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戲劇是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將戲劇融入教學起源于法國思想家盧梭的教育理念——“在戲劇實踐中學習”。在亞洲,新加坡率先將戲劇納入美學課程。在我國臺灣地區(qū),戲劇已經(jīng)成為學生的必修課程。20世紀90年代,英國教育家布賴恩·考克斯在英語課程教學大綱中指出“戲劇教學有助于實現(xiàn)英語語言教學和文學教學的教學目的”。這在理論上為我們進行“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的實踐研究提供了支撐。
在我國大陸地區(qū),戲劇教學法的涉獵者甚少。為摸索出一條“用戲劇的方式教英語”的可用路徑,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分別于2014年4月和2015年6月攜手南京市教研室,匯集江蘇省教研室何峰書記、南京師范大學張伊娜教授、南京市教科所陳靜波副所長、特級教師沈峰等眾多小學英語學科專家,共同舉辦了“教育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系列研討活動。本專題就是該系列活動的延伸。
本專題旨在探討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戲劇教學法的意義、策略和途徑。本組文章各有側(cè)重,分為理論篇、實踐篇和點評,其中實踐篇從課內(nèi)(故事教學、語法教學)和課外(戲劇社團)兩個方面來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