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發(fā)
(貴州興源煤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81)
煤田地質勘查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王云發(fā)
(貴州興源煤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81)
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進步使得我國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量日益提高。由于經(jīng)濟利益的原因,很多民營地質勘查單位沒有嚴格按照煤炭勘查的有關規(guī)范、標準和方法開展勘查工作,導致地質勘查成果質量不符合要求,編制的地質勘查報告錯誤較多,給礦井建設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帶來了很多影響。本文主要分析了部分煤田地質勘查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措施,旨在為提高煤田地質勘查成果的質量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煤田地質勘查問題對策
1.1 地形地質圖修測工作不足
地形地質圖是地質勘查設計和地質勘查工程布置的主要依據(jù)。在我國南方煤炭分布地區(qū),煤炭埋藏普遍較深,煤田地質勘查手段以鉆探為主,其他手段如地形地質圖修測等為輔。由于煤炭分布區(qū)多數(shù)地形地貌復雜,交通十分不便,地質填圖工作勞動強度較大,加之多數(shù)煤炭分布區(qū)都有1:20萬的地質圖,因此一些民營地質勘查單位為節(jié)約成本,沒有認真開展地質填圖工作,僅利用1:20萬的地質圖放大后作為地質勘查設計和地質勘查工程布置的依據(jù),導致編制的1:1萬或1:5000地形地質圖上錯誤較多,經(jīng)常出現(xiàn)地層界線、煤層露頭線、斷層露頭線岀露形態(tài)不符合V字型法則,將地形地質圖與煤層底板等高線圖對比后,發(fā)現(xiàn)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上的煤層露頭線位置的標高要么高于此處地形高程(即煤層岀露在空中),要么低于此處地形高程(即煤層岀露在地下),誤差十幾米至幾十米,有的甚至超過100米,有的傾角<60°的斷層在復雜地形區(qū)域的出露近似為一條直線。
1.2 地質“三邊”工作不足
地質“三邊”工作是指“邊施工、邊整理和分析資料,邊修改設計”。即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整理和分析已施工的勘查工程所取得的地質資料,進一步了解煤層的賦存形態(tài)和斷層分布情況,并據(jù)此調整和修改勘查設計,使勘查設計更符合勘查區(qū)實際地質情況。地質“三邊”工作是保障地質勘查成果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有些民營勘查單位對地質“三邊”工作不夠重視,沒有在施工中通過整理和分析資料去調整和修改設計,導致勘查工作沒有完全達到勘查目的,如在鉆孔中發(fā)現(xiàn)了較大的斷層,沒有增加鉆孔去進行控制,導致斷層的形態(tài)和要素沒有查明。
1.3 不重視物探測井工作
物探測井是指根據(jù)勘查區(qū)的煤巖層物性差異特征采用電法和放射性法等對煤巖層進行定性、定厚解釋,并對井溫、井斜進行測量。物探測井可起到與鉆探相互驗證的作用,能有效的提高勘查成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是地質勘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勘查手段。然而,由于經(jīng)濟利益的原因,有些民營地質單位在勘查中沒有進行物探測井工作,有的甚至利用其他勘查資料的測井曲線通過電腦進行拼湊,因此,導致煤層對比不可靠。
1.4 編制的圖件錯誤較多
煤田地質勘查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查明可采煤層的賦存特征及勘查區(qū)的構造特征。而可采煤層的賦存特征及勘查區(qū)的構造特征要通過多種地質圖件反映出來,最主要的地質圖件是地形地質圖、地質剖面圖、煤層底板等高線圖,它們三者是從不同的投影平面和切面去反映可采煤層賦存特征及勘查區(qū)構造特征的空間形態(tài),就像建筑物要通過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來反映一樣。有的地形地質圖上的一個煤層露頭點所在位置的地形標高是1000m,在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上根據(jù)煤層底板等高線間距和標高計算后卻是923m,相差達77m;有的可采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上,同一斷層在各可采煤層底板等高線圖上的斷煤交面線位置固定不變;有的剖面圖上,切過斷層真傾向和視傾向的斷層傾角相同等等,在此不一一列舉。
2.1 加強人才建設
人才建設是解決煤礦地質勘查問題的關鍵,人的因素能夠直接影響到整個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所以必須不斷提高地質勘查人員的專業(yè)素質,這樣才能夠保證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民營地質勘查單位面臨的問題主要是人員素質不高。如何建立高素質人才隊伍,并對這些人才進行合理化分配,是當前民營地質勘查單位必須解決的問題。企業(yè)可直接選拔高素質的人才,同時根據(jù)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對內部員工進行培訓;也可傳幫帶的方法,即由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新員工進行傳幫帶,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不斷增長見識,逐步提高工作能力;此外,還應該對人才進行正確引導,進一步提升其業(yè)務水平,企業(yè)應該在工作中對每個員工的優(yōu)勢加以掌握,并對他們進行科學分配,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既可使人才得到鍛煉,也可使企業(yè)獲得更多的經(jīng)濟效益。
2.2 加強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煤田地質勘查的管理制度并將其進行全面落實,是保障煤田地質勘查工作質量的重要方法,煤田地質勘查單位應嚴格按照IS09001:2000質量體系要求建立本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并結合本企業(yè)內部的具體工作情況與實力,進行質量管理體制與制度的創(chuàng)新??茖W的管理制度不僅應該具有職能分工制度,同時還應該具有質量管理制度,以幫助地質勘查人員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在具體的工作中能夠按章辦事。只有這樣,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才能得到保障。
2.3 加強現(xiàn)場工作管理
地形地質圖修測、鉆探、測井、地質“三邊”等現(xiàn)場工作應嚴格按照相關的規(guī)范、標準、方法開展工作,各項工作均要有原始記錄表格和臺帳,并完善責任人員核查和簽字制度,野外工作結束后應由有關單位進行嚴格的野外驗收并出具野外驗收意見書,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應補充完善。同時要加強勘查報告和圖件的編制工作,技術負責人應對各種圖件的對應性認真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責成編制人員認真修改和完善。評審專家也應對圖件的對應性進行嚴格的審查。
綜上所述,只有通過加強煤田地質勘查單位的人才建設、制度建設和現(xiàn)場工作管理及報告編制和評審,才能保證和提高煤田地質勘查成果的質量,才能保證完成勘查任務和達到勘查目的,為煤礦今后的開拓開采提供可靠的地質資料。
[1]曹增軍.淺析煤田地質勘查的危險因素及對策分析 [J].科技展望,2015,02:140.
[2]王麗偉.煤田地質勘查的危險因素及對策分析 [J].能源與節(jié)能,2014,02:35-36.
[3]劉濤,焦建升.淺析煤田地質勘查的危險因素及對策分析 [J].科技致富向導,2015,02:224.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5)-11-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