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姑
東晉的羅友是個奇人。
他有才,記憶力特好。他曾隨桓溫平定蜀地,后來皇帝問起成都的情況,別人說不全,他卻把宮殿樓閣的大小,道路的寬窄,甚至所種植的果樹、竹林的多少,都隨口道來。那大腦仿佛是帶著攝像頭的電腦。別人不信,拿出簿冊來驗證,結(jié)果毫無差錯。
后來,羅友被提拔。赴任前,荊州刺史桓豁邀他晚上來住宿。這么顯赫的榮耀,又是和高官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多少人求之不得呢,你猜羅友怎么說?他說:“我已經(jīng)有了約會,那家主人貧困,也許會破費錢財置辦酒食,他和我有很深的交情,我不能不赴約,請允許我以后再遵命。”桓豁不信,暗中派人跟著他。到了晚上,他真到窮朋友那兒去了,高高興興地對飲薄酒。
不負上司之約,容易;不負下屬之約,也不難。但當兩者沖突時,這樣的選擇真的不容易。守信,不負窮朋友,在羅友眼中,是最簡單的為人之道,但在他人眼中,就真是傻了呀。
老子曰:“大道至簡?!彼械恼胬矶际亲詈唵蔚摹R院唵沃奶幨?,遵從做人為官的根本原則,看似容易看似傻,卻是極其可貴、極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