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桂云 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661699
筆者通過外科手術先后治療了53 例疝疾病豬,治愈率95%,現(xiàn)將診療結果報告如下,供同行參考。
(1)從患疝部位看,腹股溝或陰部膨大下垂,可直接看到疝氣的大小和疝的病理部位。大的如籃球、小的如乒乓球,影響行走、飲食和生長,通常體溫、呼吸、脈搏正常,但體型比較消瘦,多有便秘。有時隨著天氣變化和腸道內氣體流動,疝氣時大時小。同時隨著豬的生長發(fā)育,疝氣包也隨之增大,有的大到拖地,磨破疝氣包的表皮,感染死亡。有的增生壓迫腸道或腸孔狹窄卡緊腸道時,吃下的食物不能通過,患豬會煩躁不安、腹痛,嚴重時減食、廢絕,如不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數(shù)天后死亡。
(2)根據(jù)疝的內容物可否還納分為可復性疝與不可復性疝。前者當改變動物體位或擠壓疝囊時,疝內容物可通過疝孔還納腹腔;后者卻不管如何改變體位或擠壓疝內容物都不能回到腹腔內,故稱不可復性疝。不可復性疝根據(jù)其病理變化有兩種情況:一為粘連性疝,即疝內容物與疝囊壁、腸管與腸管之間或腸管與網(wǎng)膜發(fā)生粘連;二為嵌閉性疝,嵌閉性疝又分為糞性、彈力性及逆行性等數(shù)種。糞性嵌閉疝是由于脫出的腸管內充滿大量糞塊而引起,使增大的腸管不能回入腹腔。彈力性嵌閉疝是由于腹內壓增高而發(fā)生,腹膜與腸系膜被高度牽張,引起疝孔周圍肌肉反射性痙攣,孔口顯著縮小。
(3)逆行性嵌閉疝是由于游離于疝囊內的腸管,其中一部分又通過疝孔鉆回腹腔內,二者都受到疝孔的彈力壓迫,造成血液循環(huán)障礙。三種嵌閉疝均能使腸壁血管受到壓迫而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淤血,甚至引起腸管壞死。
(1)保定。保定由3 人組成,一人抓前腿,另一人抓后腿,還有一人是術者。術前將手術刀、剪、止血鉗、持針鉗、縫針和縫線等浸泡在消毒液里消毒。手術者雙手在消毒液中浸泡消毒,豬的手術部位先用75%酒精消毒,后用碘酊,也可用消毒液消毒,用普魯卡因注射液分點做局部麻醉。手術時堅持刀破皮、手破膜的原則,避免誤傷其他臟器,對不同疝氣手術程序也不同。
(2)豬生理性疝氣治療。生理性疝氣一般無感染,漏出來的腸道呈游離狀態(tài),切開即可看見腸道,隨著腸道即可觸到漏腸孔。如果指頭伸不進漏腸孔,要用手術刀細心地擴大,再送入腸道,縫合漏腸孔,切除多余的腹膜、腹肌和皮膚,再縫合腹膜、腹肌和皮膚,撒布消炎粉,觀察出血情況,注意止血。術后擦干凈體表血水,注射抗感染藥物。將手術后的豬只單獨飼養(yǎng)。
(3)豬病理性疝氣的治療。病理性疝氣打開手術部位后,有的具有惡臭的血水和膿水,有的似豆渣包,有的腸道增生的肌纖維或腹膜粘連在一起。手術過程中應先剝離增生物,把腸道分開,清除病灶,用消毒水沖洗干凈,再將腸道送入腹腔整復,縫合腹膜、腹肌和皮膚,撒布消炎粉,觀察出血情況,注意止血。術后擦干凈體表血水,注射抗感染藥物。
(1)做豬疝氣手術需要做好保定、消毒、麻醉、止血、病灶切除清理、腸道整復、縫合、術后抗感染和護理等工作。豬腹股溝疝氣治療,應先在疝氣包處做切口,如果找不到漏腸孔,再在臍部做切口,有可能找到漏腸孔,把腸道游到漏腸孔處,順著漏腸孔將腸道送入整復,切口以免過長、出血過多造成休克死亡。
(3)豬疝氣手術中在縫合表層時無需縫合得太嚴緊,以便讓術部殘留余血或術后毛細血管滲出來的血和組織液從縫合間隙中滲出,防止造成殘留血水再次形成膿包造成敗血癥,導致疝氣手術治療失敗,豬只死亡。
做好患病豬只術后的防暑防寒工作,保持圈舍內干燥、清潔衛(wèi)生,并加強消毒。少吃多餐,飼喂易消化食物,按時按量給以抗感染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