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志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檢測人體血液中癌癥生物標記物的新方法:利用肽核酸鉗及納米微電子芯片檢測游離核酸。
核酸可分為脫氧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通常位于細胞內(nèi),但有時也能在循環(huán)血液中找到。癌癥患者的血液中往往有更多的這種脫離細胞的核酸,其中一小部分游離核酸中就包含著與某些癌癥相關的突變。
研究游離核酸的常用方法包括DNA測序和聚合酶鏈式反應(PCR),但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缺陷。DNA測序成本高,患者往往要等待幾周才能獲得結果;PCR則需要準備大量樣本進行修改,才能使其對基因點突變具有充分選擇性。
許多遺傳癌癥標記會在一個特定基因中包含一個點突變。點突變是很難發(fā)現(xiàn)的,因為與正常游離核酸或野生型核酸相比,其在血液中的含量要小得多??茖W家提高PCR靈敏度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稱為肽核酸的基因“鉗”,這些具有互補核苷酸序列的鏈與野生型序列綁定后可放大目標序列。
研究人員將肽核酸鉗技術與電化學探針技術相結合,制作出一種快速、具有選擇性的傳感器。他們設計的鉗測定技術可在KRAS基因中選擇出特定的突變,KRAS基因中有7個突變與肺癌相關。實驗證明,這種利用肽核酸鉗及納米微電子芯片檢測游離核酸的新方法,對檢測患者血液中的癌癥標記物具有足夠的靈敏度和選擇性。 (儀器信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