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妮
摘 要:《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全面而深刻描述伊斯蘭教文化的作品,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本文選擇梁君璧作為考察的人物,著力分析她在文本語脈中所傳達出的角色形象。從分析中,我們得出梁君璧的形象有著典型的悲劇特性。因此,本文從宗教信仰、傳統(tǒng)文化以及個人性格等多維度地透視梁君璧的悲劇形象,并揭露出梁君璧悲劇的命運性和時代性。信仰和傳統(tǒng)塑造出她的性格,并與時代境遇造就出她的社會角色——“小市民”,而最終走向了悲劇,這種悲劇境遇的命運性和時代性正是《穆斯林葬禮》所揭示的深刻的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人物形象;悲劇意蘊;宗教命運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8-0206-04
《穆斯林的葬禮》作為一部描寫伊斯蘭教文化的作品,在回族這一少數(shù)民族文本中具有代表性,有著“民族史詩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學地位和審美價值”。①曾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作品塑造了如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等一系列豐滿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生長,有著各自不同的經(jīng)歷、性格以及最終的命運。其中梁君璧的一生則經(jīng)歷了由一個純情獨立的少女到冷漠自負的婦女的轉(zhuǎn)變。君璧就像一堵墻壁,隔斷了所有了感情,與妹妹的親情,與韓子奇本就少之又少的愛,與韓新月和天星之間親密無間的母子之情,最終造就了她可悲可嘆的一生。她的悲劇命運,是新文化與傳統(tǒng)伊斯蘭教文化碰撞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是自我性格的悲劇。本文從宗教道德、命運、性格幾方面來分析梁君璧這一悲劇人物形象,揭示其悲劇命運的成因和內(nèi)在意蘊。
自我命運的悲劇
古希臘的悲劇人物都是不同尋常的神靈或者英雄,他們的結(jié)局在開局便注定,無論主人公如何努力,都只沿預(yù)定的軌道運轉(zhuǎn),這就是所謂命運悲劇。②固然,這只是古希臘時期對于命運悲劇的界定,而命運并非無法抗爭,人可以通過抗爭改變命運,但人卻無法預(yù)知、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梁君璧正是眾生中這樣一個代表人物。如果說整個故事的發(fā)展都是海上的驚濤駭浪,則梁君璧一直處于漩渦的中心,而無法去把握自己的命運。命運不斷把眾多人生打擊施于這個少女,而使她在以后的歲月中迷失掉了當初的自己,留下了可悲可嘆的一生。
梁君璧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三次對她來說可能是極其沉重的打擊,改變了她的一生。第一次便是父親的去世,家庭的變故和沒落。
梁君璧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普通的回民家庭,全家都是篤信真主的穆斯林,其父是一名琢玉高手,一生都投入到玉的事業(yè)上,連最后生命的終結(jié)都是因于此。而其母則是一名傳統(tǒng)的穆斯林婦女。同時,她還有一個疼愛的妹妹--玉兒。可以說,梁君璧的童年或者說少女時期,雖然并沒有充裕的物質(zhì)條件,卻也是生長在溫暖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里。作為梁家的長女和掌上明珠,璧兒從小就顯示出自己的能干聰明,“灑掃庭除、鋪床疊被、縫縫補補、洗衣做飯,都是一把好手”。③如果說,生活能夠一如現(xiàn)在這般平靜,梁君璧可能完全會擁有不同的人生??墒?,再美好的想象,也敵不過現(xiàn)實的撕扯。魯迅曾說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④因此,第一個命運悲劇,降臨到梁君璧身上。
梁亦清作為一名琢玉高手,從“匯遠齋”老板蒲綬昌手里接了一個雕刻《鄭和航海圖》的大活,在之后的三年里,他都把心血都傾注在這一件藝術(shù)品身上。在藝術(shù)品即將完工的八月節(jié)前,家里的每個人都為即將到來的美好生活而歡欣鼓舞,璧兒買了新衣料,想象著全家到萬壽山游玩的情景,就連生病的母親,也心里泛起了甜蜜的柔情。而勞累了三年的梁亦清,也在等待寶船竣工的那一刻,他就像一名老船長,經(jīng)歷了驚濤駭浪,即將到達彼岸。然后,就在那一天,耗盡了體力的梁亦清倒在了他的水凳兒上,再也沒有醒來。他留給女兒們的,只是一條破碎的寶船,以及巨額的債務(wù)。在梁亦清去世后不久,蒲綬昌便上門討債,帶走了梁家的所有東西。璧兒在年僅十五歲之時,便經(jīng)歷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家庭使得她成長為一個更為堅強干練好勝的女性,卻也給其內(nèi)心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當奇珍齋重振家業(yè),名滿京華,自己也擁有了幸福的家庭以后,她可能以為,苦難已經(jīng)過去,然而又一次更為重大的感情打擊正在等待著她。
當戰(zhàn)爭的火焰燃燒到北平時,視玉如命的韓子奇決定遠赴英國,而受到愛情打擊的當代新女性小師妹梁冰玉也跟隨他遠渡重洋到倫敦。梁君璧在硝煙戰(zhàn)火的北平帶著兒子天星苦苦的支撐著奇珍齋以及這個家。本天真的以為一年半載戰(zhàn)爭就能停歇的韓子奇,這一走就是十年?!罢l也說不清那場戰(zhàn)爭消耗了多少鋼鐵,吞噬了多少生命,毀壞了多少家園,粉碎了多少美好的夢,改變了多少人生之路”。⑤這十年,比起對于韓子奇的折磨,對于梁君璧來說,更是一種煎熬。因此,當韓子奇歸來那一刻,她驚喜的幾乎昏過去,她向真主表示了至誠的感激,感謝真主把奇哥哥送回了她身邊。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她的奇哥哥早已不屬于她,而變成了她最疼愛的妹妹的丈夫,并且?guī)Щ貋砹怂麄冎g愛情的結(jié)晶——新月?!芭说牟恍遥^于發(fā)現(xiàn)丈夫另有新歡;男人的恥辱,莫過于向妻子招供外遇。而這“新歡”、“外遇”又出自同一個家庭,同根相生的姊妹!命運啊,為什么這么殘酷”?⑥丈夫的背叛對她來說猶如晴天霹靂,殘酷的命運又一次降臨在她的身上,她也由此心生怨恨變得冷漠自私,但是在她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孤寂和悲愴。
當她經(jīng)歷了人生的諸多風雨,走向耳順之年時,本以為這凄涼的一生也已到盡頭,還有能比那些接二連三的打擊更糟糕的嗎?然后,她錯了,命運的悲劇又一次的加諸于她。
梁君璧出生于一個傳統(tǒng)的穆斯林家庭,全家都是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她一生嚴守教規(guī),一心一意的信奉真主。在她的觀念里,穆斯林是堅決不能同所謂的“卡斐爾”結(jié)合的,為此她甚至不惜讓新月付出生命的代價。然而,韓子奇在即將離開人世的最后一刻,卻說出了自己不是回回的秘密,這個秘密擊碎了梁君璧一生維護的宗教信仰。她曾經(jīng)為自己的信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自己卻卷入了這個輪回,對旁觀者而言,這可能是巨大的諷刺,而對梁君璧來說,則是命運給予她一生的又一記重重的巴掌。
梁君璧作為書中最受爭議的人物,其一生無疑是一出純粹的悲劇。她經(jīng)歷了家庭的變故、丈夫的背叛、信仰的崩塌,她一生所賴以支撐的,都隨著時間流逝而離去,最后只剩下孤寂的自己。她經(jīng)歷了常人沒有過的痛苦和折磨,度過了沉重的一生。雖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以自己的冷酷自私讓天星失去了愛情,讓新月失去了生命,讓韓子奇在折磨中度過下半生,造成了整個家庭的悲劇,但這更襯托出了她的一生就是一個命運的悲劇,讓人感覺愈發(fā)沉重。
性格的悲劇
理想的悲劇人物應(yīng)當是“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入厄運,不是由于他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錯誤”。⑦梁君璧正是如此,其悲劇很大一部分是由自己的性格造就的,這正是所謂的性格悲劇。梁君璧自身的精明能干、小市民心理、冷酷自負、獨斷專行種種性格特征在生活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她在把痛苦加于周圍親人身上的同時,也給自己釀了一杯人生的苦酒,造就了自己的悲劇。
在敘事的發(fā)展過程中,性格特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敘事過程的某一階段出現(xiàn),在另一階段又可能消失或被另外的特征取代。⑧梁君璧的性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于平常的生活中逐步形成、深受家庭、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
首先,梁君璧從小便顯示粗了精明強干的一面。她作為一個清貧的玉器世家的長女,從小便開始幫助母親持家。她天資聰穎、長于心計,家里的內(nèi)外開支,比母親還有數(shù),雖不識字,卻全憑心算,安排的井井有條,剛剛十二三歲,便頂替了母親大半,幾乎是梁亦清的小小賬房,⑨內(nèi)外兼顧,游刃有余。當父親去世的那一刻,連韓子奇都驚慌失措,璧兒卻顯示出異常的鎮(zhèn)靜,甚至還想到?jīng)]有讓父親在臨死那一刻念清真言。面對完全亂了方寸的母親妹妹,她以自己的沉著冷靜擔當起了一家之主的角色,把父親的葬禮安排的妥妥帖帖。十五歲的梁君璧,從此變成了一個成年人,她相信,只有家里有她,就不會垮!接下來面對蒲綬昌的討債和韓子奇的離去,她并沒有哀求和眼淚,表現(xiàn)出了自己的堅強不屈和有主見的一面。梁君璧以自己的堅強、能干支撐住了這個飄搖的家庭,苦難讓她成長,卻也讓她開始變得自負和專橫。
當韓子奇為了玉而遠走異國之后,梁君璧和忠心的管家老侯一起支撐著奇珍齋。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想要維持生意是非常困難的,除了老侯一心一意的打理,梁君璧也利用自己的精明在麻將桌上做了一樁樁買賣,她認為自己甚至要比老侯和柜上的伙計們要強得多。于是,當柜上一只藍寶石戒指不翼而飛以后,她便不問是非,把責任推到老侯身上,一口咬定是老侯監(jiān)守自盜,完全不講多年情分,在那個戰(zhàn)亂時節(jié)把老侯一家掃地出門。雖然當老侯一家出門的時候,她也動過惻隱之心,但是為了給柜上的伙計們顯示她才是一家之主,她還是作了可能在多年后讓她后悔的決定。就這樣,為了維護她自己的權(quán)威地位,用她自己的專橫和冷酷無情把奇珍齋推向了深淵?;镉媯兿嗬^離去,奇珍齋也最終易主。然而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忘記仇恨,就像梁君璧每次見到蒲綬昌分外眼紅一樣,老侯家的兒女們在二十多年后,并沒有忘記家庭的恥辱,于是在那個敏感的年代,他們毅然決然的沖進了博雅宅,把韓子奇一生的心血洗劫一空,家沒有了,韓子奇倒下了,再也不是玉王,而是一個“可惡”的資本家。這個家庭的苦難正是由梁君璧的獨斷專橫一手造成的!“一顆象征著慈愛、誠實、謹慎和德高望重的藍寶石不翼而飛,從而毀了整個奇珍齋”,⑩也帶走了一個家庭的最后的幸福。
梁君璧的獨斷專橫在奇珍齋覆滅后還遠遠沒有停止,她把自己的控制欲帶到了家庭的每一個人的身上。面對搶走自己丈夫的妹妹,她在崩潰的同時,卻也在打算如何讓這個家庭保持安寧,保持自己的地位,甚至想到把妹妹嫁出去,她用玉留住了韓子奇,也以自己的尖酸刻薄逼走了自己血濃于水的親妹妹。之后面對韓子奇,她不斷地對他進行精神上的折磨,在新月即將報考志愿的時刻,她竟然以新月作為要挾,逼韓子奇拿出了一塊對于他來說是心頭肉的玉。而對于新月,她一直以冷漠的態(tài)度對待,而從來沒有給過新月一些真誠的母愛,甚至在新月生病后,埋怨全家人都要跟著她操心。當她知道了新月和楚雁潮的戀情后,竟然自私到不考慮新月的病情,而以自己的自私和冷酷用激烈的語言來訓斥新月,說她全家都伺候著不成,還沒忘記犯賤,寧可讓她死了,也不讓她丟人現(xiàn)眼。她的仇恨和自私已經(jīng)壓倒了善良,她毀滅了女兒最后的希望,把女兒的一生變成了一個人生和愛情悲劇。由此,她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惡婦。
在梁君璧的身上,除了獨斷專橫、冷漠自私外,她還深受當時生活環(huán)境影響,充滿了小市民的思想,兒子天星的婚事可以說是她全面性格的表現(xiàn)。當她知道天星與容桂芳已經(jīng)交往半年多以后,第一反應(yīng)便是兒子脫離了自己的控制,這是自己決不能允許的。她已經(jīng)成功的讓丈夫走上了自己盤算的道路,兒子的道路自然也要由她來選,這時他極強的控制欲便表現(xiàn)了出來。當她知道容桂芳是切糕家庭以后,小市民的心理讓她覺得切糕容配不上他們玉器世家。于是她使用各種心計使容桂芳和天星產(chǎn)生了誤會,然后衡量利弊得失后,給她介紹了自己早已看上的陳淑彥,那一刻,她的“五臟六腑都感覺到少有的痛快”。{11}我想當天星之后知道誤會是母親一手設(shè)計的時候,他的生活中,已經(jīng)只剩下了痛苦。而另一個受害者淑彥在新月墓前喊的那一聲也道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她從未得到過愛情,一輩子只能生活在沒有愛情的婚姻里。梁君璧親手拆散了兩對相愛的人,使新月失去了幸福和生命,剩下天星和淑彥也活在痛苦之中。而她自己,也置身于這場悲劇之中,成為一個悲劇人物。
至此,梁君璧的性格已經(jīng)形成,從一個善良堅強的的少女變成了一個冷酷自私的惡婦,使自己成為了一個悲劇性的角色。她的性格使自己失去了丈夫的愛情、兒子的親情、女兒和妹妹的陪伴。她的一生,每件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順著自己設(shè)計的軌道發(fā)展,她是一個勝利者嗎?不,她是一個最具有悲劇色彩的人物。性格決定命運,她的性格在給別人帶來痛苦的同時,也成為了這悲劇最慘痛的承受者。
宗教信仰和傳統(tǒng)文化的悲劇
梁君璧一家都是篤信真主的穆斯林。梁君璧從小受父母的影響,成為了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信仰者。她時刻恪守穆斯林的教規(guī),每天堅持作五次禮拜,在齋月里,能夠克制住美食熱茶的誘惑,甚至在兒子婚禮上操勞了一天后,也不忘記抽時間做禮拜。然而,她作為這么一個虔誠的宗教的捍衛(wèi)者,卻沒有真正理解穆斯林精神的內(nèi)涵,只是把對真主的朝拜當做是自己精神解脫的寄托。她這種盲目的虔誠,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終生的痛苦,讓自己也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同時,她作為一個傳統(tǒng)的家庭婦女,并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人生觀念的形成除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外,就是母親的言傳身教,因此,在她身上,充滿了傳統(tǒng)道德的色彩。她的悲劇,正是傳統(tǒng)伊斯蘭教文化和現(xiàn)代新文化激烈碰撞的結(jié)果。
當她苦等十年面對的卻是妹妹和丈夫的背叛以后,她面對那個負心的男人,甚至想當街罵他,但是她不忍,因為那是她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奇哥哥,是她的丈夫。當她恨不得把勾引自己丈夫的女人置于死地時,卻又想到那是她從小相依為命、一手帶大的妹妹,雖然再恨,卻也于心不忍。當妹妹踏進門的那一刻,她忘記了所有仇恨,抱住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妹妹。然而,她也從沒有忘記自己一生信仰的真主?!啊豆盘m經(jīng)》明確訓示:“淫婦和奸夫,你們應(yīng)當各打一百鞭。你們不要為憐憫他倆而減免真主的刑罰,如果你們確信真主和末日”。況且,梁冰玉和韓子奇是什么關(guān)系?她是他的合法妻子的親妹妹”。{12}《古蘭經(jīng)》中赫然載有這樣的戒律:真主嚴禁你們......同時娶兩姐妹!”{13}在她眼里,沒有按照宗教習俗進行的結(jié)合是私自的結(jié)合,不為教規(guī)和世俗所容。何況,梁君璧作為一個傳統(tǒng)女性,面對梁冰玉說出的她跟韓子奇之間是愛情,他是韓子奇的老婆這種話是難以接受的,作為一個傳統(tǒng)女性,她無法明白新女性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追求愛情和人生價值的觀念和行為。就這樣,在激烈的新文化和傳統(tǒng)伊斯蘭教文化斗爭中,她的信仰戰(zhàn)勝了自己的親情,她逼走了自己的親妹妹,讓新月從此失去母愛,把悲劇延伸到下一代,也失去了韓子奇的愛情,讓自己一輩子活在無愛的婚姻中。她無法明白無論信仰什么宗教,都不能剝奪一個人追求人生價值和愛情的權(quán)利,人生來平等。對于人性的摧殘也并非她所信仰的真主愿意看到的。她盲目的信仰毀掉了自己追求人生價值的機會,讓自己一生都活在悲劇之中。
悲劇始終在重演,梁君璧在妹妹身上造就的悲劇,也同樣在十幾年后,在新月的身上重演,只不過這一次,并不是以新月的出走而告終,而是陰陽兩隔。面對妹妹和韓子奇的女兒,梁君璧在感情里始終有一種難以面對的芥蒂,這使得她無法用一個慈母的形象出現(xiàn)在新月的面前。在新月的成長歲月里,她始終表現(xiàn)的冷漠無情。在陳淑彥眼里所謂幸福的新月,其實就像天星說的一樣,心里太苦。當楚老師走進她的感情世界,為她朗誦馬克思給燕妮的詩,與她一起翻譯魯迅的《故事新編》,給予她生命的希望和動力時,她以為自己幸福的生活就要到來。就算生命即將結(jié)束,她也不枉走過此生。然而當梁君璧發(fā)現(xiàn)新月與楚雁潮的戀情時,心里竟然沒有一絲的憐憫,她不能容忍新月與楚雁潮不堅守伊斯蘭教規(guī)的冒失和無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伊斯蘭教明文規(guī)定:回漢不能通婚,若是一方強意越軌,將受到被親人遺棄,逐出教門的懲罰。在她看來,感情和眼淚,是無法泯滅穆斯林和“卡斐爾”之間的界限的,面對楚雁潮和韓子奇的懇求,她只有冷冰冰的拒絕。世上的每個人大抵都知道,在一個人生命將盡的時刻,能夠支撐她繼續(xù)活下去的往往是自己心中的希望,這些愛和希望遠遠超出藥物的治療效果。對于新月來說,楚老師就是她最后日子里的溫暖,而這些,都被母親扼殺了。當新月懇求母親留下這最后一點讓她存活的希望時,梁君璧卻以冰雪一樣的臉色和鋒利的目光拒絕了新月。在她看來,維護宗教的名譽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她寧肯讓新月付出生命的代價,也不允許他們踐踏她的信仰半步。也許,如果她沒有阻攔,新月的生命會更長久一些,也會活的更加幸福。就是梁君璧盲目卻堅不可摧的信仰,制造了女兒的愛情悲劇,自己也飽嘗了失去女兒的痛苦。
更加諷刺的是,韓子奇在臨終時道出他不是一個回回,梁君璧所維護了一生的宗教信仰就這么崩塌,她付出女兒生命代價要維護的就是回族血液的純正,事實上她的一雙兒女流淌的都是回漢兩族人民的血液。這樣一個結(jié)局,讓她更顯悲劇色彩。信仰作為她一生歲月里唯一的心靈寄托,卻讓她失去了妹妹、奇哥哥、女兒新月,讓她離幸福越來越遠。
梁君璧的一生就像一條長河,與玉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長河,發(fā)源、跋涉、蜿蜒、直至匯入大海。這一路上,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最終匯入大海。她經(jīng)歷了命運的打擊、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自己信仰的崩塌,也把痛苦延續(xù)到了下一代人身上,失去了兒子對自己的尊敬和女兒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天倫之樂。她作為一個復(fù)雜的矛盾糾葛體,掌握著大家的命運,自己卻是最可悲可嘆的一個。作為作品塑造的最鮮明豐滿的人物,她的悲劇意蘊映射出了了整部作品的悲與奇。讓人在震撼和反思中感受其純粹的悲劇美感。
注 釋:
①白玉榮.論《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君璧的形象[J].飛天,2009(10):20-21.
②何峰.外國文學教程新編[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69.
③⑤⑥⑨⑩{11}{12}霍達.穆斯林的葬禮[M].十月文藝出版社,2007.8,488,509,8,295,167,535.
④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201.
⑦楊冬.文藝理論:從柏拉圖到德里達[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6.
⑧張栓剛.簡論《穆斯林的葬禮》的悲劇美[J].安徽文學,2008(4):49-50.
{13}古蘭經(jīng)[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8.
參考文獻:
〔1〕霍達.穆斯林的葬禮[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8.
〔2〕魯迅.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3〕馬堅(譯).古蘭經(jīng)[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責任編輯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