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琴 王曉友 黃冬梅 康晨暉(江蘇省如皋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6500;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農業(yè)局)
早春鮮食玉米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
蔡愛琴1王曉友2黃冬梅1康晨暉1
(1江蘇省如皋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226500;2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農業(yè)局)
鮮食玉米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本文主要從設施類型和品種選擇、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早春鮮食玉米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
鮮食玉米;早春;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
鮮食玉米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趨于多樣化,對鮮食玉米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但仍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國內中高檔飯店所需的甜玉米籽粒還需從國外進口。針對這一形勢,我們注重引導農民以市場為導向,利用本地多元多熟間套作傳統(tǒng)技術優(yōu)勢和地處上海大都市黃金區(qū)位圈的地理優(yōu)勢,加大對鮮食玉米的開發(fā)力度。
早春鮮食玉米設施栽培主要有4種類型。(1)3層膜覆蓋育苗栽培:2月上旬在大棚內采用溫床育苗。2月底玉米苗長有4~5葉時定植于大棚內,行距50cm,邊行距棚膜1m,穴距20~25cm,單行雙株。移栽前,玉米行上先覆蓋地膜,移栽后搭好拱棚,青玉米可在6月初采收上市。(2)3層膜覆蓋直播栽培:2月中旬直播,播種后覆蓋地膜,搭拱棚,青玉米在6月10日左右采收上市。(3)兩膜直播栽培:2月下旬播種,采取大小行種植,小行距30~40cm,覆蓋0.7~ 0.8m寬除草地膜,搭60cm左右高拱棚,青玉米可在6月20日左右上市。(4)一膜直播栽培:3月上旬冷尾暖頭、膜內5cm深地溫穩(wěn)定通過12℃時播種,青玉米可在7月初上市。
早春設施栽培,應選用早熟、生育期短、株型緊湊、抗逆性強、口感好的玉米品種,糯玉米良種有蘇玉糯2號等,甜玉米品種有匯陽98~8、超甜1號等。
為提高鮮食玉米商品價值,可采用反季節(jié)栽培,爭取早上市或延遲上市,使其成為市場中的“鮮”見產品或周年供應產品,也可考慮開展全年種植、均衡上市。因此,在鮮食玉米生產中,可采取地膜覆蓋、育苗移栽、盤育乳苗移栽或大棚栽培等設施栽培技術,每隔5~7d分批分期播種,以保持連續(xù)采收上市或加工利用,提高經濟效益。
精選種子,剔除秕粒、蟲粒、霉變粒及其它雜物,大小粒分開播種,以提高出苗整齊度,減輕大苗欺小苗、早苗欺晚苗、壯苗欺弱苗程度,減輕空稈率和小穗株。在地上或席子上連續(xù)曬種2~3d,增強種子的生活力和發(fā)芽能力,提高出苗率(18%~28%),還可減輕玉米絲黑穗病危害。也可采用藥劑拌種或用包衣種子,有利于減輕地下害蟲和老鼠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劑50g加水3~4kg,拌種子30~ 40kg,可防治金針蟲、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
播種后在田頭準備預備用苗,每667m2備苗400~500株,用于移栽補苗。玉米苗有2~3片葉展開時開始間苗,拔除弱苗和自交苗;3~4片葉展開時開始定苗,保留健壯、整齊一致的壯苗。壯苗標準:葉片寬大、根多根深、莖基扁粗、生長敦實、苗色濃綠。針對鮮食玉米分蘗性強的特點,及時打杈促進形成壯苗,剔除弱株,提高群體整齊度。合理密植是早春玉米獲得高產的關鍵,一般每667m2栽4500~ 5000株,小行距30~40cm、大行距100~110cm,植株高大、土壤肥力好可適當稀植。
應根據鮮食玉米吸肥特性及當地土壤狀況和肥料種類科學施肥。根據磷、鉀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不易流失的特點,磷、鉀肥應一次性作基肥施用,并集中施于播種行內,以利于根系吸收,促進壯苗早發(fā)。磷肥在玉米吸收營養(yǎng)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促進幼苗根系發(fā)育,提高抗旱性,每100kg鮮穗產量施P2O50.6~0.7kg;鉀肥有利于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缺鉀時玉米生長受阻、節(jié)間縮短、植株瘦弱、容易倒伏,每100kg鮮穗產量施K2O2.0kg左右;一般每667m2施硫酸鋅1~1.5kg,施1次可持續(xù)2~3年。按每667m2鮮食玉米產量800kg計算,需施純氮14.5kg、P2O55.0kg、K2O8.0kg,氮肥基肥占30%、穗肥占70%,磷鉀肥全部基施。早春玉米播種前,施足優(yōu)質有機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畜禽肥750kg或餅肥50kg、45%復合肥20kg、氯化鉀4~5kg、碳銨20kg,在玉米播種小行間開溝施入,施肥后立即蓋土。幼苗長有3~4片葉時,看苗施苗肥,提小苗促平衡;7~8片葉展開時穴施穗肥,667m2施尿素15~20kg,開穴深施,施在株旁10~15cm范圍內,并結合中耕除草,促進穗位附近高效葉片的生長和穗分化,主攻大穗,不必再施粒肥。
地下害蟲如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可用辛硫磷或90%晶體敵百蟲100g加水溶解后拌炒香的玉米粞4~5kg制成毒餌,傍晚撒在田頭進行誘殺。也可在低齡幼蟲高峰期用25%快殺靈乳油1000倍液或52.5%農地樂乳油1000倍液,于早晨或傍晚對準玉米噴霧。必要時,早晨可人工捕捉大齡地老虎。玉米螟可采用藥效高、無殘留的生物農藥防治,以提高產品食用安全性,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桶水(25kg)加華田生物殺蟲劑20g(1包)或20%毒氯乳油12mL噴霧,采用大孔噴片,對準玉米喇叭口均勻噴霧,噴足藥液,隔7d挑治花葉株。
(1)合理安排上下茬作物。根據植株高矮及光照需求程度合理搭配,科學安排組合,作物間距適宜(馬鈴薯、赤豆等)。(2)推廣除草地膜或蓋膜前噴施都爾等除草劑。(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疏松土壤,使根系向下深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促進土壤有機質分解,增加速效養(yǎng)分;還可除滅各種雜草,減少養(yǎng)分和水分消耗,保持壟面干凈,增加熱量吸收,提高地溫;此外,干旱時中耕還可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水分蒸發(fā),起到防旱保墑作用;降雨后,土壤濕度大,可以促進水分蒸發(fā),起到散墑作用。因此,中耕除草既能抗旱又能防澇。(4)通過噴施生物制劑,控制旺長,調節(jié)株型。在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噴施高效、微毒、無殘留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具有促進根系生長、適當矮化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等作用,保證玉米高產、穩(wěn)產。
采收期的早晚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鮮食甜、糯玉米的營養(yǎng)品質和商品品質,不同品種、不同播種期的玉米采收期不同,只有適期采摘,甜、糯玉米才具有甜、糯、香、脆、嫩、營養(yǎng)豐富、加工品質好的特點。不同品種的適宜采收期應根據品種特性、當季的氣溫特點,同時依據利用及加工要求進行實際動態(tài)測定、品嘗而定。一般授粉后20~24d(甜玉米18~ 21d),用指甲輕掐果穗中部籽粒,流出少量漿液時即可采收青穗。
聯(lián)系電話:0513-8753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