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教育的確令人驚奇和費解——盡管社會各界早已達成了“必須淡化甚至廢除”的共識,“應試教育”卻仍然“趾高氣揚”地橫行。如果用“教育戲劇”的觀點審視當前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一言以蔽之:學生學習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獨立的角色體驗正在被大行其道的應試教育所吞噬。
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本應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然而,至少半數(shù)以上的孩子甚至根本沒有這樣的意識,家長們即使再辛苦也不愿“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
作為學校的一員,孩子本應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學?;顒印H欢?,這些珍貴的機會向來只是優(yōu)等生的特權和禮遇,學困生們只能逆來順受地做“圈外人”。
作為社會的一員,孩子本應自然地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相當一部分孩子能自由進出的只有書店或圖書館,眾多原本為釋放孩子天性而設置的場所卻成了孩子的禁區(qū)。
兒童是發(fā)展中的人。人性的涵育,品格的塑造,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形成等,這些都需要兒童借助豐富而深刻的角色體驗來完成??墒?,我們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以成績論英雄的管理者們以及隨波逐流的教師們,常常以“不能占用孩子的學習時間”這個堂而皇之的理由,精心剔除了學生成長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人為地造成了學生角色體驗的缺失,導致學生對學習、生活、社會乃至人生的理解出現(xiàn)了巨大的偏差,使學生的進取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等受到壓制和消減。長此以往,教育堪憂,我們民族的未來堪憂。
令人欣慰的是,有不少具有強烈使命感的教育從業(yè)人員正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力圖改變這種狀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英語學科組的教師們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們將教育戲劇的概念引入英語課堂,鼓勵并引導學生表演英語課本劇或基于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編英語短劇,他們以這種新穎獨特、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促進孩子綜合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將真、善、美化為角色體驗和角色行為傳遞給學生,努力實現(xiàn)英語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
有人會說,他們的做法還很稚嫩,其效果還有待驗證。但不管怎樣,這是一個可喜的轉(zhuǎn)折和令人期待的開端。它顯示了教師教育觀念的重大轉(zhuǎn)變,顯示了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角色體驗意識的復蘇。我們期待他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教書走向育人,這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所能做的與應試教育的抗衡。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