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習作教學;學生;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5-0061-01
三年級是學生寫作文的起步階段,也是關鍵階段。如何讓學生在起步階段樂于表達、易于動筆,從而提高習作教學的有效性呢?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樂于表達。
蔡元培先生說:“教育事業(yè),從積極方面說,全在喚起趣味?!比绾闻囵B(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不畏懼寫作文?創(chuàng)設情境,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于是,便誕生了這樣一節(jié)有趣的習作課——《吹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從學生熟悉的作畫方式入手,告訴他們還有一種新型的作畫方式——吹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然后,教師讓學生觀看了一個吹畫高手的吹畫過程,學生更是躍躍欲試。進行習作的初步構思后,學生開始自己吹畫,整個過程學生興趣濃厚,接著,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剛才吹畫的過程,他們紛紛舉手,踴躍表達。最后,教師又指導學生用水彩筆對其進行美化,并請學生把吹畫的過程及感受寫下來。有學生這樣寫道:“真沒想到,今天的作文課老師竟然讓我們‘玩’起來了?,F(xiàn)在,墨水正在漸漸減少,于是,我鼓起腮幫子使勁吹,樹枝從以前的粗干變成了細枝。為自己加油,我連忙又對著另一分枝吹,因為吹的勁兒太大,它一下分成了七八個小枝,變成了一朵花形的樹枝。沒關系,這樣樹枝多一些,顯得這棵樹更加枝繁葉茂……”因為創(chuàng)設了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對習作課充滿了興趣,他們也更樂于表達。
2.貼近生活,讓學生易于動筆。
習作的本質是一種生命存在形式。學生只有自覺地把觸角伸向多元化的生活, 才會尋覓到生活的真善美,才會找到創(chuàng)作的源泉。有一位老師上過這樣一節(jié)課,我印象深刻。上課伊始,教師與學生聊起了有關季節(jié)的話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互更替,你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能說說為什么嗎?這個話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為學生找到了貼近他們生活的寫作內容。接著,老師將四季劃分為四個子話題,讓學生分別圍繞這些話題進行討論。如:寒冬走過,春的氣息撲鼻而來,你認為春天的天氣怎樣?夏天可是個備受爭議的季節(jié)呢!有人說它酷熱,有人說它熱情,你認為呢?……其實,學生找到了寫作的切入點,就會覺得有話可說,易于動筆。
3.倡導真實,讓學生個性飛揚。
汪曾祺說:“我想任何人的語言都是這樣,每句話都是警句,那是會叫人受不了的?!痹诹曌髦笇希蠋熞膭顚W生放開筆來寫,倡導學生寫真實的話,張揚個性。習作課上,我給學生出示了汪曾祺的《曇花·鶴和鬼火》中的一段話:“曇花真美呀!雪白雪白的。白得像玉,像通草,像天上的云?;ㄐ牡S,淡得像沒有顏色,淡得真雅。她像一個睡醒的美人,正在舒展著她的肢體,一面吹出醉人的香氣。啊呀,真香呀!香死了!” 我從這一描寫曇花的片段入手,指導學生欣賞曇花的美麗。然后,我讓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熟悉的花,跟自己的小伙伴們說一說它的樣子、顏色、香味……在習作中我看到了學生大膽真實的表達:“水仙花像亭亭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水仙花的底部比我的拳頭大,一層褐色的皮包著潔白、細嫩的肚子,儲存著大量養(yǎng)料。它長著密密麻麻的白色的根,像老大爺?shù)陌缀?,雪白雪白的……”在引導言語表達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要寫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想象和自己心目中“美麗的花兒”,學生便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獲得了自由,盡情為花兒涂抹色彩。
對于小學階段的習作起步教學,教師應關注來自學生的訊息,適時調整適合學生的習作教學方法,告訴自己習作教學要慢慢來,不妄為,從而更好地提高習作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南京市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