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從來都是個歡樂的月份。不僅僅是因為有個重大的節(jié)日——愚人節(jié),更因為經(jīng)過一個多月,同學們已然熟悉了學校生活,并且漸漸體會到了很多樂趣。特別是與可愛的老師們“斗智斗勇”,課堂內(nèi)外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樂事,成為了我們記憶中的瑰寶,常念常新。
但在看下面的文字之前,讓我們由衷地說一句:親愛的老師,我們還是很愛您的。冒犯之處,請多多包涵哦。
玻璃窗外的眼睛
@心 蕓
每每想起學生時代,總是驚嘆于教室的設計。
瞧,每個教室總會有前后門,而每個前后門上總會有一個方框的玻璃窗,玻璃窗上透明的兩塊玻璃像這個教室的兩個泄密者,明晃晃地監(jiān)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讓人耿耿于懷的并不在此,而是它的高低正好與成人的身高相匹配,于是,那個玻璃窗上總會在我們歡樂玩耍的瞬間,驚現(xiàn)班主任的眼睛,那種情態(tài),像老鷹捉小雞,也像暗中潛伏的偵察兵。更讓人感慨的是,毫無例外地,從小到大每一個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對那兩個小窗口都情有獨鐘。每當上課伊始或上課中間,有意無意地一瞥,總能在剎那間發(fā)現(xiàn)班主任瞭望的眼睛。電光火石的瞬間,趕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假裝認真聽課,心里默念自己一定偽裝得很好。于是乎,門上的玻璃窗就成了我們守護的陣地。也有同學在驚魂未定的時刻靈光乍現(xiàn),貼一張報紙進行絕地反擊,但以卵擊石,其結果總是不言而喻——在班主任的訓斥中只能乖乖作罷。
記得有一次,和同桌正在你一個天馬流星拳,我一記降龍十八掌,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玻璃窗上驚現(xiàn)了班主任得意揚揚的眼睛。魂飛魄散間,我寫了生命中唯一一次檢查。
有時候就想,這玻璃窗的設計到底是為了教室的光亮,還是老師故意找的幫兇呢?反正,學生時代有一個愿望,那就是給玻璃窗上貼張紙。
沒帶腦子的數(shù)學課
@離 離
從上學以來我就是個很怕老師的學生,一跟老師有正面的交流就語無倫次,更談不上跟老師“斗法”了。回憶學生時代,好像一直都是乖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復習,盡管如此,學習成績依舊不好,尤其是數(shù)學。
記得初三的時候,某日中午跟同學出去玩得忘乎所以,結果遲到了。下午數(shù)學課要學平面幾何,到教室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已經(jīng)在黑板上寫好了題,正在叫同學上去解題??匆娢覀冞M了教室,他連座位都沒有讓我回去,直接讓我在黑板上做題。結果我想都沒有想,連題都沒有看就跟老師說不會,老師黑著臉帶著嘲諷的口氣問我:“這么簡單都不會解,你沒帶腦子么?”我氣不過,直接說:“是啊,我就是沒有帶腦子來上課?!蓖瑢W們都笑得前仰后合。下課后我被請進了老師辦公室,后果可想而知咯。
這是我在學生時代跟老師唯一的一次“斗法”,雖然沒有什么斗智斗勇的精彩過程,但也著實是讓我心驚膽戰(zhàn)、萬分愧疚的一件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記得那位數(shù)學老師的名字了,但是我很誠懇地說一聲:“老師,對不起!”
驚嘆
@肖 堯
以我目前為止的人生經(jīng)驗來說,學生時代的生活是最最精彩的。這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最旺盛——做不盡的惡作劇,看不完的“賞心樂事”。每每回憶起來,我們的動作一定是:嘴角上揚,微微側目,頭部向上。而且,不管你長到多少歲,看電視時,如果看到有關學校,有關課堂上的趣事,它們會很快成為我們最愛看的影視劇之一。這是一個多么奇妙的現(xiàn)象,我們樂此不疲。
我們當然干過《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與馬小軍類似的惡作劇——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一扭身,帽子里滿是煤炭塊。我們也驕傲過,像《暮光之城》中,愛德華明明在跟貝拉課上說悄悄話,說得相當認真,根本無暇聽課,可是,當文學課老師讓愛德華復述下面的情節(jié)之時,愛德華一字不落,干脆利落。老師那一刻的神情,大家想想看,多么落寞,甚而有些狼狽?我們當然也會像《繼承者們》中的情節(jié),像幼稚的金嘆與英道一樣,不時有沖突,甚至可能大打出手。然后,老師們就被動了:這些家伙,怎么屢教不改呢?老是在挑戰(zhàn)我的權威?
是的,這些例證各不相同,但就是每一代人的課堂實錄。我們的學校生活遠比影視劇要精彩,曾經(jīng)與老師斗智斗勇的日子,是多么讓人開懷的記憶。因此,在這個需要奮力學習的月份,在這個以愚弄人為樂的月份的開始,對著老師笑一個,然后等待他的反應吧。他會不會馬上提問你問題,還是下課會叫你到辦公室談談呢?好期待哦!
老師的報復
@明 燈
很久之前,我們在愚人節(jié)那天騙脾氣很好的一位老師,說當天的課被教務處取消了,全年級都要去聽一位名人的演講(當時確實來訪)。
老師信以為真,跑回辦公室去看書。大家當時沒想到他這么容易就上當,傻了眼,就各自玩去了。第二天老師問起一個女同學聽演講的感想,那姑娘頓時傻眼了,最后全招了。于是他在課上大發(fā)雷霆,足足講了二十分鐘,意思是對我們很失望,居然把上課這么嚴肅的事情當作兒戲,對學術完全缺乏敬畏之心。說到最后,他講這學期末要多給一些不及格,“院長來勸也沒有用”!
在接下來的一學期中,他不斷地威脅,大家只好拼命看書,期末考試前個個神情凝重。不過成績下來,一個不及格都沒有,分數(shù)普遍還不錯。他遇到我們班長,得意地說:“考得很不錯,果然都好好讀書了。你們讓我一天不痛快,我讓你們一學期不痛快!”這句話好像有點耳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