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忠
(江蘇省鹽都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000)
小口氏(Oguchi)病 Diseicse Oguchiv
徐漢忠
(江蘇省鹽都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江蘇鹽城224000)
摘要小口氏病(Oguchi diseicse),系世界各國罕見病例,眼底表現(xiàn):水尾(Mizuo)氏現(xiàn)象,先天性、靜止性夜盲,三大特征即可確定,除世界各國眼科專家有的報告,我國也有關冠武、范鴻簡、鄭建中等,約28例,易漏診,特報道,對兒童作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觀察,后果好。了解本病,不必長期服用維生素AD,避免幼兒魚肝油過量并發(fā)癥。
關鍵詞小口氏病;眼底疾病;視網(wǎng)膜
小口氏(Oguchi)病,系特殊罕見的眼底疾病,凡具有先天性、靜止性夜盲,典型眼底表現(xiàn)、水尾(Miguo)氏現(xiàn)象,三大特點即可確定。本病于1907年首先由日本小口忠太氏描寫,以后世界各國文獻均有報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Scheeies、Giunnin、Endelmann、Michiniewicg、Beui、Gnanotnoem、Klien、關冠武、范鴻簡、鄭建中等28例,因本病易和其它眼底病想混,故須反復檢查,通過儀器測定,根據(jù)具體測定結果加以研究分析,現(xiàn)將一例介紹如下:上海醫(yī)科大學小口氏病一例,報告:患者專從武漢至上海,金xx,女,6歲,湖北,幼兒園,武漢市江漢區(qū)東堤街33號,門診號85512,主訴:雙眼夜盲已六年(其母代述),現(xiàn)在癥:患兒出生后即夜盲,日間視力、辨色能力均良好。家族史:父母系表兄妹結婚。體格檢查:患兒智力發(fā)育好。眼部檢查:視力右:1.2,Jager1, 左:1.2,Jager1,雙眼前節(jié)正常,眼壓未測。辨色能力:色弱。視野:Goldmann氏視野計測量屬正常范圍。眼底:雙眼角膜、晶狀體、玻璃體透明,視盤色略淡,邊緣清楚,周圍鑲有灰白色、金泊樣色暗影,黃斑色暗,其下呈灰白色顆粒,中心窩反射可見,視網(wǎng)膜血管在視盤內的色紅情況為正常范圍,出視盤外顏色略深,未呈紫黑色,至周邊部,動靜脈不易分清,動靜脈之比為2:3,視網(wǎng)膜反光呈金泊樣[1],亦如煙灰色的視網(wǎng)膜透見大小不一之污斑,很易辨認的典型眼底,水尾氏(Mizuo)現(xiàn)象呈陽性,即將患兒包扎雙眼在暗室中,由家長陪同玩耍和講故事,一小時后檢查眼底,無改變,三小時后,眼底與正常人一樣[2],色潤呈桔紅色,視網(wǎng)膜動靜脈黃斑視盤情況清晰可見,患兒在暗室中光覺基本恢復正常狀態(tài),可見其母動作之方向,如吃雪糕,拿糖等姿態(tài),與醫(yī)生可見情況一樣,出暗室后16分鐘復查,眼底恢復原狀。
視網(wǎng)膜電圖(ERG)報告:1985.5.25日No.13上海第二醫(yī)學院,瞳孔正常,光源閃光,右91.3,a波(μ δ),107.9,b波(μ δ),左66.4 a波(μ δ),91.3,b波,a波潛伏期102毫米(右),100毫米(左),提示a、b波振幅均小于正常,暗適應后a、b波振幅增大,綜合臨床可見,符合小口氏(Oguchi)病。
暗適應檢查報告:1985.5.30日下午上海第一醫(yī)學院采用Goldmann氏-Wecleecs氏暗適應計,患兒于暗室中,開亮儀器中燈光,注視乳白色玻璃5分鐘(明適應),關燈后注視黑白線條,見到后告訴醫(yī)生,除一二次間隔5分鐘,以后均為10分鐘,一小時后由儀器記錄曲線,先右眼后左眼,共計約二小時半左右。結果具體數(shù)據(jù)為暗適應適應時間,右錐體3′、左錐體5′(正常為3′),右桿體8′,左桿體20′,正常為22′;適應能力右錐體4.2,左錐體4.4(正常為5.0),右桿體4.1,左桿體4.4(正常為2.3)。很顯然,患兒暗適應能力在桿體方面只相當于普通人的1/2,其它數(shù)據(jù)正常,符合小口氏(Oguchi)病。
討論
文獻報導國外本病約60%為家屬血族婚姻,我國為100%,這與近親結婚較多有密切關系,國外病例有智力發(fā)育不全[3]、白內障、近視,我國視力均為1.0以上,無上述并發(fā)癥,國外文獻提示本病由于桿體細胞外節(jié)內視紅質蓄積非常慢而致,圓錐細胞功能正常,可能為胎兒殘留的一種先天性異常,和桿體細胞數(shù)目減少有關,我國文獻記載病理檢查本病錐體細胞極多,幾乎無桿體細胞,錐體形態(tài)異常分布于類似鳥類,本病例暗適應結果表明,正常錐體暗適應能力為5.0,桿體暗適應能力2.3的數(shù)據(jù),前者屬正常范圍,右為4.2,左為4.4,但后者相差極大,只有右4.1,左4.4(正常為2.3),遲延時間太長,符合國內文獻資料。
治療:本病一經(jīng)確定,不必用維生素AD,改用擴張血管藥,如路丁、地巴唑、維生素C,防止兒童長期服用維生素AD中毒有積極意義。
小結
本文報導小口氏(Oguchi)病一例,首次以Goldmann氏-Weekecs,暗適應計測定數(shù)據(jù)測定桿體細胞減少1/2,而不是無桿體細胞及視網(wǎng)膜電圖(ERG)對照,并提出治療意見。
本文承上海第一醫(yī)學院(現(xiàn)復旦大學醫(yī)學院)、上海第二醫(yī)學院(現(xiàn)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協(xié)助,僅此致謝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張新康教授指導[4]。
參考文獻
[1]關冠武:小口氏病-家族二例,中華眼科雜志,3:1,44,1953.
[2]Newell,F.W.etal:Dwocn and lundus TlaJimaculatuo, Tnans,Ames .Acad .Ophthal .owlasgng .76:88~100.1972.
[3]Anches,D.etal:Fluoncocein otudies of ehosoidal Aclesosin,Ames.J.Ophlhalmol .71:266~285(PastⅡ),1971.
[4]Casc, R.E:Funduo tlauimacnlatcs, Aich. ophthalmol. 74:163, 1965.
【中圖分類號】R77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