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寧
老年冠心病患者臨床特征及PCI術后的臨床療效探討
曾寧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的臨床特征以及PCI手術以后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7例,采取PCI手術治療,對其臨床特征以及手術效果給予分析研究。結果 57例患者全部治療成功,成功率為100%。手術后57例患者全部在門診跟蹤隨訪,其中心絞痛發(fā)作3例,占總體的5.26%,可是相關癥狀要比手術之前明顯減輕,無1例心功能減退。結論 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PIC手術治療,可以使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提高,使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減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PCI;老年冠心?。慌R床特征;療效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其的定義為:因為冠脈功能性改變或者器質(zhì)性病理變化導致的冠狀動脈血液流動與心肌需求不平衡而造成的心肌損害[1]。這種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有心律失常、心衰、心絞痛等,嚴重的還會引發(fā)猝死,對患者健康生活質(zhì)量帶來巨大的影響[2]。本文選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7例,采取PCI手術治療,對其臨床特征以及手術效果給予分析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yī)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7例,通過臨床表現(xiàn)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均符合老年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3]。當中,男35例,女22例。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70.3±7.2)歲。病程5個月~11年,平均病程(5.9±2.8)年。當中合并癥包括有高血壓33例,占總體的57.89%;糖尿病11例,占總體的19.29%;陳舊性心梗7例,占總體的12.28%;腦血管意外3例,占總體的5.26%。其臨床表現(xiàn)包括有氣短、胸骨或者心前區(qū)心電圖檢查現(xiàn)實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血性ST-T改變以及胸悶等。
1.2 臨床療法 在手術之前做好相關臨床檢查,PCI治療按照常規(guī)臨床操作,在手術之前采取阿司匹林300mg,氯比格雷300mg,采取口服方式。(1)對患者左腹股溝和右腹股溝區(qū)域或者橈動脈區(qū)域進行常規(guī)消毒;(2)鋪上無菌毛巾;(3)采取利多卡因10mL,采取局部麻醉,穿刺點在右側或者左側腹股溝皺褶下方1.5~2.0cm股動脈搏動部位或者腕部橫線當中3~4cm的橈動脈搏動部位;(4)穿刺成功以后置入引導鋼絲,將穿刺針緩慢撤出;(5)把導管置入到主動脈根部、左冠脈或者右冠脈開口、在推注藥物,沒有旁漏,即采取冠脈造影檢查和介入治療。在臨床手術當中采取肝素1萬U,采取靜脈注射,每隔1h追加1千U。按照Grenuzigs方法采取冠脈介入治療,6F指引導管糾位,采取中等硬度導絲通過癇變,采取1.5~2.0mm球囊4~8大氣壓擴展開通閉塞或者狹窄的血管以后置入支架。臨床手術以后將動脈鞘管給予拔除,采取低分子肝素5~7d,采取皮下注射方式,常規(guī)采取氯比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治療。
1.3 臨床手術治療成功標準 臨床手術以后殘余狹窄在20%以下,同時沒有相關的嚴重并發(fā)癥,達到TIM13級血液流動,通過冠脈造影進行判斷[4]。
1.4 跟蹤隨訪 臨床手術以后對患者心臟事件發(fā)生情況跟蹤隨訪6個月。心臟事件包括有心絞痛復發(fā)、非致死性心梗、心源性死亡以及血液運行重建手術[5]。判斷根據(jù)為典型表現(xiàn)或者活動平板缺血改變以及負荷核素心肌顯像呈現(xiàn)部分心肌缺血。血液運行重建包括有冠脈搭橋以及再一次PCI手術治療。
57例患者全部治療成功,成功率為100%。在臨床手術當中有1例患者的心率變慢、一過性ST段抬高以及血壓下降。57例患者在24h以后下地活動,6min步行距離在100m以上。手術以后57例患者全部在門診跟蹤隨訪,其中心絞痛發(fā)作3例,占總體的5.26%,可是相關癥狀要比手術之前明顯減輕,無1例患者心功能減退。
老年冠心病患者屬于一個特殊群體,臨床發(fā)病類型主要為不穩(wěn)定心絞痛,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多。老年冠心病患者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病理生理特點,各個臟器生理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減退,同時大部分還合并各種慢性基礎疾病,其中包括有腎功能減退、腦血管病、慢性肺部疾病以及外部周圍血管硬化等。另外,老年患者還存在非常多的冠心病危險誘因,例如高血壓、吸煙、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癥等[6]?;颊叩牟±碜兓卣饕泊嬖谝欢ǖ牟町?,其冠狀動脈病理變化一般呈現(xiàn)多支和多處狹窄,同時狹窄程度相對比較重,同時大部分為長段狹窄,好發(fā)部分為左側冠脈前降支,累及的范圍相對比較廣泛,冠脈一側支循環(huán)代償不完全,儲備能力明顯降低,同時左心室收縮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時合并其他相關部位的病理變化。
傳統(tǒng)治療這種疾病一般由于合并癥比較多,或者多支冠脈病理變化等相關誘因,而沒有采取PIC治療,然而,隨著介入材料的不斷改進,臨床技術經(jīng)驗逐漸提高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藥物的廣泛應用[7],采取PCI術的老年患者逐漸增多。本文認為多支病變的患者由于病史較長,存在一定的耐受力,這樣長時間各種藥物治療的效果并不明顯的患者,PCI為其提供更為有效的療法。PCI術治療的時候,采取股動脈入路能夠使指引導管支撐力明顯增加,對手術當中臨時起搏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手術之前要全面估計其成功性和風險性。手術當中的醫(yī)護人員要配合密切,使手術成功率明顯提高,以及使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另外,所有操作都要在肝素下操作,擴張冠脈內(nèi)采取硝酸甘油,以免發(fā)生痙攣。除此之外,患者建立一條靜脈通路和心電圖密切監(jiān)護,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觀察指標給予密切監(jiān)測。采取冠狀動脈造影的時候冠脈注射造影劑,攝片以后立即叮囑患者用力咳嗽,進而使冠狀動脈當中的殘余造影劑給予徹底排除,使冠狀動脈當中的血液流動恢復正常。本文結果顯示,本文57例患者全部治療成功,成功率為100%。在臨床手術當中有1例患者的心率變慢、一過性ST段抬高以及血壓下降。57例患者在24小時以后下地活動,6分鐘步行距離在一百米以上,和上述相關實踐研究結果基本相同[8]。
總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PIC手術治療,可以使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提高,使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減少,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
[1] 許浩軍,于宗良,顧明,等.70歲以上老年急性心?;颊吲R床特征和急診PCI術后預后觀察[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6(2):153.
[2] 仇興標,倪幼方,陳暉,等.70歲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療[J].中國人心臟病學,2012,12(1):35-37.
[3] 陳韻岱,呂樹錚,劉文嫻,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的支架置入術的臨床評估[J].中華老年醫(yī)學,2011,20(1):10-12.
[4] 李悅梅,陳慧芳,楊永宗.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臨床指南(摘 要) [J].中國動脈硬化,2013,12(11):484-492. [5] 楊嬌妹.老年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臟病的臨床診治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4,20(22):153.
[6] 王雪芳,劉艷明.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力學及生物相容性與置入后血管再狹窄[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2,14(34):6409-6412.
[7] 呂建波.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心血管支架的安全及有效性評估[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8(35):222-223.
[8] 邢瑋.心血管支架與支架置入后的血管快速內(nèi)皮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3,13(9):1731-173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8.037
江西 335000 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yī)院 (曾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