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樹根閆志剛董青松楊 燕黃春榮
(1.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廣西 南寧 530023;2.廣西桂邦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3.中國科技開發(fā)院廣西分院,廣西 南寧 530022)
荔枝林下南板藍種植技術
韋樹根1閆志剛1董青松1楊 燕2黃春榮3
(1.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廣西 南寧 530023;2.廣西桂邦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1;3.中國科技開發(fā)院廣西分院,廣西 南寧 530022)
南板藍是我國重要的藥用植物資源,近年來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價格穩(wěn)定,發(fā)展前景較好。而廣西、廣東有很大的荔枝林面積,可充分利用其林下的空間套種南板藍。文章對南板藍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習性及其在荔枝林下的種植技術、采收加工、儲藏等方面進行總結,為荔枝林下南板藍的高產栽培提供依據。
荔枝;南板藍;種植
南板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馬藍、大葉冬藍、大藍、青藍、山藍等,來源于爵床科板藍屬植物板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是我國常用大宗藥材。根莖入藥稱南板藍根,味苦,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用于溫疫時毒、發(fā)熱咽痛、溫毒發(fā)斑、丹毒等癥。莖葉經加工得中藥青黛,味咸,性寒,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瀉火定驚的功效,用于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兒驚癇[1]。主要分布于廣東、海南、香港、臺灣、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福建、浙江等省區(qū),其中廣西、廣東、貴州等是南板藍的主產區(qū)[2]。荔枝原產于中國南部,是“南國四大果品”之一,廣西是中國荔枝主產區(qū)之一,面積和產量位居全國第二。目前,廣西荔枝種植面積313萬畝,占全國荔枝總面積的38.1%。近年來荔枝價格走勢低迷,為防止荔枝價賤傷農,尋求荔枝產業(yè)和中藥材產業(yè)的有機結合,提高土地利用率。課題組在荔枝林下對套種板藍根、草珊瑚、天冬、朱砂根、天南星等藥材種植模式進行研究,篩選出了荔枝林下最佳套種模式為套種南板藍,不僅使南板藍和荔枝樹可協(xié)調生長,還可增加果農收入,帶動果農致富,對發(fā)展農村經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結實,高約1米。干時莖葉呈藍色或墨綠色。根莖粗壯,斷面呈藍色。地上莖基部稍木質化,通常成對分枝,略帶方形,節(jié)膨大,幼時被褐色微毛。葉對生,柔軟,紙質,橢圓形或卵形,長10~20(~25)cm,寬4~9cm,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稍粗的鋸齒,兩面無毛,干時黑色;側脈每邊約8條,兩面均凸起;葉柄長1.5~2cm。穗狀花序直立,長10~30cm;苞片對生,長1.5~2.5cm;花冠漏斗狀,淡紫色;花柱細長。蒴果呈稍狹的匙形,長2~2.2cm,無毛;種子卵形,長3.5mm?;ㄆ?1月[3]。
常生于山地林緣較潮濕的地方,喜溫暖潮濕、半蔭的氣候環(huán)境,適宜在水資源豐富、土壤深厚、土質肥沃的地方生長。在無遮陰強光下植株長勢差,生物產量較低,易發(fā)生病害,間種模式比單種模式更利于南板藍的生長。5~10月份植株高度生長迅速,9~12月分枝增長加快。扦插繁殖生根快,成活率高,越幼嫩的枝條越易生根。
3.1 疏林
南板藍最適合生長在50%~70%遮光度的林間,因此,如荔枝林過密,要清林,把荔枝樹部分枝條剪去,使遮光度在50%~70%,這樣不僅有利于南板藍的生長,通過修剪也可以提高荔枝的掛果率。
3.2 選地整地
選擇具有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紅壤、紅黃壤和黃壤土的荔枝林。把荔枝林下落葉清掉,淺耕,碎土,每畝撤施廄肥、草皮灰等混合肥1000~1500kg、過磷酸鈣30kg作基肥,混勻肥料與表層土,耙平,起10~15cm高的畦,畦的長寬視地而定。
3.3 種苗繁育
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春季(3~5月)或秋季(10~11月)進行。選擇土質疏松、灌溉方便的平整田地或平緩山丘作為育苗地。選取生長良好的枝條,截成具3~4個節(jié)的枝條用于育苗。按行距15cm,開溝深約10~15cm,按株距3~5cm將插條順芽生長的方向擺入溝中,插條要求有2個芽埋入土中,覆土壓實。若天氣較干旱,要經常淋水,雨季注意排水。氣溫過高時可搭遮陰棚。10天左右生根,約1個月可用于種植。
3.4 定植
只要有灌溉條件均可移植,以春季最宜。利用邊行效應,窄株距寬行距種植,一般株行距為20~25×50cm。開穴種植,每穴一株,淋足定根水。
3.5 田間管理
定植后1個月,檢查種苗生長情況,如缺苗可用備用苗補栽。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注意排水。6~10月份莖葉生長旺盛期時宜勤追肥,可一個月施一次復合肥,每次每畝用肥量約30公斤。
3.6 病蟲害防治
目前不管野生或人工栽培,病蟲害均較少。人工栽培發(fā)現的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霜霉病。蟲害有蝸牛和斜紋夜蛾。綜合的防治措施:(1)注意排除積水;(2)適當的通風透光,但避免強光;(3)多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瘜W防治:(1)在病害流行期可用波爾多液、多菌靈每隔7天左右噴灑1次,連續(xù)噴灑2~3次。發(fā)生根腐病時,應立即拔除病株燒毀,并用石灰粉消毒病穴,以防止蔓延;(2)斜紋夜蛾流行期間可用2.5%溴菊酯2500倍液噴殺低齡幼蟲,用殺蟲燈誘殺成蟲。蝸牛為害期間可用四聚乙醛顆粒劑與豆餅粉或玉米粉等混合作出毒餌于傍晚撒施誘殺。
在11~12月份植株停止生長之后采收。采收時保留一個節(jié)(大約離地10cm)剪取地上部枝葉。3~4年后的冬季連根拔起采收,分開根、根莖和枝葉分別曬干,保存于通風干燥處。
2013至2014年,本項目組在廣西欽州市欽北區(qū)小董鎮(zhèn)建立了50畝荔枝林下南板藍種植研究與示范基地。2013年4月進行種苗扦插,5月林下種植,當年12月測產結果為平均畝產干藥材380kg。宿根苗于2014年12月的測產結果為平均每畝產干藥材450kg。按目前價格4元/公斤計,兩年平均畝產值為3320元,種苗、肥料、人工等生產成本平均每畝約為1500元,兩年平均每畝每年凈收益約900元。
中藥材生產受市場約束較大,尤其是一年生的藥材品種,價格波動大。因此選擇在荔枝林下種植南板藍應先咨詢有種植、銷售等經驗的人員,先對南板藍的市場行情、銷售渠道有所了解,確保生產出來的藥材能進入流通市場,以能保障藥農的利益。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85,229.
[2] 《廣東中藥志》編輯委員會.廣東中藥志[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4:153-15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政管理局.現代實用本草(上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452-460.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undergrowth in Litchi chinensis plantation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is a kind of valuably medicinal herb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increasing demand, stability pric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Guangxi and Guangdong province has large Litchi plantation area, which c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its forests interplanting space to plant Baphicacanthus cusia . This paper provided theoretieal basis for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undergrowth in Litchi chinensis plantation, inclu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habits of Baphicacanthus cusia and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and storage.
Litchi chinensis Sonn;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Cultivation
S567
A
1008-1151(2015)01-0115-02
2014-12-12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1298001-2-6)。
韋樹根(1980-),男,廣西靈山人,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副研究員,碩士,從事藥用植物資源、繁殖、育種等方面的研究。
黃春榮(1963-),男,中國科技開發(fā)院廣西分院高級經濟師,從事技術經濟評價、項目可行性研究、科技項目評估、科技項目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