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思想理論、同時以培育學生意志力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失敗和挫折中正確面對。
育人是為了塑造健全人格品質的人,這也是育人的本質和核心。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足導致傳統(tǒng)人格品質不主動、不開放、狹義。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教育的指導、啟迪而改變,思想政治教育使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得到升華。大學生都應該具備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也就是健康和諧獨立的人格品質。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和諧的個性的過程,就在于教育者在關心人的每一個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時,在任何時候也不要忽略這樣一種情況,即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諧,都是由某種主導的、首要的東西所決定的。”由于大學生的知識和經歷不足,以及不成熟的判斷力和選擇能力,在面對如今社會多樣的價值觀時,導致一些扭曲畸形的人格品質出現(xiàn),例如形式主義、自私自利、沒有信譽等問題,這些都能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引導解決,讓學生建立起和諧健康的人格品質,使他們擁有更成熟的經歷。抓住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是非常必要的,辦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根本上了解和做到大學生的所想所需,使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所以說健康和諧的人格是能夠通過政治思想教育來塑造的。大學生塑造獨立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通過黑格爾指出“人格無條件的具有真性”來完成的。發(fā)掘學生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意識,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通過肯定學生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順利進行完成。獨立的人格品質由此產生。
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等不到適當?shù)陌l(fā)泄和人們的注意,造成了近年來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比如自殺、殺人等惡性事件。高校環(huán)境的和諧與穩(wěn)定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也直接影響了當今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培養(yǎng)學生和諧的心理,做到從根本解決問題,從而建立和諧校園環(huán)境。所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和諧心理是十分重要的,是義不容辭的,心理和諧的大學生往往是積極向上的,有目標有信仰的。心理和諧的大學生能夠帶動身邊的人向和諧心理靠攏,使周圍環(huán)境變得和諧融洽,和諧校園環(huán)境也由此萌芽并且壯大。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教育使學生學習并擁有和諧的心理,解決學生不成熟或不健全的心理。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過程中,應該深入人文關懷的思想以及要旨,這有利于學生心理的成熟和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諧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與發(fā)展依賴于學生心理和諧作支撐。同時學生的發(fā)展也依賴于學校所帶給學生的環(huán)境,所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學??梢酝ㄟ^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教育,促進學校建立起優(yōu)秀的人文精神環(huán)境,使學生有機會、有環(huán)境全面發(fā)展,使學生能夠擁有和諧健康的心靈,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的和諧建設發(fā)展。
[1]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1]黃蓉生.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