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抗戰(zhàn)時期影響國立浙江大學內遷廣西宜山的因素

        2015-03-27 07:21:36韋升鴻
        河池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韋升鴻

        (廣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高校內遷,是我國歷史上的一次教育大轉移,戰(zhàn)時參與內遷的高校占了我國高??倲?shù)的絕大部分,國立浙江大學是其中之一。在校長竺可楨的帶領下,浙大多次遷移,于1938年11月內遷廣西宜山,開展為期一年多的辦學。為紀念浙大在宜山的辦學,竺可楨撰寫《國立浙江大學宜山學舍記》,以此為后人留念。

        國立浙江大學宜山學舍記①浙江大學宜山學舍: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軍隊侵略我國。1938年10月,浙江大學在校長竺可楨先生率領下,輾轉遷到宜山,在城東標營建校舍,繼續(xù)開學,故謂之“浙江大學宜山學舍”。戰(zhàn)事漸緊,1940年元月,浙江大學由宜山西遷至貴州遵義?!秶⒄憬髮W宜山學舍記》,此碑為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所撰,立于文廟,已佚。

        將欲抗頑虜,復失壤,興舊邦,其必由學乎?丁丑之秋,倭大入寇,北自翼察,南抵閩粵,十余省之地,三年之間,莫不被其毒。惟吾將士暴露于野者氣益勇,民庶流離于道者志益堅。其學校師生義不污賊,則走西南數(shù)千里外,邊繳之地,講誦不輟。上下兢兢,以必勝自矢。噫,此豈非公私義利之辨,夷夏內外之防,載在圣賢之籍,講于師儒之口,而入于人人之心者,涵煦深厚,一遇事變,遂大作于外歟?當軍興之四月,國立浙江大學以杭縣旦危,盡其所有以遷建德;逾二月,桐廬告急,徙泰和;二十七年七月,虜犯九江,復之宜山而校焉。宜山之為縣,當黔桂之孔道,其長吏若民,多通材達識,喜多士之人至也劃縣中之文廟,東郊之標營,暨工讀學校以與焉。乃鳩工庇材,修其蔽壞,滌其黝污,取蔽風雨,務絕華靡,故工不勞而集,費不侈而完。又擇隙地,結矛架竹,為屋數(shù)十椽以益之,凡講藝之堂,棲士之舍,圖書儀器之館,校長百執(zhí)之室,以至庖蝠之所,電工之廠,游息樹藝之場,莫不具備。于是五院之師生千余人,皆得時講貫于其中。應變以常,處困以亨,蕩丑虜之積穢,揚大漢之天聲,用纘邦命于無窮,其惟吾校諸君子是望乎?

        民國二十八年

        校長 竺可楨撰

        通過碑文可知,抗戰(zhàn)開始,日本法西斯入侵迅猛,我國大片領土淪陷。國立浙江大學被迫在抗戰(zhàn)爆發(fā)四個月后遷離杭州,先后經(jīng)過江西、湖南,進入廣西,于宜山復校。宜山雖為小邑,但地處交通要道,物資豐富,浙大內遷于此,是適應戰(zhàn)爭時局的需要,同時得到廣西當局和宜山人民的熱心幫助,獲得標營、文廟及湖廣會館等校址辦學,由此得以維持課業(yè),堅持抗戰(zhàn)。

        一、抗戰(zhàn)形勢的惡化

        戰(zhàn)爭形勢的變化,直接影響我國高校內遷??箲?zhàn)初期,日軍以其訓練有素的師團及先進武器,企圖速戰(zhàn)速決,妄想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逼迫中國政府訂立城下之盟。這個陰謀被中國軍方識破,并制定了相應的戰(zhàn)略指導:以空間換取時間,為保持實力避免與敵人決戰(zhàn),除部分兵力重疊配備于平漢、津浦、平綏各線,牽制敵人、消耗敵軍實力外,主力分布于長江流域,誘敵入山岳地帶,使其優(yōu)越之裝備不能發(fā)揮效力,以奠定我長期抗戰(zhàn)之基礎。[1]103但中國由此喪失了華北、華東、華中、華南等大片領土。如竺可楨所言:“丁丑之秋,倭大入寇,北自翼察,南抵閩粵,十余省之地,三年之間,莫不被其毒?!笨箲?zhàn)形勢發(fā)展如此迅速,中國國土淪陷如此慘烈,足以令時人為之震驚。

        日軍猛烈的軍事進攻及殘酷的迫害,直接促使了我國平津、上海等多地高校被迫內遷?!鞍艘蝗鄙虾?zhàn)事后,日軍對滬上教育機關恣意破壞。據(jù)上海市社會局調查結果,上海有14所高校損失慘重。[2]40松滬會戰(zhàn),歷時三個月,是我國抗戰(zhàn)八年,犧牲最大、戰(zhàn)斗最慘的一役。[3]488期間,日軍多次派飛機對上海附近的杭州等地進行狂轟濫炸,造成多地民眾恐慌。位于杭州的浙大,此時正處于緊張的氛圍中,時刻關注著戰(zhàn)事的發(fā)展,隨時準備內遷。當時,浙江滬杭鐵路及沿海地帶已被通告為戰(zhàn)區(qū),杭州距前線已不遠,依據(jù)《戰(zhàn)事發(fā)生前后教育部對各級學校之措置總說明》記載:當抗戰(zhàn)期間,國內一切最易受敵人攻擊之地區(qū),自應先為必要之安全措置。教育部戰(zhàn)前已令各級文化機關斟酌情形,速擇比較安全之地區(qū),預為簡單臨時校舍之布置,以便于戰(zhàn)事發(fā)生或逼近時施為遷移,或暫行歸并,或暫行附設于他校。[4]5由國立浙大的“內遷觀望”及教育部對各級學校的臨時舉措推知,當時國內對戰(zhàn)局的發(fā)展并無準確把握。

        “當軍興之四月,國立浙江大學以杭縣旦危,盡其所有以遷建德?!?937年11月,浙大離開杭州,開始內遷。其內遷去向,首選杭州西南的建德,建德與杭州之間有坦蕩的公路,交通方便,且建德昔日為嚴州府治,具有很深文化底蘊,是個良好的去處。但隨著戰(zhàn)事的發(fā)展,杭州很快成為日軍戰(zhàn)略目標,杭州淪陷,建德必不能保。于是,在建德上課一個半月之后,浙西形勢越見不利,浙大終在杭州失守富陽繼陷之日,離開建德。[5]7“逾二月,桐廬告急,徙泰和?!闭愦蟀唇逃恐甘荆诒匾獣r遷江西吉安、泰和,浙大在泰和獲得近八個月的穩(wěn)定,對泰和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教具有很大影響。但好景不長,京、滬、徐州等淪陷,武漢成為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且戰(zhàn)事波及贛北地區(qū),特別是鄱陽湖岸的戰(zhàn)役,更為激烈。不久,九江淪陷,敵人順勢而下,贛北贛中多地受到影響,浙大被迫再次內遷。

        正當浙大考慮西行方向之時,教育部有令“遇必要時可遷貴州安順”[5]27。以致當時人們均認為浙大將內遷貴州安順,就連考試委員會的鄭曉滄也主張電告各考試機關(即各教育廳),以浙大將內遷貴州。教育部多次來電,囑咐浙大通知貴州當局,以備隨時安排接應。對貴州,竺可楨在漢口參加會議時,從大陸銀行唐臣處探得“貴州只安順可容大學,在鄉(xiāng)下有三十萬元所造之兵營,可容學生千人,教職員百余人,家眷則可住城內?!保?]547貴州當局也熱忱歡迎浙大內遷貴州安順,還發(fā)起民眾準備協(xié)助浙大內遷。按理浙大是要遷往貴州的,對教育部而言,一則貴州屬于國民政府直轄地區(qū),便于控制管理;二則對浙大內遷一蹴而就,免得一遷再遷,勞民傷財,更顯麻煩。但戰(zhàn)局的多變,讓浙大有其自身的思考。“二十七年七月,虜犯九江,復之宜山而校焉?!本沤瓬S陷后,浙大未按教育部電令遷往貴州,而選擇內遷廣西宜山,這歷史的偶然抉擇,卻存在著歷史的必然。

        二、宜州的區(qū)位、交通和資源(如房舍等)條件,有利于校方觀望時局發(fā)展、進退騰挪

        宜山位于廣西中部偏北,處于龍江中游,東與柳城、柳江兩縣接壤,南與忻城、都安相連,西與河池、環(huán)江相靠,北與羅城等市縣為鄰。宜山交通便利,水路方面,有龍江連通四里,江面可行舟船;陸路方面,有大六公路貫穿東西,加上多條縣道,堪稱便捷。秦時,宜山屬桂林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設定周縣,唐朝貞觀四年(630年)改設龍水縣,先后屬粵州、龍水郡、宜州,為州治。天寶年間,先后設羈縻溫泉州、羈縻蕃州、羈縻述昆州、羈縻琳州。宋沿唐制,宣和元年(1119年),龍水縣更名為宜山縣,先后隸宜州、慶遠府,為州治、府治。元朝,宜山縣為慶遠軍民安撫司,為司治。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宜山縣屬慶遠府,為府治。清代延續(xù)明代制度。民國元年(1912年)廢宜山縣,置慶遠府,直屬廣西省府。宜山雖屬慶遠府,實則縣先置,歷代就縣設州,改路改府。宋雖省廢羈縻,而廣西二將,邕屯全將,宜屯半將。[7]可見,宜山之地自宋代起已被視為軍事要地。且宜山素有“鐵城”之稱①鐵城:俗稱古城洞,在縣城東北二公里。南宋末年,蒙古軍隊計劃從云南進攻廣西,寶佑三年(1255年)宋王朝在此筑城以抗擊元軍?!兑酥蓁F城記》與《宜州鐵城頌》即刊于古城洞摩崖上,記載這次軍事行動。。所謂“鐵城”,其建造皆由石頭筑造,故名?!安毁Y屋宇之覆蓋,不勞后人之葺理,其堅如鐵之不可擊而破,其高如天之不可階而升。”“四面如鐵,形勝卓絕,車不得馳,騎不得列。牢不可破,險不可夷,雖有賁育,勇無所施?!保?]14如此堅固之城池,按理應是良好的避難之地,但人類戰(zhàn)爭武器進化如此迅速,摧毀一座鐵城輕而易舉,加之日本侵略者瘋狂的軍事入侵,宜山作為軍事重地,臨難必不可免。如竺可楨所言,“宜山之為縣,當黔桂之孔道”?!皯c遠與黔接壤,蓋粵西邊要之區(qū),城周四里三分?!鼻摇靶劭琮埥?,控黔而?;洝保?]23。由此推知,浙大內遷廣西宜山,迫于戰(zhàn)局的惡化且多變,并未曾有長久居留的打算,而是居于“黔桂之孔道”,以便于必要之時,得以順利搬遷貴州??梢?,宜山特殊的區(qū)位,既有利于浙大觀望時局發(fā)展,又可在內遷上進退騰挪。

        抗戰(zhàn)以來,宜山以居黔桂公路之上,且為食宿車站所在之地,加以流亡內渡,機關遷入,生活程度,扶搖直上,茲列舉一二主要物品價格,以見一斑:

        表1 宜山部分物價比較表(單位:元)[9]

        這從另一側面反映出,抗戰(zhàn)時期的廣西宜山是機關及人員內遷流亡的集中地,各方面的設備設施應有盡有,且生活物資豐富,價格便宜,這也是浙大選擇內遷廣西宜山的重要因素。此外,早期外來經(jīng)濟移民內遷宜山地區(qū),與當?shù)鼐用耠s居相處,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shù)氐娘L尚習俗,特別是外來商人的影響,在宜山地區(qū)建立了許多商業(yè)會館。據(jù)有關學者統(tǒng)計,明清至民國時期,宜山所建商業(yè)會館總計有14所。[10]105-136商業(yè)會館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變遷的特定產(chǎn)物,其所承載的商品、人力、資金、文化等要素深刻地影響著城市經(jīng)濟結構、社會結構和文化教育的發(fā)展變遷,成為城市近代化轉型中的重要動力。[10]99以會館為中心的商人力量在發(fā)展經(jīng)濟、推動文化融合和豐富民眾的社會生活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了社會進步。[10]137其中,廣東商人的影響最為明顯,其影響甚至遍及整個廣西地區(qū),民諺有“無東不成市”的說法。由此,宜山習尚大抵同于我國其他各地,與粵尤近似,以其與粵接壤,且同屬于灌溉區(qū)域,又粵人亦多僑寓是間。[9]浙大內遷廣西宜山,即借得湖廣會館舊有房屋辦學,這看似歷史的偶然,卻也存在著歷史的必然。

        宜山處廣西邊地,其民眾多崇尚武力而鮮少文事。“宋始建郡學,自宋迄今,人物科甲之載于郡志者,比比皆是,得非所謂由教而入者歟?!保?]42“建學于此,使為士者知名教之重,禮儀之尊。”[8]29宜山文教由宋朝起得以日漸興盛?!懊颗e應書之士不下五六百人,前馮后黎,相望而出,未曾無材也,作成之地在加之意耳。”“宜處西陲,學成最先,規(guī)模壯宏,為冠一路?!保?]32宜山歷代知縣,也多興修建學,如“宜州都曹張自明,即以俸銀十萬作龍谿之祠,偶攝州,又以州用銀錢三十萬作書堂,為宜山游修之地?!本瓦B浙大內遷宜山之時,竺可楨也不得不感嘆:“其長吏若民,多通材達識,喜多士之人至也。”竺可楨此言并非空穴來風,歷代士人在宜山留下的印記可進一步為證。如史少南、孔儒、趙士賢等白龍洞題詩,張自明、余靖等南山寺題詩,胡智、楊禧等大八仙山題詩。此外,還有黃庭堅等謫官遷居于此,更豐富了宜山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底蘊。由此可見,廣西宜山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條件,極具吸引力的歷史文化,成為抗戰(zhàn)時期影響國立浙大選擇內遷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廣西當局的大力支持,為校方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浙大內遷宜山得到廣西當局的許可,使其內遷獲得地方最高權力的支持,這對順利內遷至關重要。地方當局認可,則內遷地方有望;地方當局無作為,則內遷地方必將多災多難。廣西當局對浙大內遷頗為重視,親自派人協(xié)助完成搬遷事宜,無形中提高了大學在宜山百姓中的威望,更為浙大在宜山地區(qū)辦學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其實,在竺可楨、胡剛復等一行到漢口出席參政會議期間,浙大就急欲得到教育部的允諾,可以早日內遷,以備戰(zhàn)爭形勢的惡化。但教育部從派往各處的視察員報告中得知,“浙大最能安心上課,聞浙大近亦有遷移之說,頗為不安云?!保?]547竺可楨何以認為教育部對浙大近有遷移表示不安?對此其未明說,目前也無據(jù)可查。但其與教育部的溝通確實屢遭挫折,關于浙大早日內遷的事宜,竺可楨也未能從教育部得到滿意的答復??芍?,戰(zhàn)時教育部對高校內遷并不能做到未雨綢繆,導致戰(zhàn)事嚴峻之時,各高校的倉促內遷。得不到教育部的允諾,并不意味著浙大只能坐以待斃。竺可楨主張,對內遷事宜,由浙大自行安排。于是多方打探內遷地址,“約君武及九弟在寓晚膳。據(jù)君武云,廣西已出兵四十八萬人,浙大如移桂,南寧尚有余屋。”[6]546馬君武當時即任職于廣西,故將此視為浙大與廣西當局進行的最早溝通,亦無不可。

        關于浙大內遷廣西,馬君武雖代表廣西當局有所表態(tài),但若沒有得到教育部的同意終將難以為之。竺可楨經(jīng)過多番努力,教育部才最終批示浙大于必要時可遷。可見,民國時期的國立大學雖具備一定獨立性,但其擁有自主權是受限的,許多學校決策需要獲得國民政府教育部的支持,才得以順利通過。在抗戰(zhàn)的特殊時期,更是如此。溯其原因,國立大學的辦學經(jīng)費很大一部分依賴于教育部提供便是其一。得到教育部允諾,浙大隨即派人到黔桂兩省開展校址勘察。同時與當?shù)卣M行初步接洽,“十點教育廳邱昌渭來,商及桂省可遷大學地址。據(jù)云,南寧省府已撥歸軍醫(yī)學校,惟宜山即慶遠尚有標營,足以敷千人之用?!保?]553而當時標營是地方民團所在,廣西當局為安撫民團,需開展各種工作,使其愿意騰出標營地方,同時須為民團尋找新的駐地,以穩(wěn)定民心,才能確保浙大的順利內遷?!敖觿倧碗?,知宜山標營因團部出讓尚有問題”。[6]576為此,教育廳長邱昌渭還曾向浙大索要相當代價。而抗戰(zhàn)時期內遷高校經(jīng)費短缺,浙大并不想為此付出更多。于是決定與廣西省府主席黃旭初直接交談。經(jīng)多番周旋,加之馬君武、雷沛鴻、張君勱等多方協(xié)助,教育部也已贊成浙大在宜山暫時開學之議。廣西當局最終妥協(xié),對浙大內遷宜山占用標營等地分毫不取,并“劃縣中之文廟,東郊之標營,暨工讀學校以與焉?!毕铝钜松娇h府全力配合浙大內遷。于是,民團不得不騰出標營之地,文廟屬被服廠所在,也在縣府組織下很快遷往他地,工讀學校在建的胡文虎小學,亦被迫另尋地址,重新再建。除此之外,廣西當局還劃撥更多的空地,幫助浙大新建校舍,如竺可楨所言:“又擇隙地,結矛架竹,為屋數(shù)十椽以益之”。[6]576于是“凡講藝之堂,棲士之舍,圖書儀器之館,校長百執(zhí)之室,以至庖蝠之所,電工之廠,游息樹藝之場,莫不具備。于是五院之師生千余人,皆得時講貫于其中?!痹趶V西當局的幫助下,浙大獲得一應俱全的教學設備及教學場所,使得“邊繳之地,講誦不輟”。此外,在廣西宜山辦學之時,浙大導師制初建不久,急需引進人才,而廣西桂林地區(qū)在抗戰(zhàn)期間群英薈萃,為其選定人才提供了極大便利。如在浙大的極力請求下,廣西當局忍痛割愛,批復雷沛鴻到浙大宜山校址辦公,全力協(xié)助浙大辦理導師制工作①國立浙江大學初到廣西,以訓育與導師制工作需有人主持,且校中應有“廣西通”者,雷沛鴻則是其最佳選擇。于是由竺校長特往桂林懇切相邀。而雷沛鴻時任廣西省府委員,同意浙大受聘后,需商得廣西省政當局之同意。雷先生對廣西教育多所貢獻,經(jīng)過多番商討,省政當局才最終同意其往浙大就職。竺可楨在導師會議上特別致謝,“后雷先生以原任省委職務,諸待料理,經(jīng)商請竺校長暫緩就職,再返桂林,因事勾留匝月?!?選自《國立浙江大學季刊》1938年,第3期。)由此,國立浙大工作上的急需、雷先生個人的才能及廣西省政當局的不舍依稀可現(xiàn)。,直至其內遷貴州遵義前,才返回廣西當局繼續(xù)工作。

        內遷廣西宜山后,浙大從廣西省府獲得宜山農(nóng)場一個實驗基地,使其得以繼續(xù)開展桑蠶養(yǎng)殖等農(nóng)業(yè)科研工作,為農(nóng)業(yè)科學實驗提供了巨大幫助。當時的許多高校為提高科研能力,了解國外最新動態(tài),多數(shù)高校需要購置外文圖書,而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統(tǒng)制外匯,許多高校難以獲得外匯資金。浙大內遷宜山后,在桂林廣西銀行處透支港幣五千元,這無疑解決了浙大的燃眉之急。隨著戰(zhàn)爭形勢的惡化,內遷廣西的機關單位及人員不斷增多,廣州淪陷后,第四軍官學校內遷廣西宜山,希望浙大能騰出部分地方,“接黃旭初電,知第四軍官學校即黃埔軍官學校因廣州淪陷擬移宜山,欲浙大遷讓一部分,黃復電不允,但允在懷遠一帶覓屋?!保?]602廣西省府對浙大的照顧由此顯而易見。人員增多,許多房屋的租價也會相應提高,對此,竺可楨多次向廣西省府提議調控房租,以防價格惡性膨脹。廣西當局積極采納竺可楨的意見,“據(jù)憲承云,昨晚地方各機關會議決定以房租高出于標準價之百分三十作為公益捐,又擬以一個月房租為消防之用。宜山每月本可收房租捐八千,近來租價大增可以收萬余元云?!保?1]14調控房租舉措,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浙大內遷宜山的經(jīng)濟負擔,也為廣西公共事業(yè)的建設提供了幫助。當局還多方扶持浙大開展教學工作及抗戰(zhàn)宣傳,為浙大在廣西的各項活動提供了政治保障。廣西當局的這些作為,對浙大內遷廣西宜山至關重要,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見,政府行政力量的強制干預,直接影響了抗戰(zhàn)時期高校的順利搬遷,沒有地方政府的協(xié)助,高校內遷地方辦學終將難以實現(xiàn)。

        四、國立浙江大學的努力,增強了其內遷安置的主動性

        “將欲抗頑虜,復失壤,興舊邦,其必由學乎?”“七·七事變”之后,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的加劇,眾多高校背負著復國興邦的使命,被迫走上內遷之途,誓死抵御外來侵略?!拔┪釋⑹勘┞队谝罢邭庖嬗?,民庶流離于道者志益堅?!彪m然被迫長途遷移,流離于千里之外,但想到前方戰(zhàn)士的奮勇殺敵,內遷的人們應更能意志堅定,這也體現(xiàn)了竺可楨的自勉及對國立浙江大學廣大師生的鼓勵,對抗戰(zhàn)民眾的期待?!捌鋵W校師生義不污賊,則走西南數(shù)千里外,邊繳之地,講誦不輟?!闭愦笥米约旱男袆颖磉_了對抗戰(zhàn)的支持,縱然避難于數(shù)千里外的“邊繳之地”,也要維持課業(yè),為抗戰(zhàn)建國培養(yǎng)所需人才。“上下兢兢,以必勝自矢”。內遷途中困難重重,容易人心浮動,浙大堅持上下一心,以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念互相鼓勵,使得眾多師生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我們可通過其內遷的事前籌備、內遷前后的關系疏通、內遷校址的抉擇、內遷路線的確定、內遷人員的安排等等事宜,大致了解。從中也體現(xiàn)了浙大為內遷宜山所做的努力。

        1.事前籌備

        內遷前,浙大均派人先行勘察校址。對事先勘察的必要,李絜非解釋“本校鑒于建德遷贛之匆促,與今后籌計之從容,7月1日,由校長胡院長赴湘桂各地視察”。[5]27勘察即成為每次內遷進行前的重要步驟,不僅避免了盲目的內遷,也可在勘察校址的同時,查看可行路線及其安全性,以確保內遷師生及校產(chǎn)的安全。七月間,浙大在廣西宜山覓得校址。一方面派胡剛復入桂接洽;一方面組設遷校委員會,作為遷校期間的最高機關,商議決定一切內遷事項。遷校委員會由七個委員組成,委員會針對不同的內遷事項,分員管理負責,對于重大事宜,則全體開會議決,加之竺可楨、胡剛復等指導,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各項內遷計劃,具有較大的科學性與可行性。前文提到,教育部一直希望浙大內遷貴州,而浙大則有其自身思考:一則貴州貧弱,甚為艱苦;“接二姊自貴陽來電,謂貴州貧苦甚,勸浙大遷昆明”。[6]565二則入黔交通不便,路程遙遠;“晚計算入黔路程,計泰和由衡陽、柳州至貴陽,凡1786公里,陽朔方在半途”。[6]564三則搬遷所需費用甚巨;“剛復來,渠主張校遷融縣,以遷遵義則費大,所有學校之存款將用罄,故不如移地較近”。[11]225四則全校師生長途跋涉,甚為疲勞,宜就近擇地休憩?!坝谑腔I計再四,乃決定先遷宜山為一段落,以后再看情勢以定行止。”[5]28由此可以看出,內遷高校的行止,很大程度上受戰(zhàn)爭形勢的影響,特別是接近前線之地,內遷地址能否做長久之計,事先并不能確定。同時,也反映了抗戰(zhàn)局勢的多變,而內遷高校對此變化并不能準確把握。竺可楨一面派人探訪入桂路線,復又派李絜非、滕和卿二人赴桂轉宜山,籌備臨時校舍。最終遷校委員會決定,于暑期分批入桂。

        2.關系疏通

        內遷宜山,浙大實得多位名士幫助,如陳立夫、黃旭初、雷沛鴻、張君勱、馬君武等。內遷廣西宜山暫住,早已先行向陳立夫去電報告,于此期間,竺可楨還派了胡剛復、李絜非、滕和卿三人入桂,與桂省府接洽。“今日接絜非自桂林電,知滕熙已往宜山,剛復亦由黔至宜,即拍一電至省府黃旭初,囑撥宜山標營與文廟?!保?]573-574浙大最初是與省教育廳邱昌渭商談遷校事宜,但與邱昌渭接洽似乎并不順利,乃決定與省府主席黃旭初直接溝通,且若黃旭初依允,邱昌渭自然會作出讓步。但與省府主席的溝通,其困難不亞于與省教育廳長的溝通。竺可楨在那段時間大量閱讀有關廣西的資料,并“寄絜非電,囑探廣西對于中央機關抽兵辦法。”[6]577這應是知己知彼的戰(zhàn)略,對于成功溝通大有幫助。此外,竺可楨還充分利用其人脈,先是“寄馬君武電,囑商黃旭初主席撥宜山標營事?!焙笳垙埦齽晗蚴∈柰?,“余謝其為宜山標營為浙大向省府疏通之勞?!保?]576其后收得教育部陳立夫之函,謂其贊成浙大先在宜山開學之議。不久,“接剛復電,知桂省府已撥宜山標營與本校。下午又得宜山李絜非電,知標營團部已遷移,正在著手修繕。學生、教職員去宜無問題矣,心為之大慰?!保?]579可見,浙大與地方的有效溝通,對其取得穩(wěn)定的辦學環(huán)境至為關鍵。

        3.選擇校址

        抗戰(zhàn)時期高校內遷,校址的選擇是一大難題。一所大學人數(shù)眾多,圖書、儀器、設備等各項也為數(shù)不少,其對內遷校址的選擇需要有個標準,無形中增加了內遷工作的難度。而高校內遷選址的指導思想對其選址決定影響重大,當時,浙大選址的思想是:不搬遷到大城市,而是遷到此前沒有大學的小城鎮(zhèn),甚至是安靜的農(nóng)村去,一方面局勢相對穩(wěn)定,有利于安定教學,保護人才,另一方面可將遷校與內地開發(fā)結合起來。而后浙大選擇宜山標營、文廟等地作臨時校舍,并很快復課。又在宜山三里橋邊的農(nóng)場(即梨子園)獲得實驗場地,農(nóng)業(yè)科學實驗得以不輟,對宜山地理、資源等方面,亦多有研究。浙大對所獲校址,凡廣西當局索要相當代價的,經(jīng)過周旋及努力,多數(shù)得以減免。反映了廣西當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時刻轉變對浙大內遷廣西宜山的態(tài)度,但總體趨于熱心,且對浙大內遷予以更多關注與扶持?!氨敬髮W自西遷以來,校舍大半租借公私房屋,以均是臨時暫住授課,自建者為數(shù)無多?!保?2]9內遷宜山之后,浙大在省府幫助下,于標營覓得廣闊空地,為新建校舍提供了基本條件。

        4.確定路線

        內遷路線的選擇,按理是在選定內遷地址的情況下進行。當然,戰(zhàn)時條件下需要視情況而定,部分受重視的高校,在內遷上有多種備選方案,內遷的各項工作可同時展開。浙大在派人入桂勘察校址時,已初步了解入桂路線?!霸瓌t上訂為圖書儀器遵贛粵間水道入桂,比較安全;師生則循贛湘公路湘桂鐵路西行,時間比較經(jīng)濟?!甭肪€既已定,內遷工作隨即展開,然而,浙大考慮遠過于此?!熬旁乱潦迹群笤谮M州、大庾、南雄、曲江、以及茶陵、衡陽、桂林成立運輸站,關于乘車、押船、代運圖書行李、人員分組、出發(fā)日期,皆有詳盡規(guī)定。”[5]27運輸站的有效運行,不但解決了中途運輸?shù)闹軡鷨栴},也為內遷師生的安頓事先籌備,免去許多周折,更提高了內遷的安全性。

        5.房屋分配

        宜山城東文廟、湖廣會館及胡文虎小學,三個地方相比鄰,期間有房屋八九十間。又“據(jù)李酉開所繪之圖,宜山標營之面積約百畝,而房屋殊不足用。合計宿舍與課室不過一百五十方,宿舍如睡地鋪,勉強可住300人?!保?]573-574宿舍與課室不足,必須對有限的房屋加以有效分配?!艾F(xiàn)在宜山借用城內文廟作一部分教室及女生與一年級男生宿舍,借用工讀學校作總辦事處,借用東門外標營作二三四年級男生宿舍,并於余地自建教室實驗室等十余座?!保?2]9標營除作宿舍之用,還設有教室,校本部也位于標營,校辦公室則設在文廟。聯(lián)系所得湖廣會館與胡文虎小學,則設為機械系教室,宜山農(nóng)場一部設為本校實驗場。分配之后仍感不足,加以標營之地面積約百畝,浙大遂決定于此新建校舍?!吧衔缇劈c囑徐芝綸、吳馥初、張藎謀及剛復、絜非與騰和卿談宜山房子分配事,決定先造禮堂(與膳廳兩用)、圖書館及住400人之宿舍,第二部造教室與實驗室等,并派徐仁驊赴柳州購辦木料及桌椅等?!保?]591分配好各項任務,隨即尋找承建校舍的公司,此間,即電告教育部以宜山新建校舍,請準動用26年度之建設費為宜山建筑之用。校舍分配及師生安排就緒,“8月19日第一批圖書儀器啟運,8月30日教職員第一次啟程,9月15日第一批學生啟程,至10月中旬全體員生均抵宜山;遂遵照教育部之規(guī)定,于11月1日開學,圖書儀器現(xiàn)亦陸續(xù)運到。”[13]

        五、廣西人民的多方扶持,為校方的內遷安置營造良好的群眾基礎

        首先,“工不勞而集,費不侈而完?!币环矫妫_如竺可楨所言,浙大修繕校舍,“務絕華靡”,以簡單材料,將原來舊有房屋修葺一番,遮蔽風雨即可。標營新建的宿舍、教室、圖書館和大禮堂等,房屋結構也是木柱竹架草頂,篾席為壁,有的是木板批灰,顯得簡單樸素 。這樣不僅節(jié)省支出,也簡化了建校工程,節(jié)約工期,使新建校舍得以很快投入使用。但以簡單建材架構起來的校舍,也為后期遭遇敵機轟炸時造成的重大校產(chǎn)損失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抗戰(zhàn)期間,廣西所征調勞工人數(shù)眾多,全省多數(shù)市縣勞動力極為缺乏。據(jù)中國銀行農(nóng)貸區(qū)十二縣調查結果,各縣勞動力缺乏嚴重,如武宣縣壯丁,出征者達原有壯丁數(shù)一半;融縣則已達一半以上,三十年復征工達27萬,同年羅城縣為筑黔桂鐵路及舉辦縣內公共事業(yè),征調民工40萬。另據(jù)統(tǒng)計,抗戰(zhàn)軍興始,廣西歷年征調民工總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抗戰(zhàn)期間廣西歷年征調民工數(shù)統(tǒng)計表

        此統(tǒng)計僅就已報者編制,其中有地域不全或時間不齊者,并非全省全部實際數(shù)據(jù)。[15]654盡管連年征調導致廣西各市縣勞動力缺乏,但浙大仍能實現(xiàn)“工不勞而集”,由此推知,廣西人民對浙大內遷給予了相當關注及配合。

        浙大內遷廣西宜山,雖新建校舍,仍不足以妥善安置全部師生,許多教師是租借民房居住的。如竺可楨賃居于西大街郭氏的樓房,蘇步青住在東大街何宅,談家楨住在西后街申宅,彭謙住在陳清如老先生家,胡剛復住在西一街,豐子愷住在燕山龍崗園。[16]租住民房的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家徒四壁,毫無一件家具的問題。如豐子愷教授初來乍到,早來桂林的朋友忠告,這里沒有家具出租,只有買竹器,倒是物美價廉。[17]143于是到竹器店定制了一整套家具,竹床、竹桌、竹椅等。廣西之地本就盛產(chǎn)竹子,竹器編織手工業(yè)也不缺乏能手,且代代延續(xù),時至今日,廣西多地鄉(xiāng)村仍存在竹器編織手工業(yè)。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內遷師生的生活,減輕了開支。且廣西民風淳樸,民間商業(yè)深受外來商人影響,給內遷師生留下深刻印象。如豐子愷回憶:交涉中,我驚駭于廣西民風的樸節(jié)。他們?yōu)榱思s期不誤,情愿回報生意,不愿欺騙搪塞。[17]44由此,廣西人民不僅顯示了其竹器編織中能工巧匠的本領,并為此提供廉價原材料,還充分體現(xiàn)了其誠信經(jīng)商的價值觀。

        浙大內遷宜山后,鑒于廣西抗戰(zhàn)精神與宣傳工作的緊張,生活稍定,即投入宣傳工作??箲?zhàn)宣傳不是一廂情愿的事情,需要宣傳者與被宣傳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應。浙大師生們深知這一點,于是多方尋求與宜山各團體的聯(lián)合,從事于抗戰(zhàn)宣傳籌款救濟等工作。同時宜山各界團體人民廣泛接納與積極配合浙大師生的抗戰(zhàn)宣傳,如慰勞傷兵的游藝活動、救亡宣傳、優(yōu)待征兵家屬聯(lián)歡大會、出版吶喊周刊等。此外,又協(xié)助各小學組織戰(zhàn)時服務團,及于民眾學校與籌設中之民教館參加抗戰(zhàn)宣傳,以故宜山縣政軍學各界及民眾,對本校同學感情日見融洽。[18]抗戰(zhàn)宣傳之余,浙大開展的其他多項活動也都得到了當?shù)孛癖姷姆e極配合,如農(nóng)學院章恢志先生帶該系學生前往容縣一帶,對廣西柑橘類果樹之栽培展開調查,以求明了實際情形而得以研究改良,所經(jīng)容縣、郁林、桂平、柳州等地,均得到當?shù)孛癖姷臒嵝膸椭?,使調查所得材料頗多。農(nóng)藝學系則租得民田四十畝,內有水田二十余畝,擬作為水稻試種之用,余作種植大豆棉花之用,并向宜山各方征求下季作物種子,以便廣為栽培和試驗。[19]浙大師生出游之時,訪周家村借用炊竈,有老丈年八十四,出為款客,坐談甚久。[20]又宜山游泳池由本區(qū)指揮部及地方民眾捐資興建,本校以時當夏季,重以去年在贛已養(yǎng)成習慣,加之龍江水流湍急,絕不可用,故由體育課向地方交涉,請允下午二時至五時借予本校專用 。[21]正是得到了廣西人民的熱心幫助,浙大才得以順利內遷廣西宜山,并很快復課,有序開展各項課業(yè),且與當?shù)孛癖姾湍老嗵?,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1]蘇志榮.白崇禧回憶錄[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2]侯德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高校內遷史略[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宗仁,唐德剛,李宗仁回憶錄[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1981.

        [4]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二編)[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5]李契非.浙江大學西遷紀實[Z].國立漸江大學,1939.

        [6]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六卷)[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5.

        [7]宜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宜山縣志(點校版)第一卷:紀地,疆域[Z].2005:1-15.

        [8]李楚榮,宜州碑刻集[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9]力行.宜山志略[J].國立浙江大學季刊,1939(21).

        [10]唐凌,侯宜杰.廣西商業(yè)會館研究[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11]竺可楨.竺可楨全集(第七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

        [12]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浙江大學要覽[Z],國立浙江大學,1939.

        [13]本校遷宜山經(jīng)過紀略[J].國產(chǎn)浙江大學季刊,1938(1).

        [14]政協(xié)宜山縣委員會.宜山文史(第1期)[Z].1993:37-39.

        [15]廣西省政府統(tǒng)計處,廣西年鑒(第三回)上冊[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48.

        [16]譚明均.抗日時期浙江大學在宜山[J].宜山文史(第二輯),1988:37-39.

        [17]李輝.豐子愷自述[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18]同學來宜山后之宣傳工作.[J].國立浙江大學季刊,1938(5).

        [19]本校農(nóng)場近訊[J].國立浙江大學季刊,1939(17).

        [20]周厚復.詩錄[J].國立浙江大學季刊,1939(17).

        [21]宜山旅游池允借本校應用[J].國立浙江大學季刊,1939(24).

        日日噜狠狠噜天天噜av| 亚洲丰满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新无码中文字幕久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999欧美日韩| 午夜亚洲精品视频网站| 91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激情丁香婷婷|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草逼动态图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a在线免费| 美女被搞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 视频在线观看|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毛片无码高潮喷白浆视频| 人妻秘书被社长浓厚接吻|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99热在线播放精品6| 熟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岛国高清| 最新国产毛2卡3卡4卡|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国产AV无码无遮挡毛片|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苍井空| 一级a免费高清免在线|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国产肉体ⅹxxx137大胆| 淫妇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9久久免费看精品国产一|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中文岛国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