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雷杰展達律師事務所 律師 朱曉焱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而當代國家的領導人,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定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
這個偉大的夢想顯然屬于中華兒女共同的期盼,這是沒錯!只是這個夢想還停留在意識形態(tài)上,如何切實的去落實、在生活中去實現(xiàn)它似乎比較遙遠,對于我們普通民眾而言夢想可能沒那么偉大,想我等升斗小民所最為關心的莫過于一日三餐、柴米油鹽而已。單純的幸福和簡單的快樂離我們最貼近,也是我們最容易觸摸得到的樸素愿望,然而,簡單的、樸素的夢想,實現(xiàn)它果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嗎?
作為國家意志表現(xiàn)形式的法律,在實現(xiàn)中國夢,以及普羅大眾的夢想中,究竟該如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呢?
俗話說五根手指頭就有四條縫。換言之,如果有一百條的法律,那么很有可能會存在九十九條縫隙,法律條文一籮筐,卻正好就漏掉了你想要找的那一條也未可知。正如英國的邊沁所言,要理解法律,特別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我們必須要理解,生活中會有法律之手伸不到的地方存在;就好比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可能已經(jīng)構成了故意殺人罪,但是,倘若有人剝奪的是他自己的生命呢?同樣是侵害公民生命權的行為,此刻法律所能派上的用場,那真可謂是微乎其微了……
法律實務之:生命之重抑或是生命之痛
古人說:螻蟻尚且偷生,為人何不惜命!然而媒體時有自殺事件曝出,令人扼腕嘆息之余,不免想問:到底是怎樣的痛才讓人有了生無可戀之嘆;既然有勇氣結束生命,為何沒有勇氣去面對生活;到底是怎樣的苦難,才使他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
【案例一】被子賣掉安身處,老人跳樓身亡(案例來源于河南手機報)
某日上午,鄭州市新鄭路226號院,一位老翁跳樓死去。有街坊稱,跳樓的這位老翁是鄭州國棉一廠的退休工人,家中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把老頭的房子賣了,老頭沒地方住,流落街頭,其他兩個兒子也不管。
就在老翁所在陽臺的正下方,他的妻子一直跪在地上,痛苦地哭喊,老人只顧一聲聲撕心裂肺地哭訴著他對生命的絕望。消防官兵試圖進屋內營救,卻被反鎖的屋門阻隔。在老翁從樓上跳下的最后幾分鐘,他撕心裂肺地喊出的兩句話,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了:“叫所有兒子都過來,見證他父親敢不敢死!”
【案例分析】這段視頻我也曾在網(wǎng)上看過,看著不免讓人倍覺心酸。見老人坐在窗臺的一只腳懸在窗外,情緒極其激動,而樓下的老伴則癱倒在地上哭喊,請求他不要跳樓,圍觀的街坊鄰居們也是紛紛勸說。然而老人在消防隊員拉開的氣墊尚未來得及充滿氣時,他大喊著:讓開,別把你們給砸著。然后就松手跳下樓來……
街坊鄰居七嘴八舌議論著事情原委,據(jù)說老人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把老人的棲身之所給賣了,以至于老人無家可歸。而其他兩個兒子也都不贍養(yǎng)老人,由于三個孩子的不孝,逼得老人跳樓身亡。有鄰居說,二兒子還是個工程師吶;也有街坊鄰居小聲嘀咕:老人怎會如此想不開呀,為什么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老人確實是有選擇的,他真的不是只有結束生命這一條路可走。先看《憲法》原則性的規(guī)定:成年子女有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痘橐黾彝シā返囊?guī)定則更細化: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yǎng)費的權利。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jié)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再者《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guī)定:贍養(yǎng)人應當在經(jīng)濟上供養(yǎng)老年人,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應當與其家庭成員的平均基本生活水平相當。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還要求,贍養(yǎng)人應當在生活上照料老年人,對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應當承擔護理的責任。
本案中,老人唯一的住房被大兒子賣了,以至于流落街頭無處棲身,也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贍養(yǎng)人的房產(chǎn)權、房屋租賃權和居住權受法律保護,未經(jīng)被贍養(yǎng)人同意或者授權,贍養(yǎng)人及其配偶、子女不得強占、出賣、出租、轉讓或者拆除。《物權法》39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換言之,其大兒子對老人的住房并不具有處分權?!段餀喾ā?7條規(guī)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我國《合同法》51的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從本條內容可以看出,無處分權人與他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行為是否有效,其前提條件是需要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是事后取得了處分權。
如此看來,老人既可以選擇確認合同無效來維護自己的房屋所有權,也可以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請求損害賠償,或是請求其承擔其他民事責任。老人還可以根據(jù)婚姻家庭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等的相關規(guī)定,向其子女主張贍養(yǎng)費,總之,只要他愿意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救濟途徑顯然不少。就像孟德斯鳩所說的那樣,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因此,國家就制定了一整套系統(tǒng)的法律來保護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只是現(xiàn)在說什么都已經(jīng)為時過晚,都無法挽回一條失去的生命;老人沒選擇法律的救濟途徑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了另外一條讓世人揪心的路……
這確實是個令人醒思的問題,老人為何寧可放棄生命也不愿使用法律武器,是“武器”這二個冷硬的字讓他卻步,還是不忍見親情在法律程序的輸送帶上慢慢變冷,或是還有什么更深的刺痛,讓他感覺了無生趣,我不得而知。心中恍然有一種悲涼感升起,無論“法律”的手是多么溫柔的想要伸過去,無論你眼神多么慈悲地注視著他,只要他不愿意走近你,你也只能毫無作為的站在那兒,無能為力……
【案例二】大學“才子”平安夜自殺,遺詩憐父母白發(fā)送黑頭(案例來源于騰訊網(wǎng))
2014年12月25日是圣誕節(jié),西南政法大學官方微博卻在這天把頭像換成了黑白色,因為就在24日晚8時許,該校民商法學院的“才子”聶兆威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人間,并在去世前留下遺言詩句。詩中提道:“但愿吾死后,尸骨隨江流;憐我生父母,白發(fā)送黑頭?!庇型瑢W發(fā)現(xiàn)這條信息后,立刻截圖發(fā)往微博,呼吁大家尋找聶兆威,勸他放棄自殺念頭。
次日上午噩耗傳來,西南政法大學官微稱聶兆威在校外身亡,公安機關初步確認為自殺。據(jù)同學介紹,聶兆威很有才,很會寫詩,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不久前遺憾錯過了保研機會,同學還表示,聶兆威平時就稱自己死了也沒關系,當時以為他就是在開玩笑。目前尚不確定聶同學為何要放棄生命,相關善后工作已經(jīng)開展。
【案例分析】坦白講,法律對于這樣的事件到底能夠做些什么?公安機關初步確認為自殺,對于非正常死亡的案件,排除他殺和其他死因,死亡鑒定書上確認其為自殺,該案就應該可以畫上一個句點了吧。
法律,可以做的工作似乎也就到此為止了。按理說這樣的事件不應該拿來作為案例,因為確實找不到可以在法律層面上討論的必要性,只是,筆者有些錯愕,一個被稱為才子的法律系學生,明知父母白發(fā)送黑頭的錐心之痛,卻依然如此狠心、殘忍的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且不說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單說一個生命從出生開始,父母含辛茹苦一直到將其拉扯長大,直至國家社會和家庭將你培養(yǎng)到上了大學,其間耗費社會資源可謂不計其數(shù),家人所寄予的厚望更是無從量化,你怎么敢在還未做出任何回報之前就輕率的了卻一生?
如果上一個案例中的老人選擇這樣一條不歸路,是因為對子女的失望,對家庭人倫失序、親情蕩然無存的灰心等社會問題所致。那么,本案中這位法律系才子的輕生行為,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如果說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社會是由一個一個的家庭所組成,那么婚姻就是社會的基石。也正因如此每個國家都很重視婚姻立法,我國當然也不例外,目前我國婚姻家庭方面的立法也算頗為完備了,只是這風雨飄搖的愛情小船,能否單靠法律的指引,就能安全地駛入甜蜜的婚姻港灣;法律能否為幸福美滿的婚姻家庭保駕護航?
法律實務之:新郎結婚了,新娘不是我!
法國的盧梭曾經(jīng)說:“婚姻的結合要求夫妻雙方都要忠實,忠實是一切權利中最神圣的權利?!蔽覈痘橐黾彝シā?第四條也規(guī)定: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然而,無論忠實是屬于權利還是義務,都沒能約束到下面案例中當事人的行為。
【案例三】結婚當天新郎另娶他人,新娘索賠5萬元傷心費(案例來源于網(wǎng)易新聞)
結婚當天,新郎臨時變卦娶了另一位新娘回家,被拋棄的新娘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新郎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新郎賠償被拋棄的新娘6萬多元損失費,其中精神損失費5萬元。此案入選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07年度精品案例。
2004年11月,呈貢縣人小芳和大武經(jīng)人介紹成了戀人,兩人很快就同居。2005年3月,大武家送給小芳家1.93萬元禮金,定于2005年4月6日舉行婚禮,雖未領結婚證,但請柬上的新娘名字是小芳?;槎Y當天,小芳家準備了50桌宴席。眾多親朋好友都已趕來,等待新郎大武到家迎娶新娘,小芳等了很長時間都不見新郎出現(xiàn),當天下午5點多小芳家人才知道,大武竟迎娶了另一新娘回家。這對小芳來說猶如晴天霹靂。
此事在當?shù)貍鏖_了,成了村民茶余飯后的話題,讓小芳更無法接受的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2005年4月19日,小芳在大武的陪同下做了人工流產(chǎn)手術。隨后,小芳以名譽侵權為由將大武告上法庭,要求大武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7.3萬元,其中精神撫慰金5萬元。
呈貢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雙方約定舉行婚禮,大武應在約定時間按風俗迎娶小芳,如大武不同意舉行婚禮,也可退婚,但應及時告知小芳,以便小芳及時告知親朋好友,以免擴大影響和造成損失。但大武不愿按約定與小芳舉行婚禮后,不僅不及時告知小芳,而是迎娶了另一“新娘”,繼續(xù)舉行婚禮。
因新郎新娘發(fā)出的請柬是以小芳、大武舉行婚禮的名義發(fā)出,并非是大武和“另一新娘”的名義。因此,大武以小芳和大武的名義發(fā)出請柬舉行婚禮,而最終卻是與他人舉行婚禮,其行為對小芳已構成一種惡意欺詐,是對小芳及其家庭的一種侮辱,大武應當因其過錯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據(jù)此,呈貢縣法院作出一審判決:由大武賠償小芳經(jīng)濟損失6萬多元,其中精神撫慰金5萬元。宣判后,大武提出上訴。昆明中院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案例分析】這算是一起特殊的名譽侵權案,昆明中院之所以會把此案定為精品案件,想來是在嘉許法官結合道德和民間風俗,以公序良俗原則來確認該案名譽侵權事實的成立,從法律上有效保護了農(nóng)村婦女的權益。
名譽權是一種人格權,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而名譽侵權的構成要件與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一樣,應當從受害人確有名譽被侵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四個方面來認定。
那么,結合本案來分析,大武違背約定與另外一位新娘舉行婚禮的行為,導致小芳成為村民茶余飯后議論的話題,毫無疑問損害結果是發(fā)生了;而該后果與大武違約另娶行為之間,也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系;行為人違約行為主觀上可以認定其有過錯。只是,行為人的該行為違反的究竟是哪個法呢?筆者感覺不太好說。若是說大武未按約定迎娶小芳,違背了公序良俗原則,(公序良俗,其實是包括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方面,屬于民法領域里的一個重要原則,然而它卻不是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則之一)那么因為大武曾跟小芳有婚約就只能結婚,而不能有其他選擇的話,那作為《婚姻法》基本原則的婚姻自由又體現(xiàn)在哪兒?筆者無意為大武開脫,身為女性甚至更唾棄他的行為,然而根據(jù)婚姻法的精神,婚姻自由包括結婚自由和離婚自由;婚姻自由是男女雙方完全自主自愿的行為。兩個尚未結婚的人因為有了婚約,反而就失去了結婚與否的自由權,法律的意涵絕不會是這個樣子。
依據(jù)法律的效力層級來論,本案應該適用婚姻自由原則而非公序良俗原則。筆者留意到一審法院將大武的行為定性為“惡意欺詐”,惡意欺詐怎么看都屬于合同法的范疇,雖然婚姻也有人將其稱之為是一種契約,但人身權與財產(chǎn)權的區(qū)別還是存在的,顯然保護財產(chǎn)權的方法,未必適宜直接套用在人身權上?!逗贤ā分械倪`約責任算是違法行為,只是合同法通常保護的是公民、法人的財產(chǎn)權而非人格權,若是硬把違約責任套用在該案上,似乎多少有點牽強?;蛟S“精品”的意思就是不具可復制性吧!
【案例四】結婚新娘不上車,新郎轉身娶舊前任?。ò咐齺碓从趫笮侣劸W(wǎng))
貧賤夫妻百事哀,愛情可以風花雪月,婚姻卻要柴米油鹽,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如果只認錢不認人,因為一臺液晶電視就不肯上花車,把物質赤裸裸地凌駕于兩人的感情之上,新郎真能娶這樣的女子共赴白首之約嗎?石家莊“牛奮男”季彬響亮的給出一個不字,還驚世駭俗地改變了婚禮的走向……
2014年9月9日新郎季彬從早上7點,就開著十幾輛花車去迎親,只為一臺液晶電視沒有買,一向說一不二的新娘面若寒霜,婚前電視不買就絕不舉行婚禮。新郎季彬軟磨硬泡,好話說了一籮筐,求完新娘再去求岳母,答案始終就一個:“今天不見液晶電視就不出這個門!”就這樣一直折騰到中午11點,酒店打電話催問何時開席,說后面還有一對新人等著呢。新郎季彬想自己為了結這個婚,家里拿出了全部積蓄不算,還背了債,而自己為了裝修,三個月沒好好睡一晚,可是新娘張佳穎依然不滿意,嫌這嫌那,臨到了結婚這一天又因為一臺電視鬧成這樣……
季彬想到這些,面色鐵青的給新娘下最后通牒:這婚你到底結還是不結,結,就趕緊化妝下樓;不結,別后悔!而新娘也絲毫沒有要讓步的意思,毫不示弱地說:“我也不是被嚇大的”。卻不曾想季彬轉而去了裕華路,找到之前舊友汪婷,泣不成聲簡單述說了一下自己今天的遭遇,接著就跪求汪婷嫁給他。就這樣婚禮上的新娘換人了。原新娘張佳穎趕到現(xiàn)場也未能阻止這場婚禮繼續(xù)舉行,婚禮之后張佳穎三番五次打電話道歉、后悔也未能挽回這場婚姻。9月28日季彬和張佳穎去到民政局,把他們的結婚證變成了離婚證,隔天季彬才與汪婷領了結婚證。
【案例分析】如此戲劇化的一幕,緊要關頭替補新娘登場解圍,引得網(wǎng)友們?yōu)槠浯蟪澑瑁瑢τ诎萁鹋耐春揶D而化為對新郎的同情兼力挺。仿佛男人有備胎是件挺帥的事……
然而,不論從心理層面還是法律層面來剖析這件事,三個人的行為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筆者無意評判他們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tài)度,只想單純從法律層面探討他們的行為是否妥當?我們從季彬、張佳穎28日到民政局把結婚證換成離婚證的描述中,不難看出婚禮舉行前,兩人的關系已經(jīng)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夫妻關系了。季彬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拉上替補選手汪婷一起向親朋好友宣告,從今而后將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事實,此舉恰好滿足了刑法重婚罪的構成要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guī)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北咀锴址傅目腕w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關系;客觀方面表現(xiàn)在行為人具有重婚的行為,即是有配偶的人又與配偶之外的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還與其結婚的,就構成了重婚罪。所謂的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且這種夫妻關系未經(jīng)法律程序解除,還在存續(xù)期間;而所謂的又與他人結婚,包括騙取合法手續(xù)登記結婚,和雖未經(jīng)婚姻登記手續(xù)但以夫妻關系共同生活的事實婚姻都算。(季彬和汪婷的行為即是)
如此看來季彬的行為構成重婚是毫無疑義的了,假設汪婷也知道季彬與張佳穎的婚姻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仍然義無反顧的與季彬結婚,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行為,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顯然是極為不妥的。再假如張佳穎不能與季彬達成離婚協(xié)議,而是執(zhí)意訴告他們兩人重婚的話,其故事結局必然是要被改寫的了。
寫在后面的話
社會是經(jīng)由一個一個的家庭所組成,而婚姻則是家庭產(chǎn)生的前提、生命傳承的基石,婚姻可稱得上是人類得以延續(xù)的橋梁。自古至今,每個國家都很很重視婚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然而法律可以規(guī)范當事人的行為,卻無力左右你的人生態(tài)度!看到被“我”的個人得失、榮辱捆綁著,被自我私欲牽制著,以至于滑入危險深淵還渾然無覺的人們,身為法律人的我有一種無力感?!痘橐黾彝シā烦吮蝗藗儝佒T腦后,遠遠的注視著世間的人生百態(tài)之外,究竟還可以為那些迷失方向的人做些什么?
正如我的恩師,張慶祥先生在《成功不必在我》一文所說的那樣,我們人類需要擁有一種從私欲中輕松走出來的能力,若沒有這種節(jié)制自我私欲的能力,那么你的任何追求和享樂,都將使你陷入深淵。這道理就像一部車子,必需兼具油門和剎車。車子不能只有一個油門讓你享受往前沖刺的幸福,若是沒有剎車來節(jié)制它,那么這種幸福不僅非常短暫,而且勢必要對你造成更大的傷害!試問,世界有那么多的法律、道理、戒律、思維規(guī)范著,為什么人們還是亂?關鍵在于人們的內心總是不聽使喚的涌動著。在如今人心極為動蕩的社會中,法律該如何承擔起有效剎車的功用,引導人們去培養(yǎng)從私欲中輕松走出來的能力跟素養(yǎng),則是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該思考的問題。
最后,請允許我引用張慶祥先生《成功不必在我》一文中的一小段,來跟各位朋友共勉!
人們常這樣問我:“你的愿景是什么?”我總是回答說:“我希望世界有長遠的和平,人人有長遠的幸福!”而這兩項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從私欲中輕松走出來”的能力。若是沒有這種節(jié)制自我私欲的能力,那么你的任何追求和享樂,都將使你陷入深淵,并把這個世界帶到人吃人的野獸叢林里。
這道理就像一部車子,必需兼具油門和剎車。車子不能只有一個油門讓你享受往前沖刺的幸福,若是沒有剎車來節(jié)制它,那么這種幸福不僅非常短暫,而且勢必要對你造成更大的傷害?。ǘ@正是目前世界亂象的所在)因此,幸福世界所需要的不僅是強調自由、開創(chuàng)和享受的權利而已,更重要的是人人要先具備“從私欲中走出來”的能力和素養(yǎng)才行。所以,如果你問我心中對這個世界有什么愿景,我夢想中的幸福世界,擁有一個順暢的油門,這是和大家都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我夢想中的幸福世界里必須同時也配備著一支牢固的剎車!也就是在必要時,隨時具備能顧及別人的利益、能退讓、能憐憫、能盡本分、能反省的能力。
而這個油門剎車并重的原則,中華老祖宗早就一再強調過了:秉持熱情去開創(chuàng)美好未來就是仁;節(jié)制自己的私欲去顧及別人的利益就是義;享受的樂趣和權利就是樂;事事節(jié)制在不傷身心及不廢職守的點上就是禮。這個老祖宗所謂仁義并重,禮樂合一的治世理念,也正是讓世界兼具油門和剎車、有為有守的治世理念,只有這兩者兼?zhèn)鋾r,才有機會看到長久的幸?!?/p>
你是不是正因此而感到壓力和懷疑?第一是你覺得那遙遙無期,你覺得你不可能看到成功;第二個是你覺得那將是一件非常勞累、非??嚯y的差事,你不知道你要面對多少的苦難,你才能夠把這個事情給實現(xiàn)。關于這兩點,我要來說明一下,現(xiàn)在我們面臨的這項使命,正是一場千年的接力賽,它不可能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不可能在我們短短的幾十年生命里面,看到愿景中所勾畫出的,那個大同世界的景運,坦白講,看不到的。但是你知道一件事情,若是我們現(xiàn)在撒下這粒種子,那么在千年后將會有很多、很多的人收到好處。所以,我們基本上要有一個心態(tài),就是“成功不必在我”! 那個最大的成功我看不到,那個和平盛世我享受不到。世界的煥然一新就像是一場千年的接力賽,你不可能看到最后一棒的。
那為什么我們還是要努力的去完成這份使命?就像世界沒有因為孔子而大同,但他為萬世師表、千古流芳的成就,并不需要等到世界全都被你改變了之后才能發(fā)生。我們要把握的是,為了這個世界的使命在無私奮斗的每個當下!那份存心,才是個人能夠成就的真正原因所在。
不必覺得這使命非常遙遠、困難而失望,實際上它一點都不遙遠,也不苦難!只是需要我們拿出承先啟后的心量與擔當,從目前能做的每件事當中,踏踏實實的不計個人得失的去做,不論悠悠千載,只是一棒接一棒的去付出。成功不必在我,而志氣卻顯現(xiàn)在每個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