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士然
當下,物聯網給MCU 應用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會。據市場研究機構預計,到2020 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guī)模將從2014年的6 558億美元增至1.7萬億美元,聯網終端的數量將達到500億個以上。設備、連接和IT 服務將占據全球物聯網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僅設備就占到整個市場總量的31.8%。對于MCU 廠商來說,這既是一個很好的時代,也是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近年來,MCU 國際廠商風云變幻,Freescale被NXP收購,Atmel被Dialog收購,不禁給人一種感覺,MCU 廠商這是怎么了?物聯網時代,MCU 廠商能否通過自我變革來適應新的市場需求?下面以新唐科技為例,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在物聯網時代開拓市場、提升服務水平的。
新唐科技是2008年7月由華邦電子邏輯產品事業(yè)分割設立,是亞洲第一家推出32位ARM Cortex-M0/M4的MCU 供應商,其32位ARM Cortex-M0MCU 銷量超過1億顆,創(chuàng)建了以ARM Cortex-M0/M4為核心的MCU 品牌NuMicro。
據新唐科技微控產品營銷企劃處處長黃日安介紹,自從2010年第一顆ARM Cortex-M0 MCU 上市,到目前為止,新唐科技已經推出了300多顆產品,滿足了客戶在消費電子、工業(yè)控制、醫(yī)療電子、馬達控制、汽車電子、計算機和通信等方面的應用需求。
新唐科技MCU 產品線分為4個大類:High Performance Line 靠 譜 芯(包 括NUC472、NUC100、NUC200、NUC240),SPI e-Flash Line ARM7/9 系 統(tǒng) 芯(包 括NUC501/502/505、NUC700/900、N329),Value Line給力芯(包括N79E/N76E、Mini51、M051、M451)和Low Power Line節(jié)能芯(包括Nano100、Nano102、Nano112)。
物聯網時代的產品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在ARM 一統(tǒng)MCU 天下的時代,一招吃遍天下的策略顯然是行不通的,唯有不斷推出更多的新產品才能不被市場遺忘。
不僅是電子產業(yè),未來大部分行業(yè)都會進入服務時代,MCU 廠商不能再只注重于賣出多少顆產品,因此新唐科技在服務上也下足了功夫。
黃日安介紹,每年新唐科技都會在全國多個城市做研討會巡展,今年選定了北京、廣州、深圳和臺北4個城市。與往年注重新產品發(fā)布相比,今年的研討會加大了應用研討力度,希望能向工程師傳遞多種活生生的應用信息,而不是冷冰冰的IC。鑒于幾個城市的客戶應用不同,不同城市的研討會其內容設置是有區(qū)別的,南方偏重消費類應用,而北方重點在金融、醫(yī)療、三表類應用。
市場上采用Cortex-M0的MCU 產品有很多,而新唐科技的產品近幾年銷售非常好,黃日安認為,原因就在于他們所提供的“7心級”的服務:信心—Cortex-M0 單片機銷售量領先;寬心—全系列產品多重選擇與快速升級;放心—高質量測試流程(125℃測試);安心—高抗干擾高抗噪(6~8kV);細心—快速技術支持;舒心—快速交貨;開心—優(yōu)異的性價比。其實歸根結底,新唐科技產品的競爭力主要在于服務的各個細節(jié)。
黃日安認為,未來MCU 的競爭力在于開發(fā)平臺的搭建和兼容性的統(tǒng)一,因為MCU 需要一個易用的開發(fā)平臺,比如新唐科技NuEdu系列為一套針對NuMicro Cortex-M0/M4單片機家族設計的全新開發(fā)工具包,支持Nu-Tiny接口及兼容于Arduino接口的NuEdu應用模塊,是多功能的全新開發(fā)工具,專門提供給工程人員使用。其基于CMSIS架構的應用程序代碼,可兼容于新唐科技各系列芯片,用戶易于移植到不同開發(fā)板上,無需重新編寫程序。
談到MCU 的未來,64位處理器是繞不開的話題,但目前來看,在可預見的幾年內,在嵌入式系統(tǒng)領域的應用中32位足矣。對于64 位處理器,新唐科技也將持續(xù)關注,但是近幾年公司會集中精力在物聯網領域,而且會繼續(xù)在這方面進行布局。物聯網應用中的控制和計算都需要MCU,憑借多年來在客戶方面積累的基礎,在物聯網這塊“大蛋糕”面前,新唐科技還是很有優(yōu)勢的;此外,物聯網需要感測、控制、計算、通信和聯網相結合,為此新唐科技已經著手布局無線通信方案。
半導體廠商的起起伏伏,是不會影響到250億~300億美元的市場需求的,因為物聯網時代真的來了,MCU 廠商都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