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芳
◆鞏固訓(xùn)練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曹劌論戰(zhàn)
□[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病!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黑體詞語。
(1)公將鼓之( )
(2)望其旗靡( )
(3)小大之獄( )
(4)犧牲玉帛( )
2.選出與例句中的黑體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把選項寫在例句后面的括號里。
例:戰(zhàn)于長勺( )
A.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B.苛政猛于虎也
C.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D.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魚我所欲也
□[先秦]孟 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黑體詞語。
(1)故不為茍得也(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
(3)所惡有甚于死者( )
(4)鄉(xiāng)為生死而不受 ( )
2.下列對黑體詞語的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
A.故患有所不辟也(躲避)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過)
C.乞人不屑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D.此之謂失其本心(自己的修養(yǎng))
3.下列選項中,黑體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弗敢加也 ? ? ?萬鐘于我何加焉
B.故不為茍得也 為宮室之美為之
C.得之則生 ? ?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宮室之美 ? ? 吾妻之美我者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掛牛頭賣馬肉
□[先秦]晏 子
靈公①好婦人而丈夫飾②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裳,斷其帶?!绷岩聰鄮В嗤鄱恢埂j套右?,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nèi)也。公何以不使內(nèi)勿服,則外莫敢為也?!惫唬骸吧啤!笔箖?nèi)勿服,不逾月,而國人莫之服。
(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第一》)
[注釋]①靈公:指衛(wèi)靈公,春秋時齊國國君,公元前581年至公元前548年在位。 ②丈夫飾:穿男子服裝。③相望:彼此看得見,指到處。
1.下列選項中,黑體詞語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國人盡服之 B.相望而不止者
C.不逾月 D.而國人莫之服
2.下列黑體文言虛詞與其他項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公使吏禁之 B.裂其衣裳
C.斷其帶 D.而國人莫之服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2)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nèi)也。
◆拓展訓(xùn)練
四、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桃花源記
□[東晉]陶淵明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解釋下列句中的黑體詞語。
(1)豁然開朗( )
(2)阡陌交通( )
(3)便要還家( )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咸來問訊”“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
4.作者生活在政治黑暗、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的時代。他筆下的“桃花源”其實并不存在。那么,陶淵明描寫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五、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螳螂捕蟬
□[西漢]劉 向
吳王欲伐荊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②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③,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wù)欲④得其前利⑤,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乃罷其兵。
(選自《說苑·正諫》)
[注釋]①荊:楚國。②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國王的侍從官。少孺子,年輕人。③委身曲附:彎曲著身體,屈著前肢。④務(wù)欲:一心想要。⑤前利:眼前的利益。
1.下列選項中的黑體詞語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告其左右曰
B.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
C.如是者三旦
D.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2.解釋下列句中黑體詞語的意思。
(1)吳王欲伐荊( )
(2)如是者三旦( )
(3)懷丸操彈( )
(4)子來(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4.舍人少孺子向吳王講述“螳螂捕蟬”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他的勸諫成功對你有何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