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軍
《論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說,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須先把工具準備好。同樣,班主任要做好工作也必須掌握幾件稱手的“法寶”,電子表格就是其中之一。
班主任的雜事多,特別是統(tǒng)計數據一類的,常常讓人目不暇接。面對大班額的現狀,紙質表格一張接著一張地填,一個學生一個學生地找,令人眼花繚亂,一旦出錯的話更是令人手忙腳亂。但如果使用電子表格,填寫表格就會成為一樁很輕松的事情。
首先,剛接一個班,我們就盡量把學生的基本情況搞清楚,輸入電子表格的內容越詳盡越好。學生的戶口簿復印件裝訂成冊,為的是保證輸入時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學生的家庭住址具體到門牌號;電話號碼至少有三四條——家里的固定電話,爸媽的手機以及工作單位的電話,甚至爺爺奶奶的手機,多多益善。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其實電話號碼也一樣,存放在電腦里占不了多少空間,但到關鍵時刻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記得幾年前,有一位學生在校時突發(fā)疾病,學校一方面派車送孩子到醫(yī)院,一方面緊急聯(lián)系該學生的家長。但這位家長是外來務工人員,手機關機,打他單位的電話也無人接聽,而孩子的情況又必須家長出面定奪,因此,及時聯(lián)系到這位家長成了給孩子治療的關鍵。怎么辦?我們馬上從整個學校的電子表格中查找信息,找到另一位和這位家長在一個單位工作的家長。和另一位家長取得聯(lián)系后,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當了。事后才得知,生病學生的家長上夜班,白天休息所以關機,他的同事是拿著手機跑到宿舍把他叫醒的。由此看來,一條細小的信息有時會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
其次,信息要隨時添加、熟練運用。在我的電子表格里,每個學生的原始信息起碼有幾十條,一個學期下來又會增加幾十條(主要是成績和平時的表現)。有了這些信息,統(tǒng)計填表格就方便多了。統(tǒng)計管理是電子表格的長項。在眾多功能中,數據的篩選、排序、用函數計算這幾項比較常用,它們會幫你選擇、排列、計算,且不會出錯。工具用得熟練,工作效率自然就能提高。告訴大家一個竅門,統(tǒng)計表格不妨按學生姓名的音序排列,把這個作為固定的順序,這樣就可以從幾十個名字中快速找到某位學生所處的位置,即使上面下發(fā)的表格排列是混亂的,你也可以使用排序立即恢復“固定模式”。
事實上,電子表格只是比較實用的一種手段,其出發(fā)點是全面地了解學生,包括學生的姓名、出生年月、家庭情況,他的行為習慣、喜怒哀樂,甚至他喜歡什么卡通人物、最害怕什么動物……心中裝著學生,就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另外這些項目的填寫也為學生的品德評語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李鎮(zhèn)西老師經常說,不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不是真教育。是的,愛學生就應該從關注學生的點滴開始。只有真心地愛學生,才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法寶”,才會在班主任工作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