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敏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四川南充 637009)
?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釋義提示詞修訂的類型及特點
郭雪敏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針對釋義提示詞的使用做出了修訂,通過比較第6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與第5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發(fā)現(xiàn)釋義提示詞的修訂主要體現(xiàn)為三大類釋義提示詞——“指”“形容”“比喻”的修訂上,包括它們的增加、刪除和改變,這三大類釋義提示詞的修訂呈現(xiàn)出以語法為支撐;深入、系統(tǒng)、細致的特點。
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釋義提示詞;“指”;“形容”;“比喻”
2012年7月商務印書館推出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xiàn)漢》)修訂版,即第6版。與5版相比,第6版《現(xiàn)漢》在收詞、釋義、注音和使用提示詞等方面做了一定程度的修訂。
本文擬根據(jù)我們數(shù)字化的第6版《現(xiàn)漢》與第5版進行比較,專題論述第6版《現(xiàn)漢》釋義提示詞修訂的類型以及特點。
所謂釋義提示詞,是指語文辭書釋義時用來提示詞義的由來、引申途徑或與字面義不同的實際詞義、深層含義以及表達功能等的前導詞語,一般用在釋文的開頭或中間。[1](P13)《春秋》以一字為褒貶[2](P2),釋義提示詞在詞典釋義中的作用其實類似于春秋筆法中的一字寓褒貶,雖然是一字或者很少的幾個字,卻能傳遞出有關詞義的豐富信息,其使用的恰當與否直接關乎釋義的準確與否?!冬F(xiàn)漢》在修訂的時候設立了釋義提示詞的使用一項作為專題來進行研究,足以說明釋義提示詞的重要及修訂委員會對其重視。
《現(xiàn)漢》第6版對釋義提示詞的使用做了系統(tǒng)的修訂,是第6版《現(xiàn)漢》修訂規(guī)模較大、較有特色的部分,主要表現(xiàn)為三大類釋義提示詞——“指”“形容”“比喻”的修訂
(一)“指”類釋義提示詞的修訂。“指”類釋義提示詞用于名詞性詞語的釋義中,用來指出該詞語所指稱的對象或者所適用的范圍,包括“指”“也指”“泛指”“特指”“借指”等。[3](P77-79)《現(xiàn)漢》第6版“指”類釋義提示詞的修訂主要有:
1.增加“指”。下定義是詞典中最為常用的釋義方式,有時用來下定義的釋詞不能與被釋詞直接對應,《現(xiàn)漢》第6版通過增加釋義提示詞“指”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使釋義更加精確。如:
心結(jié)名心中不易解決的問題,比喻內(nèi)心的感情糾葛:難以解開的~。(第5版)
心結(jié)名指心中不易解決的問題,內(nèi)心的感情糾葛:難以解開的~。(第6版)
釋詞是偏正短語,中心語是“問題”“感情糾葛”,不能與被釋詞“心結(jié)”的中心詞素“結(jié)”直接對應,《現(xiàn)漢》第6版增加“指”來使釋義更加精確。再如:
斜眼名②(~兒)患斜視的眼睛。③(~兒)患斜視的人。
(第5版)
斜眼名②(~兒)患斜視的眼睛。③(~兒)指患斜視的人。(第6版)
比較被釋詞“斜眼”的第二個義項和第三個義項,一個中心語是“眼睛”,一個中心語是“人”,“眼睛”能與被釋詞直接對應,不增加“指”;“人”不能與被釋詞直接對應,增加了“指”。
釋義時增加“指”的詞條還有“特技”“浪漫主義”“冷場”“無中生有”等。
2.刪除“指”。與增加“指”的情況相反,在下定義的時候,當釋詞能與被釋詞直接對應起來時,無需再使用釋義提示詞“指”。如:
小雨名①指下得不大的雨。(第5版)
小雨名①下得不大的雨。(第6版)
“下得不大的雨”與“小雨”能夠直接對應,《現(xiàn)漢》第6版刪除了贅述的“指”。再有,釋義提示詞“指”用來提示名詞性詞語所指稱的對象或者所適用的范圍,當釋詞沒有對某一對象或范圍進行指稱時,釋義時不宜使用“指”,如:
狎妓動指玩弄妓女。(第5版)
狎妓動玩弄妓女。(第6版)
俠義形指講義氣,肯舍己助人的:~心腸|~行為。(第5版)
俠義形講義氣,肯舍己助人的:~心腸|~行為。(第6版)
無意識副指未加注意的;出于不知不覺的:他說話時~地擺弄著手中的鉛筆。(第5版)
無意識副未加注意的;出于不知不覺的:他說話時~地擺弄著手中的鉛筆。(第6版)
3.改變“指”。
(1)把“指”改為“形容”。詞語的整體語義功能是指稱還是描述,《現(xiàn)漢》第5版有時候會混淆,《現(xiàn)漢》第6版針對這一混淆進行了修訂,如:
惜墨如金指寫字、繪畫、做文章下筆非常慎重,力求精練。(第5版)
惜墨如金形容寫字、繪畫、做文章下筆非常慎重,力求精練。(第6版)
“惜墨如金”是對鞋子、繪畫、做文章的狀態(tài)的描述,不是指稱,因而該用釋義提示詞“形容”,而不是釋義提示詞“指”。再如:
星散〈書〉動像星星散布在天空那樣,指四處分散。(第5版)
星散〈書〉動像星星散布在天空那樣,形容四處分散。(第6版)
(2)把“泛指”改為“借指”。江藍生在講《語文詞典釋義中提示詞的使用》時提到“泛指”與“借指”兩個釋義提示詞,認為因為兩者概念有交叉,所以誤用最多,《現(xiàn)漢》第6版有將“泛指”改為“借指”的情況。如:
珠翠名珍珠翠玉,泛指用珍珠翠玉做成的各種裝飾品:~滿頭。(第5版)
從“珍珠翠玉”到“裝飾品”并不是詞義范圍的擴大,而是詞義指稱對象的轉(zhuǎn)移,釋義提示詞應用“借指”,而不是“泛指”。
(二)“形容”類釋義提示詞的修訂?!靶稳荨鳖愥屃x提示詞用來提示形容詞性詞語的含義,揭示其所描述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在對形容詞釋義時使用釋義指示語“形容”無異于在某種程度上彰顯了形容詞的描繪功能。[4](P15)包括“多形容”“也形容”“常用來形容”“后來形容”等?!薄靶稳荨鳖愥屃x提示詞的修訂主要有:
1.增加“形容”。當被釋詞是形容詞性詞語時,通過使用釋義提示詞“形容”,可以揭示出被釋詞的功能,使得釋義更加完整。如:
與“形容寂寞”相比,單用“寂寞”二字來釋義“”會使釋義顯得突兀。再如;
稀里糊涂形狀態(tài)詞。①糊涂(程度略輕);迷糊:這道題他講了兩遍,我還是~的。②馬虎、隨便:這件事沒經(jīng)過認真討論,就~地通過了。(第5版)
稀里糊涂形狀態(tài)詞。①形容頭腦糊涂(程度略輕);迷糊:這道題他講了兩遍,我還是~的。②形容做事馬虎、隨便:這件事沒經(jīng)過認真討論,就~地通過了。(第6版)
第6版《現(xiàn)漢》的釋義與第5版的釋義相比,更加完整,更加精確,釋義提示詞“形容”揭示出“稀里糊涂”的描述功能,同時“頭腦”“做事”指出了具有釋義中所描述的狀態(tài)的對象。
釋義時增加“形容”的詞條還有“貼心”“悠悠”“花白”“眾目睽睽”等。
2.刪除“形容”。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會使用“某某貌”來解釋典型的形容詞,《現(xiàn)漢》也會使用“某某的樣子”來解釋形容詞,當釋義中有“某某的樣子”這樣的語句時,如果再使用釋義提示詞“形容”則會顯得冗余,《現(xiàn)漢》針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修訂,如:
血糊糊(~的)形狀態(tài)詞。形容流出的鮮血附著皮肉或物體的樣子:~的傷口|地上~的一片。(第5版)
血糊糊(~的)形狀態(tài)詞。流出的鮮血附著皮肉或物體的樣子:~的傷口|地上~的一片。(第6版)釋義已經(jīng)完整地表述出被釋詞所描述的狀態(tài),釋義提示詞“形容”顯得多余,第6版《現(xiàn)漢》刪除“形容”。再如:
心慌意亂形容內(nèi)心驚慌,思緒紛亂。(第5版)
心慌意亂內(nèi)心驚慌,思緒紛亂。(第6版)
“內(nèi)心慌亂,思緒紛亂”是成語“心慌意亂”的直接含義,并不是“心慌意亂”所描述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刪去釋義提示詞“形容”,而采用直接解釋的方式更好。
釋義時刪除“形容”的詞條還有“浩渺”“順理成章”“武斷”“野生”等。
3.把“形容”改為“指”。一些形容詞與它所描述的性質(zhì)狀態(tài)是對等的,詞語本身就是性質(zhì)狀態(tài),而不是在描述某種性質(zhì)狀態(tài),《現(xiàn)漢》第6版把這種情況下的釋義提示詞由“形容”改為了“指”。如:
心黑形②形容貪心。(第5版)
心黑形②指貪心。(第6版)
“心黑”就是貪心的意思,它不是在描述貪心,所以釋義提示詞該用“指”,而不是“形容”。
成語或俗語的背后往往是一件事,在釋義時詞典會用完整的述謂結(jié)構(gòu)直陳其事,這個時候釋義提示詞宜用“指”。如:
別樹一幟形容與眾不同,另成一家。(第5版)
別樹一幟另外豎起一面旗幟,指與眾不同,另成一家。(第6版)
這是《現(xiàn)漢》第6版的一種常用的釋義方式——字面義+一般引申義,“另外豎起一面旗幟”是“別樹一幟”的字面義,“與眾不同,另成一家”是“別樹一幟”的一般引申義,詞語的一般引申義通常用釋義提示詞“指”。
(三)“比喻”類釋義提示詞的修訂?!氨扔鳌鳖愥屃x提示詞專門用來解釋詞語的比喻義,包括“也比喻”、“后用來比喻”、“現(xiàn)在用來比喻”等。“比喻”類釋義提示詞的修訂主要有:
1.增加“比喻”。釋義提示詞“比喻”用來解釋詞語的比喻義,《現(xiàn)漢》第5版在這一方面有疏漏,第6版進行了修訂。如:
洗刷動②除去(恥辱、污點、錯誤等):~恥辱|~冤枉|~罪名。(第5版)
洗刷動②比喻除去(恥辱、污點、錯誤等):~恥辱|~冤枉|~罪名。(第6版)
“洗刷”的“除去(恥辱、污點、錯誤等)”義與“用水洗,用刷子蘸水刷”義有相似點,是“洗刷”的比喻義,應用提示詞“比喻”來加以揭示。再如:
旋轉(zhuǎn)乾坤改變自然的面貌或已成的局面。形容人的本領極大。(第5版)
旋轉(zhuǎn)乾坤旋轉(zhuǎn)天地,比喻改變自然的面貌或已成的局面。形容人的本領極大。(第6版)
“旋轉(zhuǎn)天地”是“旋轉(zhuǎn)乾坤”的字面義,“改變自然的面貌或已成的局面”是其比喻義,應用提示詞“比喻”加以揭示。
釋義時增加“比喻”的詞條還有“翻騰”“軌道”“挑大梁”“外溢”等。
2.刪除“比喻”。江藍生在《語文詞典釋義中提示詞的使用》一文中提出了釋義提示詞“比喻”使用的30字口訣,即凡“喻”必相似,凡“喻”必異類,凡“喻”可還原,詞喻用“形容”,喻、本相對應,形詞不用“喻”。《現(xiàn)漢》第6版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針對提示詞“比喻”的使用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訂,一些不是比喻義的詞語在釋義時刪除了提示詞“比喻”。如:
心結(jié)名心中不易解決的問題,比喻內(nèi)心的感情糾葛:難以解開的~。(第5版)
心結(jié)名指心中不易解決的問題,內(nèi)心的感情糾葛:難以解開的~。(第6版)
“內(nèi)心的感情糾葛”與“心中不易解決的問題”之間不具有相似性,只具有相關性,所以釋義時不應使用提示詞“比喻”。再如:
夕陽①名傍晚的太陽:~西下。②形屬性詞。比喻傳統(tǒng)的、因缺乏競爭力而日漸衰落、沒有發(fā)展前途的:~產(chǎn)業(yè)。(第5版)
夕陽①名傍晚的太陽:~西下。②形屬性詞。傳統(tǒng)的、缺乏競爭力而沒有發(fā)展前途的:~產(chǎn)業(yè)。(第6版)
“夕陽”的第一個義項是名詞性的,第二個義項是形容詞性的,兩個義項分別指稱事物和事物的屬性,二者之間是引申的關系,第二個義項并不是“夕陽”的比喻義,釋義時應刪除提示詞“比喻”。
釋義時刪去“比喻”的詞條還有“蜂擁”“光明”“龜縮”“刻板”等。
3.改變“比喻”。
(1)把“比喻”改為“指”?!冬F(xiàn)漢》第5版在給一些詞語釋義時錯把詞語的基本義或一般引申義認定為詞語的比喻義,由此帶來了釋義提示詞“指”和“比喻”的誤用,《現(xiàn)漢》第6版對此做出了修訂。如:
下臺動①從舞臺或講臺上下來。②指卸去公職或交出政權。③比喻擺脫困難窘迫的處境(多用于否定式):沒法~|他這句話使我下不了臺。(第5版)
下臺動①從舞臺或講臺上下來。②指卸去公職或交出政權。③指擺脫困難窘迫的處境(多用于否定式):沒法兒~|他這句話使我下不了臺。也說下臺階。(第6版)
“擺脫困難窘迫的處境”不可能像“從舞臺或講臺上下來”一樣,它和“卸去公職或交出政權”一樣是詞語的一般引申義而不是比喻義,所以釋義提示詞該用“指”,而不是“比喻”。再如:
向壁虛構(gòu)對著墻壁,憑空想象,比喻不根據(jù)事實而捏造。也說向壁虛造。(第5版)
向壁虛構(gòu)對著墻壁,憑空想象,指不根據(jù)事實而捏造。也說向壁虛造。(第6版)
“對著墻壁,憑空想象”是向壁虛構(gòu)的字面上的意思,“不根據(jù)事實而捏造”是從字面上的意思引申而來的意思,與“對著墻壁,憑空想象”是相關,而不是相似,所以釋義提示詞應改“比喻”為“指”。
(2)把“比喻”改為“借指”。“借指”是“用與某事物相關聯(lián)的事物代指該事物”(《現(xiàn)漢》六版,p669),是最能體現(xiàn)借代義詞義性質(zhì)的術語[6](P25)。《現(xiàn)漢》第5版中存在把詞語的借代義與比喻義混淆的現(xiàn)象,《現(xiàn)漢》第6版對此做出了修訂。如:
蝦兵蟹將神話中龍王的兵將,比喻不中用的兵將或幫兇、爪牙。(第5版)
蝦兵蟹將神話中龍王的兵將,借指不中用的兵將或幫兇、爪牙。(第6版)
從“神話中龍王的兵將”到“不中用的兵將或幫兇、爪牙”是詞義的借代,是具體代抽象,典型代一般,釋義提示詞應用“借指”。再如:
下游名①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②比喻落后的地位:不能甘居~。(第5版)
下游名①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②借指落后的地位:不能甘居~。(第6版)
“落后的地位”是“下游”的借代義,與第一個義項“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一樣,都是在說位置,二者之間是相關,而非相似,釋義提示詞用“借指”更恰當。
(3)把“比喻”改為“泛指”。轉(zhuǎn)義同基本義,一般是平列的,但也有的轉(zhuǎn)義范圍大于基本義,這樣,一般用“泛指”來表明。[7](P13)由此可以看出,“泛指”用來提示詞語的轉(zhuǎn)義中范圍大于基本義的轉(zhuǎn)義。如:
襲擊動②比喻突然打擊:遭臺風~。(第5版)
襲擊動②泛指突然打擊:遭臺風~。(第6版)
“襲擊”本是軍事領域的術語,后來推廣開來表示“突然打擊”,詞義發(fā)生了轉(zhuǎn)移,而且轉(zhuǎn)義的指稱范圍明顯大于其基本義的指稱范圍,釋義提示語理應用“泛指”。再如:
新陳代謝②比喻新的事物滋生發(fā)展,代替舊的事物。(第5版)
新陳代謝②泛指新的事物滋生發(fā)展,代替舊的事物。(第6版)
(4)把“比喻”改為“形容”。《現(xiàn)漢》第5版有把釋義提示詞“比喻”和“形容”誤用的情況,《現(xiàn)漢》第6版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修訂。如: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第5版)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形容關系密切。(第6版)
由“呼吸相關連”到“關系密切”是引申作用的結(jié)果,而且“關系密切”是形容詞性的,所以釋義時提示詞用“形容”比用“比喻”更貼切。再如:
辛辣形②比喻語言、文章尖銳而刺激性強:~的諷刺。(第5版)
辛辣形②形容語言、文章尖銳而刺激性強:~的諷刺。(第6版)
“尖銳而刺激性強”不是由“辣”比喻得來的,而且“辛辣”一詞本身就是形容詞性的,所以釋義提示詞應用“形容”。
《現(xiàn)漢》第6版對釋義提示詞進行了系統(tǒng)的修訂,精確了釋義提示詞的使用,在釋義提示詞的修訂上具有以下特點。
(一)以語法為支撐。語法研究是辭書編纂的有力支撐,第6版《現(xiàn)漢》結(jié)合語法,科學認識了三類釋義提示詞的功能,同時分析了每一個詞條的功能,使釋義提示詞和詞條對應起來使用。三類釋義提示詞的使用充分考慮了語法分析的結(jié)果,各自對應不同的功能,建立標注體系,充分提供詞的用法知識是國外現(xiàn)代詞典實用性的顯著特色之一?!冬F(xiàn)漢》在第5次修訂時建立了詞類標注體系,全面標注了詞條的詞類,《現(xiàn)漢》第6版在詞類標注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釋義提示詞的使用,是對辭書標注系統(tǒng)的完善,使得《現(xiàn)漢》更為實用。在語法的有力支撐下,在對語言進行了充分的觀察、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對釋義提示詞的修訂使得釋義提示詞更好地發(fā)揮了作用,在釋義之外,提示出豐富的詞匯信息,使得釋義更準確,規(guī)范。
(二)深入、系統(tǒng)、細致。《現(xiàn)漢》第6版明確和調(diào)整了三類釋義提示詞在釋義時的功能劃分,體現(xiàn)出深入、系統(tǒng)、細致的特點。修訂組的專家和老師結(jié)合語法研究成果,在尊重語言事實的基礎上,在明確了三類釋義提示詞的功能之后,對于詞典中的釋義用不用某一釋義提示詞以及用哪一類釋義提示詞做出了修訂。從大的層面來講,《現(xiàn)漢》第6版修訂了釋義提示詞的缺失、冗余和誤用,針對三類釋義提示詞都有增加、刪除和改變的處理。從小的層面來講,《現(xiàn)漢》第6版明確了同一類釋義提示詞中的不同的小類的功能,修訂了同一類釋義提示詞中的誤用現(xiàn)象,有把“指”改為“泛指”的,也有把“泛指”改為“借指”的,等等,而且《現(xiàn)漢》第6版還明確區(qū)分了“比喻”類釋義提示詞中的“比喻”和“用于比喻”的使用。所有這些都體現(xiàn)出《現(xiàn)漢》第6版在修訂上呈現(xiàn)出的深入、系統(tǒng)、細致的特點。
結(jié)語
《現(xiàn)漢》作為一部規(guī)范類工具書,它的方方面面都要合乎規(guī)范。釋義提示詞在釋義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們表明詞義的類別和歸屬,對詞義作某種提示或界定,其使用一定要規(guī)范合理。通過比較《現(xiàn)漢》第5版和第6版釋義提示詞的使用,我們發(fā)現(xiàn)第6版《現(xiàn)漢》以語法為有力支撐,對釋義提示詞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細致的修訂,《現(xiàn)漢》在一次一次的修訂中正變得越來越準確,越來越實用。
參考文獻:
[1]江藍生.《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概述[J].辭書研究,2013 (2).
[2][春秋]左丘明.[晉]杜預集解,李夢生整理.春秋左傳集解[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3]魏瑋,侯燕.《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釋義用語“指”的功能考察[J].現(xiàn)代語文,2013(4).
[4]翁曉玲.《現(xiàn)代漢語詞典》形容詞釋義模式的元語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5]江藍生.語文辭書釋義中釋義提示詞的使用[DB/OL].北京:超星學術視頻,2012.
[6]王衛(wèi)英.名詞的借代義及其在語文詞典中的釋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7]孫良明.詞義和釋義[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責任編輯靳開宇]
Onthe Typesand Characteristicsofthe Guide Words’Revisionofthe6th Editionof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Guo Xuemi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n 637009)
Abstract:The 6th of“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has revised the use of the guide words. Compared the 6th of“Mordent Chinese Dictionary”and the 5th of“Mordent Chinese Dictionary”, we have found that the guide words’revision lies in three types of the guide words primarily. That is“refer to”“description”“metaphor”, which includes their increase, deletion, change. Revision of commentaries on the guide words has supported by the grammar and in-depth, systematic, intensive as its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6th Edition); the guide words; refer to; description; metaphor
中圖分類號:H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 0438(2015)06- 0090- 05
收稿日期:2015-03-07
作者簡介:郭雪敏(1991-),女,河南周口人,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文學大研究生,研究方向:詞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