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明
讓課堂成為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場所
謝澤明
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的教學效率,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盡量培養(yǎng)學生形成其未來生活、發(fā)展所必需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應該怎樣走進能觸碰學生心靈的課堂,變統(tǒng)一課堂為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場所?我的做法如下。
“精講多練”本沒錯,但簡單地把訓練當成教學,把訓練當作課堂中的主要行為,少講多練或者埋頭苦練,是存在于今天課堂中常見的一種不當現(xiàn)象。這種訓練是以忽視學生復雜的心智發(fā)展作為代價,把學生頭腦當作 “容器”來支配,是嚴重違背現(xiàn)代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因為這種教學狀況下,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漸漸在降低,對外在事物的敏感性漸漸在淡化,捕捉問題的能力漸漸在弱化,創(chuàng)新也離他們越來越遠,簡單地說:越來越呆了。課堂上只有把學生看成是有著獨特個性、鮮活生命的個體,才能充分滿足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求,尊重學生的個體生命,才真正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價值。如 《燕子》最后一節(jié)的教學片斷:
師: “這一段寫什么?你覺得哪一句寫得美,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請同學們充分閱讀課文,相信大家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保ㄏ旅媸菍W生閱讀后的看法)
生:這一節(jié)有三句話,主要寫了燕子停在電線上。
生: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指的是歌曲的譜。
師:歌曲有兩種譜,一種叫“簡譜”,一種叫 “五線譜”。 (出示表示兩種譜的圖片)那么課文中說的 “曲譜”應該是哪一種?
生 (齊):是五線譜。
師:對,那么燕子停在電線上休息為什么會像五線譜呢?我們先來理解 “嫩藍的天空”,什么叫“嫩藍”?“嫩藍”與 “深藍” “蔚藍”有什么區(qū)別?
生:嫩藍就是藍得很淡。
生: “幾痕細線”指的是電線, “痕”就是很細,因為遠遠望去看不清。
生:這 “細線”就像五線譜上的五條線,停在細線上的燕子像五線譜上的……
師:音符。說得真好。燕子正準備演奏一首歌頌美好春天的曲子呢!
看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各自不同、異彩紛呈的理解,個性得到張揚,學習得到肯定,這樣自然學得快樂,學得主動。
大家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源自于生活,而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應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融合與溝通,讓語文更切入學生的生活。我們來看這一課例——吉春亞老師的 《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師課前讓學生準備兩個蘋果,一個橫切,一個豎切,親自試一試,比一比。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創(chuàng)造就是打破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以生活的體驗來促進學習的體驗。這種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留給學生足夠的實踐空間,讓學生在課內(nèi)動眼、動耳、動口、動手,有聽、說、讀、寫、思的訓練,有彈、唱、跳、畫的機會,進行嘗試實踐,遷移運用,在課外去接觸生活,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在實踐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探究新知,使語文學習充滿趣味性、知識性,學生自然愛學語文,主動發(fā)展也就成了自然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倡導過 “六大解放”,即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空間。這在當今教育界,仍有著深刻現(xiàn)實指導意義和深遠的影響。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學生的大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人們常說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課文,不同的學生通過閱讀,所能產(chǎn)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如 《窮人》一文教學時,教師可站在一旁,以引導者的身份,引領學生不斷地研讀文本?!凹毤毱肺睹鑼懮D葎幼鳌⑸袂榈脑~語以及心理活動的語句,從中能體會到什么?” “讓我們伴著舒緩的音樂,自由讀讀下面一段,邊讀邊想,哪句話讓你感受最深刻,在觸發(fā)你感受的字、詞、句旁邊寫上你的感受?!焙唵蔚膸拙湓?,教師給予學生的只是閱讀方法的指導,而并不用自己的感受去左右學生的思考。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學生所說的都是他們自己的話,是他們對于文本的真切的、具有個性化的解讀。
(作者單位:廣東佛山市南海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