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要來70大多數(shù)人在知曉、關注紫外線對皮膚傷害的時候,有少數(shù)“生活百科控”們也先知先覺地發(fā)布著紫外線對眼睛有傷害;有些人卻刻意躺在紫外線照射箱里曬“古銅色”。更有人自命“曬不黑”,敢于素顏直面烈日,真叫那些“恐紫族”羨煞不已?!澳銗?,或者不愛它;紫外線就在那里,不增不減?!边@里主要說說紫外線與眼睛。
紫外線為何是“外線”?
眼睛是個屈光器官,從前到后有角膜、房水、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wǎng)膜、脈絡膜等結構。到達視網(wǎng)膜前,光線已經(jīng)被一層層地過濾。所以講解紫外線對眼睛的影響,需要先講講光線的特點和眼睛的構造。
與FM廣播信號一樣,現(xiàn)有科學認知的光,是一種電磁波。物理中,叫“波”的都有波長。人眼能識別的光線,叫可見光,其波長在380~780 nm。超出這個波長范圍的光線,就叫“不可見光”。紫外線指的是波長在280~380nm這個區(qū)間的光線。順便說一下,波長在780~1000nm的光線叫紅外線。
UV是什么?
紫外線在英文里是UItraviolet,簡寫就是UV。由此,就不難推導出UVA、UVB、UVC、UVD分別是紫外線A、紫外線B、紫外線C和紫外線D了。其實A、B、C、D是按照波長特性劃分的。
UVD幾乎不能進入大氣層,所以一般不作為日常研究對象。我們按照C、B、A的次序介紹一下紫外線家族。
UVC
UVC是波長在200~275 nm的短波紫外線。這種紫外線,又稱為“滅菌紫外線”,我們熟知的紫外線滅菌燈發(fā)出的光線就是這種紫外線。電焊弧光在高溫階段也會發(fā)射出大量UVC。
UVC對人體傷害很大,短時間照射就可以灼傷暴露器官,過度接觸UVC甚至會引起皮膚癌。
因為UVC穿透能力很弱,甚至不能穿透絕大多數(shù)透明玻璃和塑料,對人體組織的穿透能力亦是如此。接觸眼部后,主要被眼部皮膚、球結膜、角膜吸收。
UVC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后,絕大部分都會被臭氧層吸收。所以,一般認為UVC對人類的影響有限。不過,一旦UVC在地表泛濫,危害極大。所以,出于愛己愛人的目的,提醒大家盡早把氟利昂制冷的空調、冰箱更換成無氟制冷的,減少氟利昂對臭氧層的蠶食。
UVB
UVB是波長在275~320nm的中波紫外線,也叫做紅斑效應紫外線。
與UVC差不多,UVB進入地球大氣層后,98%以上都會被臭氧層吸收,被臭氧層吸收的主要是UVB的短波部分。稍長波UVB會穿透大氣層到達地面,夏天午后的兩個小時里最強。
UVB有一定的皮膚穿透力。一部分被表皮吸收或反射,余下部分就會穿透至真皮淺層。眼部暴露在UVB下,眼表皮膚表皮和真皮淺層、角膜上皮層和前彈力層、結膜上皮層和上皮下結締組織會將其吸收。UVB的階能較高,會對接觸部位組織產(chǎn)生光損傷,引起真皮血管擴張,出現(xiàn)紅斑甚至炎癥。長期接觸會導致皮膚老化,甚至引起皮膚惡變。出于保護皮膚健康目的,主要是防止UVB的照射。
如果大家以為UVB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就錯了。UVB與皮下脂肪作用后,可以生成維生素D,維生素D直接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所以,日曬時間較少的人,容易缺鈣。
UVA UVA是波長在320~380nm的長波紫外線,又稱為黑斑效應紫外線。
這個波長的紫外線通過大氣層時,幾乎是長驅直入,UVA中的長波紫外線甚至可以穿透衣物接觸皮膚。
UVA有很強的穿透力,甚至可以穿透皮膚的真皮全層。在眼睛的透明屈光間質中,UVA更可以直達眼睛光軸終點——視網(wǎng)膜。
被稱為黑斑效應紫外線,是因為UVA可以破壞皮膚真皮層的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纖維,生成黑色素。除了使皮膚變黑,還會使皮膚產(chǎn)生軸位和幼紋,令皮膚松弛和衰老。在醫(yī)學上,這被稱為光致老化。所以UVA也被稱為“青春陽光殺手”。
眼睛短時間大量吸收UVA、UVB、UVC后,容易出現(xiàn)以下狀況:
1 日光性眼炎
也叫電光性眼炎。原因是角膜和球結膜吸收大量UVB、UVC后,表層的角膜上皮和結膜上皮受損,引起損傷性炎癥。日光性眼炎出現(xiàn)后,眼瞼紅腫、結膜充血和水腫,伴有劇烈眼痛、異物感、怕光、流淚,視物模糊。
比較常見的日光性眼炎出現(xiàn)在以下四種情況:長時間無眼部保護地注視電焊后(電焊眼炎);天氣晴朗時在廣袤雪地中久留(雪盲);烈日下長時間睜眼(如沙灘排球);醫(yī)務人員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燈下(紫外線燈眼炎)。
出現(xiàn)日光性眼炎不要怕,做以下幾件事:
①買一袋巴氏消毒的牛奶,點眼睛。如果身邊有哺乳期媽媽,人乳效果也很好。止痛效果很快就能顯現(xiàn)。剛開始時,幾分鐘點一次,隨著癥狀減輕,逐漸延長點奶時間。
②閉目休息或者睡一大覺,減少眼球大幅度轉動對已經(jīng)水腫的上皮組織進一步損傷。
③眼音冷水、冰塊或者冷毛巾敷,也有止痛效果。
當然,出現(xiàn)日光性眼炎,最好還是到眼科看一下。必要時,眼科大夫會使用表面麻醉劑止痛。為預防感染,有時需要使用抗生素眼藥水。
因為角膜結膜的上皮組織修復速度快,多數(shù)患者的疼痛、流淚等癥狀會在及時處理的24~48小時后緩解。而結膜充血恢復時間稍微長一些。
2 眼周皮膚惡性黑色素瘤
與周身皮膚一樣,長期過量吸收UVB、UVC會導致皮膚細胞發(fā)生變異,眼周皮膚有機會形成惡性黑色素瘤。
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惡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2%。這里要說一下,日光暴曬只是一部分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主要病因,有些患者的病因是遺傳、黑色素細胞痣惡變、激素誘導等引起。
3 翼狀胬肉
眼科界普遍認為,翼狀胬肉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導致的眼表良性病變。內因一般指種族和遺傳因素;外因中,球結膜組織長期接觸吸收紫外線,尤其是UVB,導致球結膜的纖維和血管發(fā)生慢性炎性病變,進而長出一種外形像昆蟲翅膀、三角形、尖端指向角膜方向的增生物。除此之外,風沙、粉塵、環(huán)境干燥等,也是相關誘因。
眼周惡性黑色素瘤和翼狀胬肉,一惡一良。它們對患者眼部外觀都有很大影響,前者惡性度高,會危及患者生命;后者發(fā)展到后期會影響視力。與日光性眼炎的發(fā)病急驟不同,眼周惡性黑色素瘤和翼狀胬肉是長期結果。所以,談紫外線必聯(lián)想到皮膚癌變,偶爾一次過度日光曝露就日夜擔心,有些過了。
4 白內障
白內障是我國第一位致盲原因,約占致盲總數(shù)的一半。隨著白內障手術的日益普及和成熟,高發(fā)病率并沒有那么可怕,可以通過手術復明。
白內障的成因比較復雜,如人體自然退行性改變、遺傳因素、局部營養(yǎng)障礙、免疫和代謝異常、外傷、中毒等。眼科公認的、最重要的白內障成因之一便是UVB和UVA損傷。
有研究表明,熱帶地區(qū)國家的老花眼和白內障發(fā)病平均年齡比我國早10~15年,考慮與紫外線吸收量相關,眼球的第一道屏障——角膜會吸收大部分UVB和一部分UVA,但是仍有一些“漏網(wǎng)”UV進入內眼。為了保護脆弱的視網(wǎng)膜,阻擋這部分進入內眼UV的重任就落到了晶狀體上。
角膜和晶狀體吸收了幾乎所有UVB和98%左右的UVA?!捌琳下氊煛备冻龅拇鷥r是,紫外線會使原本透明的可溶性蛋白鉸鏈凝聚,加速晶狀體的老化和混濁產(chǎn)生。晶狀體老化,就會導致老花眼早發(fā);晶狀體混濁就是白內障。
白內障不是一兩天陽光暴露就形成的,紫外線對晶狀體的影響是不斷累積的。紫外線較強的高原地區(qū)白內障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低海拔地區(qū)同齡人群。有研究表明,每天多曬1個小時的太陽,患白內障的危險會增加10%。
5 黃斑變性
在中國,60~69歲的老年人,每10個人就有一個患有黃斑變性。黃斑變性是國際眼科界公認的最難治療的眼病之一。
黃斑是人眼眼底視網(wǎng)膜上視覺最敏銳的部位。這個部位受損后,直接影響視力,剛開始是視野中央有固定的暗點,隨著病情進展,暗點逐漸擴大,最終致盲。
黃斑變性的病因至今仍然處于研究階段。幾乎所有研究結果都傾向于把黃斑變性病因指向光損傷。UVA是禍首,可見光中波長相對較短的藍光和紫光是幫兇,他們也被眼科界稱為“有毒光”。
有毒光通過“光一化學”反應,產(chǎn)生大量自由基。當自由基不能被眼底防護體系還原時,就會攻擊眼底的感光細胞和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細胞,被攻擊的這些細胞發(fā)生不可逆的凋亡后,相應部位的視網(wǎng)膜就會視物變形、看不清。
Tips
防紫外線護眼小貼士
皮膚紫外線防護理念早巳深入人心。相此皮膚,眼睛的部位更加局限更易防護,且眼睛本身具備較好的“消化”紫外線能力,所以,給眼睛防紫外線其實并不難,只是需要大家多一些常識:
1 永遠不要挑戰(zhàn)太陽的權威,直視耀眼的太陽方向。即使雪云和陰天,紫外線仍然無處不在。
2 早上10:00至下午2:00的紫外線強度最大,這個時間外出要做好紫外線防護。
3 使用防紫外線的遮陽傘或寬邊太陽帽,可以擋住約30%的紫外線。因為帽沿下和傘下會有其他物件反射到你身上的紫外線。
4 對戴鏡一族來說,理論上任何一副玻璃或者樹脂眼鏡都具備一定的防紫外線能力。眼鏡選擇中注意以下幾項,可以讓你們的眼睛更好的遠離紫外線傷害:
1)墨鏡選擇灰色和褐色為宜,不要貪圖便宜,推薦偏光鏡墨鏡。偏光鏡片可以明顯降低從水平表面反射出的眩光及大部分的紫外線,常用干雪地、登山、釣魚、水上活動等。
2)配戴寬邊鏡腿的眼鏡,可提供99%~100%防UVA~UVB能力。
3)選擇帶有防紫外線鍍膜的樹脂片。
4)調光變色鏡片:鏡片會隨著紫外線強弱及溫度改變顏色,在戶外鏡片顏色變深有效隔絕紫外線,在室內鏡片顏色會變淡而不影響工作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