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
一
你們總是碎碎念要我寫阿朱。我就非先寫阿碧。
這兩個姑娘,是《天龍八部》里的一對美麗少女。她們一個喜歡“北喬峰”,一個喜歡“南慕容”。
前者愛得轟轟烈烈,所以你們津津樂道,感動得掉眼淚;而后者愛得無聲無息,你們就很少留意,甚至連阿碧是誰都想不起來。
其實(shí),阿碧是金庸老爺子極其偏愛的一個人物。有證據(jù)嗎?有的。金庸老爺子寫小說時,寫到英雄和美人的出場亮相,是特別有講究的。越是老爺子心喜的人,就越有炫酷的出場。
先說英雄。他們最炫的出場方式之一,是長嘯而出。比如楊過,在風(fēng)陵渡一節(jié)出場,是“清嘯冷冷”;在襄陽大戰(zhàn)中出場,是“一聲清嘯鼓風(fēng)而至”。還有洪七公在桃花島出場、覺遠(yuǎn)大師在華山出場,這幾位大豪杰,都是清吟長嘯而出。
那么美女呢?金庸小說里,少女最美的出場方式,是在江南水鄉(xiāng)的碧波上劃著小船而出。獨(dú)自享有這最高待遇的,我印象里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黃蓉,另一個就是阿碧。
金庸特別偏愛這個姑娘,用了十成筆力來寫她的亮相:“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衫少女手執(zhí)雙槳,緩緩劃水而來?!?/p>
作者唯恐這樣還不夠美,還要精心配上臺詞,讓她唱起唐代詩人皇甫松的《采蓮子》:“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脫紅裙裹鴨兒?!?/p>
對比一下同樣是地道江南美女的程英、陸無雙姐妹,作為《神雕俠侶》里的大青衣,出場時都不得不和一群少女同船劃出,沒有阿碧般的單獨(dú)的戲份。你說金庸愛不愛阿碧。
二
金庸寫阿碧的美,尤其寫了她的皮膚白。在老爺子的書中,不是所有美女都必須白的,《連城訣》里的水笙、《神雕俠侶》里的陸無雙就不白;然而在他筆下,白的姑娘一定美。
阿碧有多白呢?書上說,她“膚白如新剝的鮮菱”“纖手皓膚如玉,映著綠波,便如透明一般”。
我相信金庸寫到這里時,一定想起了那首《菩薩蠻》: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光是白還不行,白的姑娘有很多,也不是個個都好的。郭芙也白,李莫愁也白,阿珂也白,洪凌波也白,但這些女孩要么兇、要么蠻、要么粗、要么傻,統(tǒng)統(tǒng)要不得。
然而阿碧還精致。她不像李莫愁那樣粗聲惡氣,而是一口吳儂軟語;她不像郭芙那樣蠢,連親媽都評價說“是個草包”,而是機(jī)智靈巧;她也不像阿珂那樣沒文化,一副太妹相,她唱的是唐宋詞兒,住的是齊楚閣兒,連屋子的名字都叫“琴韻小筑”,那么文藝范。
她還特別能干,特別細(xì)心體貼。她廚藝精絕,做的幾道點(diǎn)心——玫瑰松子糖、茯苓軟糕、翡翠甜餅和藕粉火腿餃,都形狀精雅,像藝術(shù)品。她隨手做幾個小菜,如荷葉冬筍湯、翡翠魚圓,都是“碧綠清新”,所用的杯碟都是精致的細(xì)瓷,連頂級高富帥段譽(yù)吃了都大為傾倒。
金庸筆下還有誰有這個本事?黃蓉。阿碧這幾道菜的風(fēng)格,不正是十分像黃蓉的荷葉筍丁“好逑湯”和“玉笛誰家聽落梅”嗎?金庸把這份本事也給了阿碧。
她還會玩音樂、懂文藝,連江湖武夫們的兵器都能隨手拿來演奏,軟鞭可以當(dāng)琴彈,算盤可以當(dāng)鈴鐺敲,什么東西到了她手里都是樂器。
金庸筆下又有誰還會這種本事?黃藥師??!這個文藝?yán)夏腥四茉谝桓傧疑蠌棾鰧m商角徵羽五個音。你看我說金庸偏心吧,把黃藥師的本事也給了阿碧。
三
她美麗潔白,她精致文藝,她熨帖溫柔。所有人都愛得不要不要的,然而只有一個貨——她喜歡的慕容公子從來不在意。
見過阿碧的人,不管是公子王孫、和尚道士、妖魔鬼怪,都驚訝于她的美。段譽(yù)算見過無數(shù)美女吧,遇到阿碧就直接暈了,“神魂俱醉”“想不到江南女子,一美至斯”。
還有兩個配角叫崔百泉、過彥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莽夫,和阿碧的東家——姑蘇慕容有深仇大恨,但也對阿碧心疼得不行。過彥之還想:我就算殺了慕容家滿門老小,也要饒了這個小姑娘。
還有大和尚鳩摩智,這個平時視一切美女如膿血、連女孩的體香味都已經(jīng)自動聞不出來了的人,遇到阿碧的一句吳儂軟語“我劃船相送,好伐”,都無法抵擋,乖乖上了阿碧的船。
然而,偏偏慕容復(fù)對她的好處從來沒有注意過。你翻翻《天龍八部》全書,他和阿碧就沒什么完整的對話,幾乎一句“你辛苦了”“多虧你了”都沒有,連對視微笑都很少。
我不知道慕容復(fù)在家的生活是什么樣,但可以想象,阿碧做的菜,他多半是匆匆?guī)卓诎堑袅?;阿碧縫的衣服,他也多半是漫不經(jīng)心地穿著。
阿碧把慕容復(fù)收拾得齊齊整整,擁有天下第一男神的氣質(zhì)外表。你看段譽(yù)已經(jīng)挺帥了,然而一看見穿著淡黃衫的慕容復(fù),都感到自慚形穢,覺得慕容復(fù)是“人中龍鳳”——這“人中龍鳳”的外表里,有多少是阿碧的功勞?慕容復(fù)從來不知道,也沒想過。
因?yàn)樗?,他事情多、壓力大。他一心打拼“?fù)國大業(yè)”,到處搞串聯(lián)、忙應(yīng)酬、打打殺殺,覺得時間要用在大事上,沒工夫享受家中的溫柔——有的身邊的美麗,你一旦忙起來,就看不到了。
四
阿碧是什么反應(yīng)?金庸老爺子幾乎一句正面描寫都沒有。我們只能從旁人的嘴里知道一丁點(diǎn)。
“公子長公子短的,你從朝到晚,便是記掛著你家的公子。”這是阿朱說的。
“我們接連三晚,都在窗外見到那阿碧姑娘在縫一件男子的長袍,不住自言自語:公子爺,儂在外頭冷?儂啥辰光才回來?”這是段譽(yù)的朋友巴天石看見的。
不管他在不在意,她卻始終如一。金庸怕你不懂她的心,又特意讓她吟唱了一首《踏莎行》詞: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畫梁時拂歌塵轉(zhuǎn)。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p>
和雙兒、小昭相比,我更喜歡阿碧。她比雙兒更獨(dú)立,她對慕容公子的愛是自主選擇的,和別人的安排無關(guān)。至于小昭,她骨子里是個小女強(qiáng)人,她的溫柔有一點(diǎn)奉獻(xiàn)的味道,故意讓自己低到塵埃里,而阿碧的溫柔更像天生的性情。
最終《天龍八部》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了,守在慕容復(fù)身邊的是誰?就是阿碧。
他可以離開王語嫣,可以離開包不同,可以離開所有人,但事實(shí)證明他唯獨(dú)離不開阿碧。他過去很少注意她,但是她的細(xì)致和熨帖,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了,無法省略。
五
很多人都問:慕容復(fù)最后為什么失?。?/p>
我曾說過他有很多短板:不會交朋友,不會和能人共事,而且,他還不會生活。
他的失敗也多少與此有關(guān)。他一點(diǎn)也不懂得體會溫柔和熨帖,心靈片刻都得不到慰撫,所以在江湖上總是表現(xiàn)得很脆弱,抗壓能力差,容易折斷。
這個道理,就連金庸筆下的另一個直男癌、工作狂張無忌都懂:“當(dāng)真專心致志愛了哪一個姑娘,未必便有礙光復(fù)大業(yè)?!比欢饺輳?fù)不懂。
經(jīng)常很想和這個二貨說:
有一種幸福,是當(dāng)你回到家里,還有一個阿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