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瑞士的紀念品,最著名的當然要屬瑞士軍刀。
瑞士軍刀說是“軍刀”,其實是一種很秀氣的旅行折疊刀具,將刀、剪、開瓶器、木鋸、小改錐、拔木塞鉆、牙簽、小鑷子等多種工具組合到一起,便于攜帶和使用。眾所周知,軍用品大都制作粗放,而瑞士軍刀卻選料考究,做工精細,甚至還可以將人名刻在刀柄上,完美地體現了精密的制造工藝。
瑞士軍刀的“軍”是虛,而瑞士的“全民皆兵”是實。
有位幽默作家說,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軍國主義”非瑞士莫屬。美國一項統計資料顯示,世界上有16個人均軍費超過1萬美元的國家,其中就有瑞士。
瑞士作為一個永久中立國,靠的是“全民皆兵”和實行“武裝中立”?!岸?zhàn)”中,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之所以沒能入侵瑞士,是因為瑞士的防御設施比較完善,若要強占,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瑞士多山,地形犬牙交錯,在阿爾卑斯山內早已建成了許多可以長期抗戰(zhàn)的秘密山洞工事?,F在,瑞士每家的住宅都有地下室,配有防震裝置和空氣凈化器等,戰(zhàn)時可作民防掩體。
“中立國”是指處于兩種對立的政治力量之間而不傾向任何一方,不參與戰(zhàn)爭并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狀態(tài)的國家。一般分為戰(zhàn)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戰(zhàn)時中立國也叫“局外中立國”;永久中立國是指無論在平時還是在戰(zhàn)時,必須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當某國宣布中立后,就既要對交戰(zhàn)國雙方保持不偏袒的態(tài)度,也要保證對交戰(zhàn)國的任何一方不提供與戰(zhàn)爭有直接或
瑞士實行強制服兵役,20歲至50歲的健康男性都要當兵。應征的第一年在新兵營接受為期17周的訓練,有了連隊編制后,返回原來的學校或工作單位。20歲至32歲之間的男性,需有8次被召回軍中,每次接受3周的軍訓;33至43歲之間的男性屬軍事后備役,要有3次被召回,每次受訓2周;44歲至50歲之間的男性屬民兵后備役,只再回軍隊一次,受訓1周。一個瑞士男人一生中的服役期加起來大約一年左右。服役期雖然不長,但多次返回軍隊受訓,可以保持常備不懈。
瑞士的男性受訓時領到的制服、槍支、彈藥、防毒面具等物品,受訓后要帶回家中自己保管,隨時準備接受社區(qū)有關人員的檢查。平時還要進行打靶練習,以保證每年考核成績良好。適齡男性因故不能參加軍訓,必須按收入比例繳納一定的“軍事稅”。婦女雖然沒有服兵役的任務,但也可以志愿參加“婦女輔助隊”工作。
然而,這樣一個到處藏著槍支彈藥的“軍國主義”國家,給人的感覺卻是社會治安良好,人民生活井然有序。瑞士之所以多年來常備不懈,是基于“刺猬戰(zhàn)略”的指導思想,即刺狷不會主動去侵犯別人,而一旦遇到別人侵犯,便縮成一團,渾身是刺。也就是說,瑞士是以強大的武裝來保障自己的永久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