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誠 李 雪
(1.重慶市交通規(guī)劃研究院,重慶 400020; 2.重慶城市交通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1121)
·規(guī)劃·建筑·
以重慶主城區(qū)為例談道路設施人性化規(guī)劃
張 誠1李 雪2
(1.重慶市交通規(guī)劃研究院,重慶 400020; 2.重慶城市交通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重慶 401121)
根據不同交通參與者的交通特性,將道路設施分為機動化道路設施、公共交通設施、自行車交通設施、步行交通設施等,通過開展現狀調查,找出了道路設施存在的問題,在借鑒其他城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各類道路設施的人性化改善建議。
道路設施,交通,人性化,改善建議
隨著重慶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主城區(qū)的城市交通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的安全運行得到進一步保障。然而,由于主城區(qū)現有城市道路設施缺乏系統的人性化規(guī)劃與設計,導致許多道路設施的適用性不強,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隨著交通需求層次的提高,交通參與者對道路設施的要求逐步趨向于追求方便、舒適[1]。如何在道路設施規(guī)劃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為不同交通參與者群體構建有各自特色的道路環(huán)境,將是未來主城區(qū)城市道路設施規(guī)劃的發(fā)展方向。
人性化理念需貫穿于包括規(guī)劃、設計、實施、管理等在內的交通系統的各個階段中[2]。道路設施人性化規(guī)劃要求既要滿足人的多種需求,同時還要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道路設施的人性化規(guī)劃內涵,即功能需求原則、安全需求原則、舒適需求原則。
1)存在問題。路網密度和連通性方面,受山、河等自然地形的限制,主城區(qū)道路網整體呈自由式發(fā)展,路網密度較低,次支路網連通性較差,分流系統不完善,車輛繞行嚴重。標志標線方面,交通標志信息過載現象較嚴重,一些標志之間間距過密,導致前后遮擋,大量廣告信息干擾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抗污、抗老化能力較差,交通改造舊線去除不徹底,導致新舊標線同時存在,影響車輛和行人通行。道路線形方面,平曲線半徑設置不合理、道路線形不能與環(huán)境景觀相互協調、凹凸豎曲線銜接過近、平曲線與路口銜接不合理等現象依然存在,對駕駛員的正常駕駛產生了較大影響。2)改善建議。路網密度和連通性方面,在各級規(guī)劃中,特別是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中,應合理控制地塊規(guī)模,避免過大規(guī)模的地塊出現,地塊面積一般不宜超過4 hm2~5 hm2,道路間距不宜超過200 m~300 m,路網密度達到8 km/km2~10 km/km2左右是合適的。為保障整體路網的可靠性,需大力完善城市次、支道路系統,新的次、支道路建設中特別需避免斷頭路的出現,并應設法打通現狀斷頭路。在控規(guī)中須進一步提高道路網密度和次支道路連通性,嚴格禁止隨意取消次、支道路。標志標線方面,標志的視覺環(huán)境要整體有序,設置標志時需提前做好凈化視場的工作。路內標志應采用共桿方式設置,且不宜超過4個標志,標志應言簡意賅,提高視認性。改造路面標線時,應把原有標線完全擦除,以防誤導。為提高路面摩擦系數,建議采用抗滑性涂料進行標線繪制。通過采用彩色標線,提高駕駛員警覺性。道路幾何線形方面,應當以道路安全為首要條件,將道路線形與道路周圍的環(huán)境相互協調,合理使用平面線形與縱斷面線形的組合,使交通參與者視覺和心理上均得到滿足,保證交通行為的平順性[3]。
1)存在問題。公交線網、站點覆蓋率方面,公交線路集中布設于主干路,次支道路線網覆蓋率偏低,公交站點300 m覆蓋率為41.3%,遠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公交車站方面,公交首末站嚴重缺乏,公交??空镜耐?啃问?、間距、位置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公交停靠站??磕芰Σ蛔?,公交站臺過長,未按線路對公交車進行??奎c分組。2)改善建議。公交線網、站點覆蓋率方面,實現公交出行門到門服務,提升公交站點覆蓋率,實現居民出門300 m范圍內能夠到達公交站點,盡量縮短步行到站的距離。提升次支道路的公交線網密度,使公交線網能夠覆蓋主城區(qū)70%以上的次支道路。提升外圍城市新區(qū)的公共交通服務,公交首末站、公交站場等配套設施進行同步開發(fā),如龍盛、水土、界石等組團。公交車站方面,公交首末站主要結合新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區(qū)進行配建,在規(guī)劃建設公交??空军c時,要考慮與軌道交通的關系,控制軌道車站與公交車站的間距在150 m以內,縮短接駁距離。削減單個站點??烤€路,建議不超過6條。對于平行線路建議實施錯站???,以防公交車輛集中??俊iL站臺進行分站臺設置,固定公交線路。
1)存在問題。由于重慶特殊的山地地形條件,在以往的規(guī)劃建設過程中,自行車交通系統常被忽視,發(fā)展緩慢。沿街自行車道方面,專用自行車路權道路較少,自行車網絡不完善,自行車道不連續(xù),常被其他設施中斷,自行車道設施破損現象嚴重。自行車過街設施方面,大部分為無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口,自行車過街較為混亂,存在一定安全隱患。自行車停車設施方面,自行車停車設施較為匱乏,自行車停放點散亂,無集中停放空間,隨意停放現象到處可見。2)改善建議。自行車交通發(fā)展方面,由于山水城市特色,限制了自行車交通在主城區(qū)內的發(fā)展不可能成網成片發(fā)展,建議在部分地形條件較好的區(qū)域內部作為區(qū)域內通勤工具及與公交、軌道接駁的交通工具使用。自行車道功能層次劃分方面,按城市用地布局和承擔使用功能的不同,將自行車道劃分為廊道、集散道、連通道和休閑道四個等級。自行車道設置形式方面,新建道路或現狀道路改建自行車道的條件較富裕時,廊道、集散道和連通道應該設置為機非共板物理隔離(綠化/護欄)的自行車專用道?,F狀道路改建自行車道的條件有限時,廊道、集散道和連通道可采用人非共板物理隔離(綠化/護欄)或機非無分隔(彩色鋪裝/劃線)的設置形式。自行車停車設施方面,按照所在地區(qū)未來自行車的發(fā)展情況,在學校、居住區(qū)、公共設施、軌道站點、公交換乘樞紐、商業(yè)街等地方,按要求配建自行車停車泊位,為自行車提供足夠的停車空間。
1)存在問題。沿街步行通道方面,部分區(qū)域步行通道不連續(xù),人車沖突嚴重,商鋪或攤販占用通道現象嚴重,步行安全性及舒適性較差。人行過街設施方面,過街設施條件差,過街設施缺乏,行人繞行現象突出,人行過街信號設置不合理。行人指示標識方面,標識系統性較差,沒有形成統一的風格體系,設備不完善。公交接駁方面,步行通道沒有很好的與公交停車港、軌道車站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繞行距離較長。配套設施方面,步行通道在細節(jié)方面(綠化、照明、小品等)設計和施工等方面存在不足。2)改善建議。沿街步行通道方面,規(guī)劃保障人行道寬度,執(zhí)行臨街建筑紅線退讓制度。步行通道連續(xù)設置,減少居民繞行,增強休閑服務功能。人行過街設施方面,完善人行過街設施,減小人行過街間距。設置彩色立體標線,改善行人過街環(huán)境。在人行天橋設置坡道連接,能夠較好的滿足行人、特殊人群及自行車的過街需求。通過人行天橋、地道等連通周邊商業(yè)建筑,增強公眾監(jiān)督。行人指示標識方面,行人指示標識的設置要遵循一致性、連續(xù)性的原則。對于一些重要的吸引人群的公共場所,如廣場、學校、體育館、公園、公廁等,在其一定范圍內需設置行人指示標識。公交接駁方面,注重與公共交通的接駁,提高公共交通站點步行到達的便捷性。通過在周邊人行通道上增設公共交通站點指引標牌來提高站點的可達性;在有條件區(qū)域增設建筑物與站點間的專用步行通道;在站點范圍內提供足夠的行人停留區(qū)域及休息空間和設施。為保障行人的步行空間,提高步行通道的連續(xù)性和舒適性,應進一步加強對占道經營、占道停車、非法設置廣告牌等行為的監(jiān)管,并倡導社會監(jiān)督。
針對道路設施在規(guī)劃、設計、施工的各個階段,加強項目審查、審批、竣工驗收制度,相關市政管理部門要增強日后對相關道路設施的維護管理。建議開展專門的道路相關設施人性化規(guī)劃工作,如道路詳細規(guī)劃,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系統規(guī)劃。
[1] 路 楠.城市道路交通設施人性化設計與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6.
[2] 平少華.城市步行交通空間人性化設計方法[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
[3] 次德吉.道路線形組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J].山西建筑,2009,35(31):285-287.
Discussion on road facilities humanization planning taking the Chongqing main urban area as an example
Zhang Cheng1Li Xue2
(1.ChongqingTransportPlanningResearchInstitute,Chongqing400020,China; 2.ChongqingUrbanTransportResearchInstituteCo.,Ltd,Chongqing401121,China)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raffic participants, made the road facilities divided into motorized road facilities,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bicycle traffic facilities, walk traffic facilities etc.,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oad facilities, in reference on the basis of advanced experience of other cities, put forward the humanization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f all kinds of road facilities.
road infrastructure, traffic, humanization, improvement suggestion
2015-03-24
張 誠(1986- ),男,工程師; 李 雪(1987- ),女,工程師
1009-6825(2015)16-0001-02
U4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