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飛 張向敏 余國忠
摘要 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對城市生活有機垃圾堆肥的影響,以菜葉與樹葉按體積比例為8∶2、6∶4、4∶6、2∶8均勻混合進行堆肥,結果表明,以體積配比為6∶4的堆肥升溫較高,在第8天達到53.1 ℃,且維持50 ℃以上的高溫天數(shù)為8 d;各處理堆肥的含水率總體呈下降趨勢,pH值呈波浪型總體上升趨勢;各處理胡敏酸E4/E6值降低,以菜葉與樹葉比為6∶4降幅最大。
關鍵詞 城市生活垃圾;原料配比;堆肥;溫度;水分;胡敏酸
中圖分類號 S141;X7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01-0195-01
好氧堆肥是利用微生物將有機廢物中的可降解有機質(zhì)轉變?yōu)榉€(wěn)定腐殖質(zhì)的生物穩(wěn)定作用過程,可有效實現(xiàn)有機固體廢物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好氧堆肥過程中主要控制參數(shù)包括原料性質(zhì)(碳氮比、含水率和顆粒度等)、環(huán)境溫度和氧含量。因此,本研究以城市有機生活垃圾為研究對象,通過不同原料配比研究高溫好氧堆肥的最佳工藝條件,旨為實現(xiàn)城市有機垃圾資源化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樹葉采集于信陽師范學院內(nèi)的樹枝上,供試蔬菜菜葉采集于譚山包菜市場。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將菜葉與樹葉按4種不同體積比例混合均勻,分別為8∶2(A)、6∶4(B)、4∶6(C)、2∶8(D),每隔7d翻動1次。
1.3 采樣及測定方法
分別于堆制開始后,每隔4 d從堆體前、后、左、右和中心5點采樣,取樣后立即測定。每天測定堆體溫度,以堆體5點溫度的平均值作為堆體的發(fā)酵溫度,測量時溫度計插入堆體表面25 cm以下,同時記錄周圍環(huán)境溫度;pH值測定方法參照文獻[1];水分測定,在105 ℃下烘24 h至恒重,冷卻后測定其含水量;胡敏酸E4/E6值測定方法參照文獻[2]。
2 結果與分析
2.1 溫度的變化
由圖1可知,處理B、C、D的堆肥溫度在第8天分別達到53.1、52.9、51.3 ℃,且維持50 ℃以上的高溫天數(shù)分別為8、7、4 d,而處理A的堆肥在堆肥期間未達到50 ℃以上高溫,可能與水分含量較高有關。處理B、C的堆肥溫度均在第14天分別達到55.5、53.5 ℃的高溫??傮w來看,以原料配比為6∶4(處理B)的堆肥升溫較高。
2.2 水分含量的變化
由圖2可知,隨著堆肥的進行,各堆肥的含水率總體呈下降趨勢。堆制結束時,處理A、B、C、D堆肥的水分含量分別為74.1%、65.2%、52.3%、62.7%,分別比最初降低了11.8%、19.0%、31.5%、17.1%。含水率的降低,一方面與堆體的溫度和高溫維持時間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樹葉的添加量有關。樹葉所占的比例越大,透氣性越好,越有利于氣體的蒸發(fā)和散失。但當含水率降到低于50%時,微生物的活動受到抑制,影響堆肥的進行,與李玉紅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對牛糞高溫堆肥的影響結果類似[3]。因此,堆制過程中應注意含水率的變化,適時地調(diào)整含水量,創(chuàng)造出好氧微生物適宜的生長條件,才能達到高溫堆肥的目的[4-5]。
2.3 pH值的變化
由圖3可知,各處理在堆肥初期的pH值呈上升趨勢,這與堆肥材料中大分子有機物的分解而釋放出NH3有關;隨著堆肥的進行,堆肥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產(chǎn)生有機酸使得堆肥的pH值又開始降低[6]。各處理的pH值基本上呈波浪型上升趨勢,這與堆肥翻堆有關。到堆肥結束,處理A、B、C、D的pH值分別為7.55、7.57、7.8、7.27,較堆制前有所提高。
2.4 胡敏酸E4 /E6值的變化
胡敏酸含量及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腐殖質(zhì)物質(zhì)的類型和性質(zhì),胡敏酸在465 nm和665 nm處的光密度比值(E4/E6)通常用來反映腐殖質(zhì)物質(zhì)的縮合、芳構化程度,通常,E4/E6值越低,腐殖化和聚合程度越高,分子量愈大。本研究中,隨著堆肥時間的延長,E4/E6值降低,表明胡敏酸分子芳構化程度明顯,其中以體積比6∶4(處理B)降幅最大,說明該處理的堆肥腐殖化程度較高(圖4)。
3 結論
(1)菜葉與樹葉體積比為6∶4、4∶6和2∶8的堆肥溫度在第8天分別達到53.1、52.9、51.3 ℃,且維持50 ℃以上的高溫天數(shù)分別為8、7、4 d;原料配比為6∶4的堆肥升溫較高。
(2)各處理堆肥的含水率總體呈下降趨勢,pH值呈波浪型總體上升趨勢。
(3)隨著堆肥時間的延長,各處理E4/E6值降低,表明胡敏酸分子芳構化程度明顯,其中體積比6∶4降幅最大。
4 參考文獻
[1] 盧秉林,王文麗,李娟,等.牛糞與小麥秸稈混合高溫堆肥的腐熟進程研究[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0,32(1):30-34.
[2] 梁東麗,谷潔,秦清軍,等.接種菌劑對豬糞高溫堆肥中酶活性的影響[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09,25(9):243-248.
[3] 李玉紅,王巖,李清飛.不同原料配比對牛糞高溫堆肥的影響[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6(11):65-67.
[4] 田家儔,張婉萍,李連華.蔬菜栽培中應用有機垃圾堆肥試驗[J].北方園藝,1994(4):32-33.
[5] 馮磊,RANINGER BERNHARD,李潤東,等.不同質(zhì)量比的膨松劑對家庭生物有機垃圾堆肥的影響[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07(10):731-734,776.
[6] 李清飛,趙承美,余國忠.微生物在農(nóng)村有機生活垃圾堆肥中的作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