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昀
(秦皇島海三建設工程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淺談施工單位的預算員如何進行造價管理
白 昀
(秦皇島海三建設工程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處于市場經濟體制下,造價控制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建筑工程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預算超概算與概算超估算問題極為嚴重,尤其是結算超預算問題,三超問題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十分普遍,進而使得項目投資失控。而造價在項目全過程貫穿,主要包含投資決策、設計、實施等階段。然而,在造價管理中,需依靠施工的單位預算員控制。因此,預算員如何強化造價管理,是施工單位成本控制的重點研究課題。
施工單位 預算員 造價管理
施工單位如何強化造價管理,是從招標階段開始,一直到合同簽訂、施工進度、工程變更、工程索賠等階段,每一項階段均需嚴格控制成本,不能忽視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方可合理控制工程造價,進而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施工預算管理經驗,主要分析施工單位預算員,如何進行合理、科學的造價管理。
首先,工程招標階段。其一,認真研究招標文件。對于參與招標預算員,需認真學習招標文件,研究招標文件關鍵重點,牢固掌握投標報價的重要條款,認真研究設計圖紙和設計說明。如有疑問,需以書面形式向招標人提出。對于招標文件的特殊要求,需認真領會,熟悉掌握工程量清單、定額清單的說明。其二,如施工單位條件允許,可編制企業(yè)定額。現階段,許多企業(yè)按照行業(yè)、地方建設主管部門的定額,開展投標報價活動,然而這些定額根據社會平均水平進行編制,所編制投標報價和企業(yè)自身實力不相符。所以,若施工單位條件允許,可編制企業(yè)定額。其三,確保投標文件整體性。作為施工單位預算員,需和技術標、商務標人員加強溝通,對于專項費用,需做到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對應。
其次,簽訂合同階段。其一,強化合同意識。對于預算員而言,在投標階段、中標之后,牽動合同之前,必須認真研究合同條款,對于合同履行可能會引起問題,需采取科學預控措施,加強合同審查,查找合同不足、漏洞,與發(fā)包人加強合理談判,進而爭取最大權益,防止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其二,確定合同重點。在施工合同中,主要是圍繞工期、質量和造價問題,確定如上機電,為工程施工、竣工結算提供依據,進而保障企業(yè)利益。
第三,施工階段造價管理。其一,工程變更?,F階段,許多工程項目因經濟法律關系較為復雜,建設周期較長,客觀因素影響較大,使得項目實際情況和招投標狀況不同。針對工程變更處理,預算員必須做好施工預算調整。其二,工程索賠。無論確立何種索賠事件,需具備正當索賠理由,確保索賠證據真實、及時,具備法律效應。在索賠事件發(fā)生前后,需加強資料證據搜集,為工程索賠提供依據。其三,工程進度款。確定進度款的收取時間點,若合同約定節(jié)點完成時,需抓緊催收進度款,確保施工各項資金能夠及時到位,便于后續(xù)工作開展,保障企業(yè)利益。
第四,竣工驗收階段。在項目造價管理中,竣工結算是最后、最關鍵的關鍵??梢哉f,竣工結算編制優(yōu)劣,對施工單位利益具有直接影響。若竣工結算科學、合理,能有實現工程造價的高質量控制,進而最大限度維護企業(yè)的經濟利益。
首先,強化施工階段成本預算。對于預算員而言,不僅要做好施工前成本預算,還需加強施工階段成本預算。在施工階段,需加強成本檢查,按照成本檢查狀況,項目財務部門和預算員共同編輯財務報表,根據正常會計報表格式,強化責任成本分解,若發(fā)現財務報表誤差,需做好解釋、改變。同時,隨著工程進度不斷深入,預算員需加強總成本、預期成本對比,確定是否超出原定預算。若超出預算,需分析原因,防止今后工作出現同類錯誤。同時,需合理對比預算成本、現行項目收入,若成本比收入要大,需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實現盈利目的。通常而言,項目預算部門需定期檢查責任成本執(zhí)行狀況,圍繞項目開支、施工材料消耗、業(yè)務往來款項進行檢查。根據項目開支狀況,比較實際費用和預定成本,若超出預定成本,需加強成本控制。采購施工材料時,需按照預定計劃采購,避免工作人員過度采購和盲目采購,增加了材料資金,降低資金周轉率。針對出入庫材料數量,需加強統(tǒng)計,避免書面材料與實際應用材料費用不相符。
其次,加強業(yè)務往來調查。部分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因先前估計誤差,使得施工材料大量短缺。因此,采購人員需緊急采購,采購人員選好材料之后,通常直接送往工地,材料款項并未支付,也未進行登記,進而導致實際數據和登記信息不相符,產生賬目混亂問題。因此,工程預算員需給予及時統(tǒng)籌安排。按照各項業(yè)務的往來狀況,因先前資金投入、市場調節(jié)不合理,在工程結算階段,產生賬目混亂和相互拖欠問題,該到賬款未到賬,資金周轉率降低,造成巨大資金虧空。所以,要求預算員秉著公正、嚴謹態(tài)度,加強多方調研。
第三,完善工程結束后成本結果。大多數施工企業(yè)在工程竣工之后,立即接手下一個施工項目,然而部分賬目、款項尚未明確。所以,預算員需及時處理。通常而言,待工程竣工之后,預算員必須及時編制預算,將預算報表送給業(yè)主審核,由甲方簽訂工程款,對甲方往來進行核對,核對工程款是否存在差錯。同時,對于業(yè)主認可結算材料,按照實際消耗材料,核對是否存在結余。針對部分未用完材料,需將其納入項目成本,避免部分劣質材料、多購材料,進入到下一工程項目。另外,部分項目屬于分包工程,預算員需根據合同,對分包工程進行逐一清算,明確各工程實付、已付、未付等款項,確保賬目清晰,保證資金正常運轉。在項目進程中,若資金出現問題,需向其他單位、部分借款時,待工程竣工之后,預算員需統(tǒng)籌規(guī)劃賬目,防止不必要責任糾紛。
綜上所述,對于施工單位而言,造價管理屬于一項繁重性、復雜性工作,要求預算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yè)性業(yè)務技術,還需掌握工程造價定額、費用標準計取和市場價格等政策,端正自身工作態(tài)度,掌握科學工程量計算方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同時,在工程造價管理中,預算員需做好全過程控制,注重各環(huán)節(jié)造價管理。
[1]王立俠.建筑工程預算與造價管理相關問題研究[J].四川建材,2013,39(2):241-242.
[2]孫琳,王琳.試論施工單位的工程造價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1).
[3]劉劍.土建工程中造價管理的控制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14):229-229.
TU43
B
1007-6344(2015)04-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