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劇教學法有著巨大的價值,但國內(nèi)對這方面的研究一直較少,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的教師們憑借其智慧找到了英語戲劇教學的可行路徑,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英語課堂,而且呈現(xiàn)了一臺臺精彩的英語短劇,在這個過程中既存在問題也有啟發(fā),他們的實踐智慧和勇氣尤其值得我們學習。
【關(guān)鍵詞】英語;戲劇教學法;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5-0018-02
【作者簡介】張海燕,南京市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00)教研員,高級教師,南京市英語學科帶頭人。
“英語課程要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要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這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然而,如何才能實現(xiàn)這一核心理念?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的教育戲劇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一、腦海中的三塊印記
江寧實小關(guān)于“教育戲劇”的研究與實踐由來已久。多年來,宮老師帶領(lǐng)著“鷹之隊”(江寧實小的英語教師團隊)進行了扎實深入且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我腦海中留下了三塊印記。
1.卓有成效的實踐研究。
科學的方式。據(jù)我所知,早在2013年,宮文勝老師主持的課題“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就已成功地成為江蘇省教研室的立項課題。研究方案經(jīng)過了眾多專家的論證,確立了江寧區(qū)六所學校為研究基地,同時成立了包括江寧區(qū)英語教研員在內(nèi)的十名學科骨干為核心的研究小組。這些舉措無疑保證了該課題的順利進行。
精準的路徑。教育戲劇的價值巨大,但由于其缺乏可借鑒的研究路徑,很多研究者望而卻步。宮文勝老師經(jīng)過反復摸索,確立的切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實際的三條路徑是精準和有效的,值得借鑒。
扎實的過程。作為南京市小學英語教研員,我來江寧實小參加有關(guān)教育戲劇方面的研討活動已不下五次,從教育戲劇研究路徑的探索,到戲劇策略滲透方式的交流,到短劇表演評價標準的商議,再到戲劇課教學模式的探討,我感受到了“鷹之隊”的嚴謹與實干。
2.別開生面的英語課堂。
我曾先后三次聽過江寧實小的戲劇教學課,別開生面的課堂每次都能給我啟迪。首先,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躍,而身體卻是被束縛的,而在江寧實小的課堂上,我甚至看不到桌椅,學生只是圍坐在地板上,隨時隨地參與表演,形象的肢體動作、生動的面部表情極大地豐富和促進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身體與思維真正融為一體。其次,在戲劇課堂上,學生高漲的參與熱情、駕輕就熟的語言表達以及自信洋溢的精神狀態(tài),讓我欣喜不已!這就是我們憧憬已久的課堂。此外,我還特別欣賞課上運用的自評與互評表(表略)。諸如:“They are not shy. They can speak clearly and loudly.”等,貼近學生口吻的評價標準,既形象生動、易于理解,又描述清晰、便于操作。
3.精彩絕倫的短劇表演。
南京市小學生英語短劇比賽2006年啟動,2015年已是第五屆。江寧實小連續(xù)五屆斬獲一等獎,這樣的成績令全市矚目。除了劇情精彩表演精湛,他們的短劇中總蘊含著令人震撼的力量,2009年Three Wishes、2011年Invisible Wings、2013年Water 以及2015年A White Lie,無一例外都蘊含了豐富的元素,時而動感時尚,時而寓意深刻,時而滑稽可笑,時而動人心弦。這樣的英語短劇表演,是我喜歡的、欣賞的,更是我所期待的。
二、存在的問題
在多次聽戲劇教學課、觀看短劇表演以及結(jié)合有關(guān)戲劇表演的調(diào)查問卷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1.表演者不注重傾聽。
這種情況在戲劇課教學中甚為普遍。如果只說不聽,表演者之間就不是對話,而是各自的獨白,表演提高的也只能是朗讀與背誦能力,短劇表演沒有了真實性,也就失去了運用戲劇表演創(chuàng)造真實語言環(huán)境的目的。因此,教師一定要借助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注意傾聽。首先,教師要告訴學生戲劇表演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為了提高語言能力;其次,教師對學生在表演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并告訴學生在緊張和害怕出錯的情況下會難以集中注意力,更難以進行有效學習。再次,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放松,因為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是由于過分緊張而聽不進對方的話。放松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深呼吸、變化嗓音等,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2.教師和家長的誤解。
有些教師及家長認為,戲劇表演要利用大量時間編寫劇本、進行排練,占用學生的時間太多。對于這種觀點,我們隨機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了八個基地學校的200名學生,結(jié)果表明學生對戲劇教學法持肯定態(tài)度,78%的學生表示他們聽、說能力有了較快的提高;75%的學生認為該形式促進了自身個性的和諧發(fā)展,提升了英語交際能力;70%的學生表示此種方式把多元文化融入英語學習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意識到戲劇排演過程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語言反復運用的過程;其次,我們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即興表演的機會,只要了解了劇中人物的身份,劇情的發(fā)展過程及戲劇場景,學生就可以進行即興表演,而且這樣的語用更具真實性。
三、對英語評價的啟示
眾所周知,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評價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真實性的語言評價任務”,旨在促進學生語用的發(fā)展,能夠幫助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場景選擇語言,有助于學生基于語言文化的差異去運用語言,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將語言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自信地進行交流。
經(jīng)分析、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真實性的語言評價任務”的必備特質(zhì)(包含未經(jīng)預演的部分,具有明確的主題、角色關(guān)系以及交流方式,以及充分考量文化背景下的諸多因素。)都能在教育戲劇中體現(xiàn)。將評價任務植入戲劇中,借助虛擬的角色與場景,伴隨著戲劇劇情的展開,學生能夠擁有大量的互動性語用體驗,能實現(xiàn)傳統(tǒng)評價所無法企及的語用能力測試的真實性和及時性。此外,通過引入“過程戲劇”(即:一種沒有外來觀眾的戲劇形式,通常沒有詳細劇本,只有故事大綱和一些情境,而且劇情會隨著參與者的反應及創(chuàng)作而有所變化。),借助其中蘊含的聚焦語言與文化之間聯(lián)系的反思策略和促進學生真實交流的豐富背景,可以為進行“真實性的語用能力評價”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梢哉f,戲劇教學法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創(chuàng)設(shè)“真實性的語言評價任務”的極佳途徑。
關(guān)于借助戲劇教學法進行評價的方式,我有些想法,權(quán)當引玉之磚。方式一:Speech bubble。借助定格策略,我們可以拍下戲劇表演中精彩的畫面,并在照片人物旁添加對話氣泡,借助口頭或書面補充氣泡內(nèi)容的方式,考查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這不僅能極大地增加評價過程的角色感、真實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學生可以有個性化的表述),增強學生表達的自信,而且有助于不同層次學生語用能力、不同語言技能(口頭或書面)的檢測。方式二:Immigration interviews。基于一個經(jīng)典的戲劇游戲“移民面試”,為了全家移民成功,家庭中的所有人必須用英語回答移民官的各種關(guān)于個人和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方面的詢問,并設(shè)法掩護一名匿藏其中的偷渡者。對不可預知的問題的應對,與移民官周旋、掩護偷渡者的技巧,這些賦予評價的不僅是挑戰(zhàn),還有更多的樂趣。當然,除了個人的表現(xiàn),團隊的合作情況也應成為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除此之外,運用戲劇教學法進行評價的方式還有很多,諸如“坐針氈”;photo album,job application等等。
總之,戲劇教學法之于英語教學有著巨大的價值,值得我們廣大的英語教師積極、主動地加入到該領(lǐng)域的研究中去,相信這樣一定能譜寫小學英語教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