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露 范斌
摘要 結合大爪草在昭陽區(qū)的分布和危害的具體情況及大爪草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比較不同的農技措施、不同農藥、不同濃度、不同施用方法對大爪草的防控效果,從中確定大爪草最佳綜合防治技術及最佳防治時間,用以指導大范圍大爪草的防控。露地馬鈴薯栽培中大爪草最佳藥劑防治方法為芽后藥劑統(tǒng)防統(tǒng)治,最佳時期在幼苗期,植株尚未抽薹分枝前,藥劑選擇25%寶成干懸浮劑6 000倍液,使用次數2~3次,施藥間隔期,一般可在20~30 d,若結合人工薅鋤,則可更有效地防控大爪草。
關鍵詞 大爪草;防治技術;云南昭通
中圖分類號 S4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01-0150-02
大爪草(Spergula arvensis L.),為石竹科一年生旱地雜草,俗稱飛機草、地松毛,具有抗逆性強、繁殖快、適應性廣等特點,對耕地和草場構成嚴重影響。針對目前大爪草對大面生產造成的危害,2012年昭通市農環(huán)站聯(lián)合昭陽區(qū)農環(huán)站在大山包鄉(xiāng)合興村開展大爪草防治試驗示范,研究比較不同的農技措施、不同農藥、不同濃度、不同施用方法對大爪草的防控效果,從而確定大爪草最佳綜合防治技術及最佳防治時間,用以指導大面積大爪草的防控。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點設立于昭陽區(qū)大山包鄉(xiāng)合興村8組,海拔3 215 m,年平均氣溫5.9 ℃,年降水量1 240 mm,常年種植作物為馬鈴薯,品種為威育3號,面積0.13 hm2,砂壤土,肥力中上,田間管理水平中等,大爪草危害嚴重。馬鈴薯品種選擇當地主栽品種威育3號,要求無病薯、爛薯,播前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均勻噴濕薯塊,晾干后播種。供試農藥品種: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山東省泗水豐田農藥有限公司生產;50%廣佳安乳油,江蘇省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生產;24%烯草酮乳油,江蘇省龍燈化學有限公司生產;25%寶成干懸浮劑,美國杜邦公司生產。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15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鋪設降解地膜,規(guī)格為12 μm×1.0 m;處理2:人工鏟除,大爪草苗高3 cm時選晴天人工薅鋤1次;處理3: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處理4: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40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處理5:用50%廣佳安乳油56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處理6:用50%廣佳安乳油75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處理7:用24%烯草酮乳油1 2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8:用24%烯草酮乳油1 8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9:用25%寶成干懸浮劑5 0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10:用25%寶成干懸浮劑6 0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11: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用24%烯草酮乳油1 2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12: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用25%寶成干懸浮劑5 0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13:用50%廣佳安乳油56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用24%烯草酮乳油1 2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處理14:用50%廣佳安乳油560倍液于大爪草萌發(fā)前進行土表噴霧,用25%寶成干懸浮劑5 000倍液于大爪草苗高3 cm時進行莖葉噴霧;以空白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共45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為21.6 m2(2.4 m×9.0 m),1.2 m下線,雙行壟作,株距0.45 m,每個小區(qū)共2壟4行80塘,各小區(qū)內壟間距0.33 m,壟高0.2 m,試驗地四周為保護區(qū),保護區(qū)外圍為保護行,整個試驗區(qū)(含保護區(qū),寬0.5 m,不種作物)長37 m,寬29 m,共1 073 m2。
1.3 試驗方法
藥劑處理采用芽前噴施及芽后莖葉噴施2種方法,依據大爪草的生長發(fā)育特性,采用定時定點調查,芽后莖葉施藥前每個處理定點1 m2調查大爪草的株數,施藥后第7天和第15天每個處理再定點調查1 m2大爪草的株數,同時結合各處理目測大爪草的密度及防治效果,具體方法和時期是:3月26日在馬鈴薯點種結束后,使用50%廣佳安560倍液、750倍液,25%綠麥隆200倍液、400倍液共2種藥劑4個處理共9個小區(qū)進行大爪草芽前地表噴施;7月10日:結合大爪草萌發(fā)后株高達3 cm進行苗后24%烯草酮1 200倍液及1 800倍液;25%寶成5 000倍液、6 000倍液共2種藥劑4個處理共8個小區(qū)進行大爪草莖葉噴藥,同時對降解地膜的防控效果、藥劑防前及人工薅鋤進行調查。各處理定點調查1 m2大爪草的株數以及目測各小區(qū)大爪草情況。7月20日(因雨延遲3 d調查)對大爪草莖葉噴藥后第1次防效調查,25%寶成干懸浮劑處理的大爪草生長點出現(xiàn)黃化萎焉現(xiàn)象,但無死亡植株,各濃度差異不明顯,其余藥劑處理對大爪草生長無影響;7月25日大爪草莖葉噴藥后第2次防效調查,25%寶成干懸浮劑處理的大爪草生長點出現(xiàn)黃化萎焉,個別小區(qū)出現(xiàn)死亡植株,但各濃度差異不明顯,其余藥劑處理對大爪草生長無影響。
1.4 田間管理及測產
1.4.1 整地及基肥。深耕30 cm,細犁細耙,達到深、松、平、凈;施農家肥15.0~22.5 t/hm2、尿素300~375 kg/hm2、磷肥600~750 kg/hm2、鉀肥75~150 kg/hm2。
1.4.2 播種。3月26日播種,株距45 cm(2壟4行共80塘)。播種時種肥分開、深淺一致、均勻,確保全苗,以利試驗的開展。降解地膜處理的要求破膜點播,地膜擺平、拉直、扯緊,緊貼畦面,膜兩邊各入土10 cm,以防被風吹開。endprint
1.4.3 病害防治。2014年特殊的氣候條件(早春干旱,馬鈴薯生長盛期高溫高濕)導致馬鈴薯晚疫病的重發(fā)生。試驗地塊馬鈴薯晚疫病使用藥劑普防4次,6月12日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病,6月14日用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防治晚疫?。?月12日晚下雨故補噴);7月6日噴施丙森鋅500倍液防治馬鈴薯晚疫病;7月20日噴施丙森鋅500倍液防治馬鈴薯晚疫病。
1.4.4 測產。馬鈴薯按小區(qū)測產,因每小區(qū)缺塘9~11株,故測產時未作缺區(qū)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芽前防治結果
由表1可知,大爪草芽前除草劑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連續(xù)干旱,導致芽前除草劑作用極大減??;人工薅鋤有極明顯作用,但因大爪草發(fā)生中存在單點密集性特征及6月以來雨水充沛,導致極少數地塊人工薅鋤后更易密集發(fā)生,這在試驗地塊和周圍輻射區(qū)時有所見。
2.2 芽后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大爪草芽后藥劑防治中,各藥劑的效果有明顯差異:處理7、8、11、13、15對大爪草無效,處理9、10、12、14對大爪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各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作用效果相對緩慢,死亡率也低(可能是藥劑作用時期的關系,藥后20 d約5%的死亡率,死亡植株多為幼苗),結合后期觀察發(fā)現(xiàn),大爪草在25%寶成干懸浮劑作用下,頂部生長點黃化、萎焉、死亡,但死亡生長點下的各薹又會抽發(fā)側枝,并能開花、結籽。
2.3 產量
由表3可知,處理1、2之間無明顯差異,但存在實際的投入差異;處理9、10、12、14在整個試驗中有極顯著的產量優(yōu)勢,這可能與寶成抑制大爪草生長時正處在馬鈴薯塊莖膨大期和寶成部分殺死大爪草有關(藥后20 d約5%的死亡),處理9、10、12、14間無明顯差異,但除草劑的配合施用間有較小差異,這可能與芽前除草劑的作用有關;其余各處理間無明顯差異,與對照相比也有顯著差異,但不及處理1、2產量,故無實際意義。
2.4 對作物及其他雜草的影響
調查發(fā)現(xiàn),除牲畜采食外,沒有其他天敵。對茄科的馬鈴薯中下部葉片無影響,對心部生長點因未直接噴淋,故沒有藥害癥狀;對十字花科的洋蔓菁有明顯抑制作用,造成葉片嚴重黃化萎焉,導致嚴重減產。對菊科的苦蒿和辣子草、藜科的灰灰菜、十字花科的油菜、蓼科的酸豬草和羊鐵根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造成莖葉黃化萎焉,部分死亡。烯草酮對茄科的馬鈴薯、十字花科的洋蔓菁無影響,對菊科的苦蒿和辣子草、藜科的灰灰菜、十字花科的油菜、蓼科的酸豬草和羊鐵根葉也無藥害癥狀,對熟地草有抑制作用,造成明顯的黃化萎焉,最后枯死。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大爪草綜合防治試驗示范的實施,結合大爪草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得出:露地馬鈴薯栽培中大爪草最佳藥劑防治方法為芽后藥劑統(tǒng)防統(tǒng)治(大山包春季干旱、大風的特點極不適用芽前除草劑),最佳時期在幼苗期,植株尚未抽薹分枝前,藥劑選擇25%寶成干懸浮劑,經濟適用濃度為6 000倍液,使用2~3次,施藥間隔期要根據土壤墑情及出苗情況而定,一般可在20~30 d,若結合人工薅鋤,則可更有效地防控大爪草;地膜馬鈴薯栽培中,要注意覆膜質量及溝埂邊角大爪草的薅鋤及藥劑防控。大爪草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注定了其防控的艱難性,只有全面、持續(xù)防控,才能收到成效。
4 參考文獻
[1] 戴實忠.大爪草的危害與化學防除技術研究初報[J].雜草科學,1993(2):19-20.
[2] 季青梅.淺析外來雜草大爪草在昭通市的分布及危害[J].云南農業(yè),2014(6):16-17.
[3] 李向東,趙國晶.外來入侵性雜草——大爪草[J].雜草科學,2006(4):62.
[4] 趙振玲,吳學英,普家寧,等.云南昭通亞麻種植區(qū)雜草種類調查[J].中國麻業(yè)科學,2013(3):159-162.
[5] 周小剛,陳慶華,張輝,等.四川農林外來入侵雜草種類的調查[J].西南農業(yè)學報,2008(3):852-858.
[6] 郭怡卿,趙國晶,陳勇,等.云南農田外來雜草及其危害現(xiàn)狀[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0,23(4):1352-1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