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桃小食心蟲生活習性剖析其發(fā)生的時間節(jié)點和各個蟲態(tài)的關系,利用多種適合當地的預測預報辦法,提出合理的農業(yè)、物理、生物和化學防治方法,對衡水地區(qū)棗果桃小食心蟲的科學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桃小食心蟲;預測預報;防治
文章編號:1005345X(2015)01004803中圖分類號:S436.61文獻標識碼:B
桃小食心蟲,又稱桃小,鱗翅目,果蛀蛾科,以幼蟲蛀食寄主植物的果實。主要危害蘋果、梨、棗、山楂、李、杏,是核果類、仁果類果樹的主要害蟲,在衡水市主要為害棗果。在棗產區(qū)每年發(fā)生2代,以老熟幼蟲在樹木周圍淺土層內結扁圓形繭越冬,入土深度在3~12 cm,主要分布于樹干周圍1 m范圍內。翌年4月中旬,氣溫在20 ℃,土壤含水量15%以上,越冬幼蟲咬破冬繭開始出土,出土時間一直可持續(xù)到7月上旬,5月上中旬為出土盛期。幼蟲出土早晚、出土數量多少與早春降雨量密切相關。降雨早,雨量充沛,則幼蟲出土早、快且整齊;反之降雨晚,雨量小,則出土晚且不整齊。所以,春季降雨量對桃小食心蟲的發(fā)生程度有重要的影響。幼蟲出土后即尋找適宜的場所,一般在土塊及枯枝落葉下做一紡錘形夏繭并在其中化蛹,蛹期10~12 d。5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7月上旬出現第1代成蟲羽化盛期。成蟲白天靜伏于枝干、葉片及草叢等背陰處,日落后開始活動,深夜最為活躍。成蟲羽化后當天即可交尾產卵,卵多產于葉片背面、棗果梗洼、果柄及果面?zhèn)烫?。雌蟲產卵量50~100粒,卵期8~10 d。幼蟲蛀果盛期在7月中旬,第1代幼蟲8月上旬老熟,隨果實落地。第2代幼蟲蛀果盛期在8月下旬,9月下旬老熟,幼蟲脫果進入土壤作繭越冬。桃小食心蟲一年有兩次發(fā)蛾高峰期,7月上旬和8月中旬。桃小食心蟲在衡水棗區(q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發(fā)生,危害嚴重時蛀果高達80%以上,嚴重困擾棗農。
1 預測預報技術
根據桃小食心蟲的生活習性,其整個幼蟲期均在棗果中度過,只有在老熟幼蟲出土、成蟲羽化、產卵期間暴露在外,所以幼蟲出土期、成蟲期及卵期為整個蟲態(tài)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也是
劉英勝等:桃小食心蟲的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技術
防治的最佳時期。要充分利用預測預報技術,準確預測幼蟲出土時間和成蟲羽化高峰期,為科學防治提供依據。
1.1 老熟幼蟲出土時間預測
在棗樹植株下距樹干1 m范圍內扣置瓦片,瓦片稍大為宜,一般在25 cm×45 cm,每株樹下放置2個,園內共設置10株觀測。當連續(xù)3 d均可觀察到越冬幼蟲出土時,即為幼蟲出土高峰期。經觀測,桃小食心蟲在我市的幼蟲出土期為4月中旬左右,出土高峰期為5月上旬。
1.2 成蟲羽化高峰期預測
利用桃小食心蟲性外激素誘捕器誘捕成蟲,根據每日誘捕數量準確預測羽化高峰期。選用直徑25 cm、深8 cm的綠色硬質塑料盆,在盆沿下1 cm處鉆3個排水孔,盆沿上也鉆3個孔,將3根細鐵絲自盆沿下孔中穿過,上端拉起擰固套在一鐵絲勾上。用另外一根細鐵絲穿過性誘芯橡膠塞懸掛在水盆上方,使誘芯開口向下,每個水盆只掛1個性誘芯。盆內注入濃度0.2%的洗衣粉溶液至排水孔。調節(jié)誘芯高度,使其高出水面0.5~1.0 cm。誘盆懸掛在距離地面1.8 m處,四周比較開闊、枝葉松散、樹冠陰面為宜,放置時遠離房屋等障礙物。每667 m2果園均勻放置5盆,盆間距離約12 m。每天將死蛾撈出統(tǒng)計數量,并將盆中的水加至排水孔。每周或大雨過后,補加一次洗衣粉溶液。注意及早懸掛誘芯,一般在4月底全部掛好。用性誘芯做成的誘捕器主要誘集雄成蟲,而糖醋酒液主要誘集雌成蟲,二者不能在同一地塊使用,否則加重桃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誘芯1個月更換一次,對暫不使用的誘芯用塑料袋密封包裝后放于冰箱低溫保存。
2 防治方法
2.1 農業(yè)措施
①樹下覆膜,阻止成蟲出土。在棗樹干下周圍1 m范圍內覆蓋塑料薄膜,以黑色可降解膜為宜,四周埋入土中壓實,阻隔老熟幼蟲于塑料膜下,使其出土羽化不能飛出而死亡。②干基堆土。于老熟幼蟲出土前,在樹干基部四周堆積厚度30 cm土層,使越冬幼蟲不能出土羽化。③果園深翻。土壤結凍前或早春土壤解凍后,結合果園深翻,深翻樹盤,將越冬幼蟲和蟲繭暴露于地表,使其凍死或風干失水不能化蛹。④摘拾落果。結合清園,清除果園中的落葉、落果及雜草,深埋或燒毀。從7月上旬開始,每隔3~5 d撿拾一次地面落果,發(fā)現樹上蟲果及時摘除,帶出園外銷毀。
2.2 物理措施
①樹干綁草把誘集幼蟲。第1代幼蟲老熟脫果后多在樹干根頸部作繭,利用這一規(guī)律將棗樹主干距地面30 cm處圍綁草把誘集幼蟲,每隔10 d更換1次草把,并集中燒毀。也可在樹干上涂刷粘蟲膠,即在樹干距地面20 cm處,涂刷一層寬3~4 cm閉合粘蟲膠環(huán),每隔10 d涂刷1次。②糖醋酒液誘殺。利用成蟲的趨化性,配置糖醋酒液誘殺。糖1份、醋4份、酒1份、水16份,并加少量洗衣粉。日落前掛出,距地面1.5 m高度,周圍空曠無遮擋,雨天采取遮擋措施防止盆內進水,每天檢查誘蟲量,及時添加糖醋酒液。4月上旬開始懸掛,每667 m2掛15個。③利用桃小食心蟲性外激素誘捕器誘殺成蟲。結合預測預報,利用性誘芯誘殺雄成蟲,減少雌雄蟲交尾機會,減少桃小食心蟲發(fā)生數量。
2.3 生物措施
①釋放松毛蟲赤眼蜂。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在成蟲發(fā)生期3 d后開始放蜂,每667 m2放蜂量1.5億頭,分3次投放效果較好。②樹下土壤中撒施白僵菌。8月下旬,每667 m2用白僵菌制劑3 kg,細沙土25 kg,混合均勻制成菌土,均勻撒在樹盤下。落地幼蟲接觸到白僵菌孢子后,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幼蟲5~6 d后發(fā)病死亡,蟲體白色僵硬,體表布滿菌絲和白色粉末狀孢子。孢子借助風力、昆蟲繼續(xù)傳播,侵蝕其他害蟲,是一種長效生物制劑。
2.4 化學防治
結合桃小食心蟲預測預報,準確掌握關鍵防治時期,進行科學合理防治。①地面防治。利用性誘芯誘集到第1只雄蛾時即為越冬幼蟲
出土盛期,應進行地面噴藥。樹冠下土壤表面噴50%辛硫磷200倍液,噴后用耙子耬耙,使藥與地面表土混勻。②誘蛾高峰期1周后為成蟲產卵高峰期,為樹上噴藥最佳時期。噴施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25%滅幼脲3號膠懸劑1 000倍液或高滲苯氧威2 000倍液。在棗果膨大期和著色期用藥要特別注意,應使用無公害農藥,且濃度不宜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