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磐
一直以來人們習慣了使用銀行卡,只需要“刷一刷”就可完成交易記賬,不過隨著去年底銀行卡的降級交易渠道被關閉,這種消費方式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銀行卡消費的革命性重要標志,可以用從“一拉”轉變成“一推”的動作變化來形容。今年我國銀行卡支付將正式告別刷卡、迎來插卡的新時代。以芯片卡替代磁條卡的背后,究竟有著怎樣重要的意義?對顧客來說它是個智能化的新系統(tǒng),在避免卡欺詐的同時更加易于使用。用芯片密碼卡支付,無論是在商店、超級商場、旅館、餐館或車庫,都將被要求輸入4位數(shù)字的密碼,而不是要在一張收據(jù)上簽字來驗證支付。
我國啟用的芯片卡核心技術體現(xiàn)在“芯片密碼”上,芯片密碼系統(tǒng)的硬件包括集成 EMV(Europay、M astercard和Visa)認證的讀卡器、密碼輸入裝置、移動裝置,配合了相應的軟件服務、軟件和硬件集成和技術支持。可以更安全地存儲個人識別密碼信息,將使罪犯利用卡或卡的細節(jié)進行犯罪更為困難。除了在線、郵購和電話購物,使用芯片密碼卡不再需要簽名確認支付,而是通過使用只有持卡人才知道個人識別密碼(PIN)來實現(xiàn)。
在去年感恩節(jié)到圣誕節(jié)期間,美國的銀行卡消費發(fā)生了震驚全球的事件,知名零售商塔吉特(Target)遭遇了黑客入侵,直接導致7000萬消費者的信用卡信息,被盜并且部分在互聯(lián)網披露。據(jù)悉黑客當時通過入侵了塔吉特的信用卡終端,復制了消費者信用卡磁條中的個人信息。如果塔吉特采用了“芯片密碼”,黑客當時根本就不可能得手,因為僅獲取信用卡號碼,任何復制偽卡都沒有空子可鉆。因為需要得到用戶的PIN才有可能復制偽卡。而信用卡PIN碼,可以讓持卡人根據(jù)需要隨時進行更改。
盡管芯片卡的推廣并不順利,此前英國推行“芯片密碼”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美國還是決定了今年10月前,將完成全美境內所有傳統(tǒng)信用卡向內置“芯片密碼”(Chip-and-Pin)的置換。Visa和萬事達國際兩大信用卡發(fā)卡機構,都已經表示了對美國的支持態(tài)度。美國也已經全面推出了替換消費者現(xiàn)有信用卡的服務。
在銀行卡安全方面歐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歐盟有關國家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拋棄傳統(tǒng)信用卡磁條讀卡+簽名的驗證機制,因為持卡人更容易遭到資金被盜用,信息被盜取。而在美國由于忽視了信用卡風險的技術性防范,美國人在歐洲地區(qū)的刷卡消費遇到了諸多不便。美國當今的信用卡和借記卡技術落后于歐洲數(shù)年,所以決定了要迎頭趕上,盡快與歐盟安全國家縮短距離。據(jù)悉其采用的“芯片密碼”(Chip-and-Pin)技術,內置儲存加密信息的微型芯片包括一個四位數(shù)字PIN碼。當消費者想在商店中刷卡時,首先需要輸入PIN碼,芯片會驗證PIN碼是否正確。采用了這一技術的信用卡在刷卡時,能夠提高持卡人消費的安全性。由于需要輸入PIN碼,決定了商家店員無法獨自完成信用卡操作,只能將手持刷卡機帶到消費者面前,并讓消費者完成信用卡的操作。傳統(tǒng)的信用卡驗證機制,允許店員利用消費者信用卡完成刷卡操作,給予了他們記錄卡號、將信用卡刷在“黑卡機”里,為盜取信用卡信息提供了機會。采用“芯片密碼”的信用卡,將完全取代傳統(tǒng)信用卡的磁條作用。后者非常容易遭到黑客入侵。有數(shù)據(jù)顯示“芯片密碼”的采用幫助法國減少了高達80%的信用卡欺詐案。
需要指出的是內置了“芯片密碼”技術的全新卡片,將不再擁有傳統(tǒng)信用卡磁條和持卡人簽名欄。萬事達信用卡專家卡羅琳·貝芬妮(Carolyn Balfany)認為:“美國接受信用卡更新?lián)Q代,是由于信用卡欺詐團伙已經將目標地區(qū)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因為他們切身感受到了美國地區(qū)的信用卡風險洞開,相比起歐洲信用卡更加容易被入侵?!?/p>
從安全性的角度而言,持卡用戶應盡早更換芯片卡,以保障財產安全。關閉“磁條+芯片”復合卡在ATM機上的磁條交易通道,銀行卡在ATM機被復制盜刷的事件就會得到根本杜絕。POS終端關閉了降級交易后,銀行卡被復制盜刷的風險將會被控制。而且日后通過芯片卡,會有許多功能可以加載,給未來的日常生活消費提供更多的方便。
為了提高銀行卡的安全使用率,降低偽卡帶來的風險,我國央行統(tǒng)一部署了全國POS終端關閉降級交易渠道。此舉意味著國內既有磁條又有芯片的復合銀行卡,將不能再刷磁條進行交易,只能通過插芯片卡實現(xiàn)交易。從2014年1月1日起,央行要求全國性商業(yè)銀行試點發(fā)行金融IC芯片卡。從今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和重點合作行業(yè)領域,全面發(fā)行“金融IC芯片卡”。中國銀聯(lián)的銀行卡IC化已經排出了時間表,2015年將不再發(fā)行磁條卡。
央行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POS和ATM終端支持芯片卡的改造率,已經分別達到了99.6%和99.5%,芯片卡已經成為新發(fā)銀行卡的主流。關閉芯片卡降級交易渠道,運用芯片卡的環(huán)境已經基本具備,但換“芯”的費用由誰承擔還沒有明確說法。目前持卡者手中的銀行卡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磁條卡、芯片+磁條復合卡和單芯片卡。磁條卡的卡身沒有芯片;芯片+磁條的復合卡卡身既有磁條又有芯片;單芯片卡沒有任何磁條只有芯片。銀行已經發(fā)行的金融IC卡主要是芯片+磁條的復合卡,目前新發(fā)行的則是芯片卡。隨著換“芯”升級,最終需要消化34億張磁條卡。芯片卡的制卡成本高于磁條卡,如果收取的工本費從磁條卡的5元/張,提高到芯片卡的40元/張,成本將會超過百億元。由此引發(fā)的換卡成本究竟應該由誰來買單?銀行與消費者各執(zhí)一詞。
目前銀行對辦理銀行卡收取工本費標準并不統(tǒng)一。
工商銀行。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已停止磁條借記卡的新發(fā),存量磁條卡可繼續(xù)使用。換卡免費針對四星級以上客戶磁條卡升級為單芯片借記卡。約有九成左右的銀行卡支持“換卡不換號”業(yè)務,持卡人須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銀行卡到發(fā)卡銀行指定營業(yè)網點辦理手續(xù)。
建設銀行。今年起新發(fā)卡全部更換芯片卡。已有磁條卡換“芯”需持卡人本人攜帶磁條卡及有效身份證件即時換卡手續(xù)。同時支持磁條卡同卡號預約換領芯片卡。芯片卡換卡工本費給予分行下浮權限,分行可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對不同客戶群體減免換卡工本費。換芯片卡后只有6227開頭的銀聯(lián)借記卡才能申請換同卡號的金融IC卡,其他的換卡就不能保持原有的卡號了。
交通銀行。對于卡號前六位為“622260”的磁條卡推出“換芯不換號”服務,新?lián)Q的芯片卡保持原磁條卡的卡號、所有業(yè)務功能和簽約關系。借記卡持卡人在該磁條借記卡所屬分行任一網點柜臺,均可將磁條卡更換為芯片卡。對置換的沃德卡、交銀理財卡、薪金卡、尊享薪金卡、年金卡等芯片卡,交行均免收卡片工本費。
招商銀行。對于存量客戶邀請前往網點更換,芯片復合卡的收費標準為普卡收取10元工本費,金卡和金葵花免費,各分行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進行優(yōu)惠或有條件減免。對普卡換“芯”收10元工本費,金卡和金葵花卡免費。換“芯”更多考慮的是系統(tǒng)升級、制作芯片所帶來的經營成本上升。免費為四星級以上客戶磁條卡升級為單芯片借記卡。優(yōu)化保號換卡服務。
中信銀行。去年起陸續(xù)開展磁條卡升級芯片卡將于年底完成。新發(fā)行的信用卡為芯片卡不收取客戶費用。對于已發(fā)磁條卡在有限期內繼續(xù)使用,有效期屆滿給客戶免費換發(fā)同款芯片卡。
鏈接:換卡之舉在英國被認為暫時存在風險,商家對芯片密碼卡實施后,欺詐將被因特網和電話所取代表示關注。擔心智能信用卡在網上可能會有利于欺詐行為,在有爭議的交易情況下,該換卡計劃可能把責任轉移到消費者身上。換卡計劃的支持者則辯稱,帶有芯片密碼的卡片天生更為安全。同時芯片密碼計劃鼓勵中型零售商盡快改變系統(tǒng)。不轉移到芯片密碼系統(tǒng)的企業(yè)風險就要由商家承擔。從2005年1月1日起任何決定不投資的人,將要對采用芯片密碼技術可能防止的欺詐損失承擔責任。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ACCA)警告小商家只有幾個月時間安裝芯片密碼系統(tǒng),否則就要冒很大的風險。如果商家遵守了卡發(fā)行商的提示持卡人交易成功,這筆交易過后被發(fā)現(xiàn)是欺詐,零售商將不負責任。然而選擇不采用芯片密碼系統(tǒng)的零售商將要負責;結果有可能成為信用卡欺詐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