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儷松居舊藏唐“大圣遺音“琴

        2015-03-23 04:13:46王風(fēng)
        文物天地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至德鄭先生丙申

        王風(fēng)

        2003年,王世襄先生盡集“儷松居長物”,手自編纂《自珍集》面世。雖說數(shù)達八十的明式家具早已轉(zhuǎn)讓上海博物館而不入此集,其收錄仍有十類近三百件套,可謂琳瑯滿目。開卷之首,即“唐‘大圣遺音伏羲式琴”,文曰:

        “‘大圣遺音栗殼色,七徽以下弦路露黑色,遍體蛇腹斷,中間細斷紋,額有冰紋斷。圓池,池上刻草書‘大圣遺音四字。池內(nèi)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是為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即安祿山叛亂,唐明皇入蜀,李亨即位改元之時,亦即李白附永王李璘事敗,將流放夜郎之時。池兩側(cè)刻隸書‘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臺十六字。池下‘困學(xué)、‘玉振兩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刀刻髹金。青玉軫足,細鏤絳結(jié)及旋瓣花紋,當為明琢。沼扁圓形?!?/p>

        敘述扼要暢達,言及李白事饒有余韻,是誠不可增減一字?!皟删娱L物”天下聞名,計其所藏,唐“大圣遺音”琴與明宋牧仲大畫案實堪稱兩大鎮(zhèn)室之寶,宜乎其在《自珍集》中首屈一指也。

        唐天寶十五年(756)正月,安祿山稱帝,六月攻入長安,明皇倉惶西狩,至馬嵬坡,六軍不發(fā),楊貴妃縊死,玄宗入蜀。七月,太子李亨自行即位于靈武,改年號至德,是為丙申年,亦即大唐由盛轉(zhuǎn)衰關(guān)鍵之年。而就古琴器而言,“至德丙申”也可以說是至關(guān)重要的年款,對古琴斷代體系的建立起著核心的作用。

        2009年,鄭珉中先生匯聚歷年作《蠡測偶錄集》。上編系古琴器研究論文,先生有關(guān)文字,收錄將盡。書中“至德丙申”觸目皆是,不下數(shù)十處。蓋因此款凡三見于唐琴,即儷松居舊藏伏羲式“大圣遺音”、故宮藏神農(nóng)式“大圣遺音”,以及原在上海的伏羲式“九霄環(huán)佩”,三床特點一致,具有堅實的論證基礎(chǔ)。尤其兩床“大圣遺音”俱在北京,目驗方便,因此鄭先生論述唐琴分期每以此入手。撰文時伏羲式“大圣遺音”尚在儷松居,為免藏家不便,故屢稱“錫寶臣舊藏”。

        當年琴界,受“唐圓宋扁”成說,以及《格古要論》“宋時置官局制琴”記載的影響,唐琴亦有“宮琴”“野斷”之論:“把在項與腰兩處邊沿作了圓處理的唐琴,不問有無腹款、銘文,都劃作一類,統(tǒng)統(tǒng)稱之日唐代宮琴。其它不同于這一類的,只要形制奇特,或琴面比較圓渾、弧度大一些、斷紋又整齊一些的,再加以聲音洪松或者清潤響亮一些的琴,與有唐款的琴作為一類,一律認定為唐琴的野斷。甚至把沒有腹款,斷紋稀疏的琴,由于其形制奇特,尺寸寬大,發(fā)音清潤,雖琴面較平,也視為唐琴的野斵?!?/p>

        鄭珉中先生經(jīng)過細密考察,認定后一類并非唐琴。唐代不存在類似宋官琴局的機構(gòu),核之文獻,北宋陳旸的巨著《樂書》卷一百四十二“樂圖論”記載:“唐明皇反蜀,詔雷儼待詔襄陽?!逼鋾r正是至德丙申。更說明唐代宮廷靳琴,是臨時從民間征召琴匠,因而宮廷制作與民間制作同出一手,不可能形成工藝特點上的差異。這是古琴斷代的一個關(guān)鍵性論斷,否則一切無從談起,包括宋明琴的鑒定。

        當然,雖說唐代宮廷與民間在斵制手法、時代風(fēng)格上并無區(qū)別,但宮廷制作制度自有一定的規(guī)矩。同樣在《論唐琴的特點及其真?zhèn)螁栴}》中,鄭先生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皆以“大圣遺音”人手:“首先唐代宮琴最根本的特點,是四字腹款,唐代宮琴與野斫在腹款上有所不同。例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圣遺音琴和原為琴人錫寶臣所藏的另一張‘大圣遺音琴,兩張琴的題名相同,腹款也都是‘至德丙申四字,只是故宮的一張是朱漆書款,而另一張則是刻款。這兩張琴的腹款,無論書體大小、位置規(guī)格都是完全一樣的。至德丙申乃店肅宗至德元年,為唐肅宗建元以后的制作。此外,據(jù)說還有一張?zhí)魄伲涓箍顬椤投∥此淖?,太和丁未乃唐文宗太和元年。這類腹款,僅僅寫了一個制作的年代,是一個年款。但據(jù)文獻所載,北宋蘇東坡所藏的雷琴,其腹款上池為‘開元十年造,雅州靈開村,下池為‘雷家記,八日合?!段飨獏舱Z》中記的一張雷琴腹款為‘唐大歷三年仲夏十二日,西蜀雷威于雜花亭合,這種腹款不僅寫了制作年代,而且還有作者姓氏和制作地點。顯然,這兩種腹款是完全不相同的。借用今天文物行的習(xí)慣用語來說:前者是‘官款,寫的僅僅是一個年款;而后者則是‘私家款,所以體裁不同,內(nèi)容也多。官款器就是為宮廷制造的,為宮廷所使用的,因此如‘至德丙申一類腹款的琴,應(yīng)當就是宮琴?!?/p>

        所謂“太和丁未”一琴,即李伯仁舊藏的“獨幽”,當時鄭先生尚未見到?!肮倏睢币徽Z甚是形象易解,今可見類此款式,共有六床,晚到北宋初年。而日干支紀年皆為改元之時,雖然沒有遺存文字材料可作旁證,但可以斷定當時是有這一制度的。且而俱是圓龍池長圓鳳沼,格式一致,圓池方可能如此落款。其它形式的唐琴應(yīng)是野斵,不過存世唐野斷琴腹款或者已湮滅,或者系作偽。因而盛、中、晚唐的斷代,首先依賴宮琴的腹款確定標準器,然后推及其它。

        另外兩個方面涉及琴的銘文和題名:故宮的這張“大圣遺音”刻的是:“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另一張“大圣遺音”刻的是:“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嗚秋月,鶴舞瑤臺?!边@兩張琴的銘文,前者講琴聲嘹亮,有山水之清音,后者講琴材優(yōu)美,音韻佳絕,從字形、內(nèi)容和氣魄來看,似應(yīng)是宮琴上的銘文。

        唐代宮琴與野斫的題名不同?!按笫ミz音”和“飛泉”之名,都是古人根據(jù)琴的聲音來擬的。絕大部分琴名是形容琴音的。不過“大圣遺音”和“飛泉”比,總不是一個趣味,“飛泉”是以自然界的聲音與琴音相比,而“大圣遺音”就完全不一樣了。什么是“大圣遺音”,用宋歐陽修的話來說,就是“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這樣的琴名,當然是刻在宮琴上較為相宜。這是否也可以看作宮琴與野斫的又一區(qū)別。

        按“飛泉”亦李伯仁舊藏唐琴。歐陽修語見《送楊真序》,用以解釋“大圣遺音”自是精確不移。東漢王符《潛夫論·潛嘆第十》:“昔唐堯之大圣也,聰明宣昭。虞舜之大圣也,德音發(fā)聞。”清張行言《圣門禮樂統(tǒng)》卷十八“樂器名義”下“琴”條引漢隋間《琴操》云:“兼三才而備九德,真大圣之遺音也?!笔墙詮娜褰陶y(tǒng)立言,用在宮琴上自然意識形態(tài)無比正確。

        除腹款、銘文、題名之外,“大圣遺音”尚有“困學(xué)”、“玉振”兩方印。今所知十七床唐琴,刻“玉振”大印者多達五床,“困學(xué)”小章僅此一見。楊時百《琴學(xué)叢書·藏琴錄》“龍門寒玉”條下記述:“西園主人因‘大圣遺音‘玉振印上有印方寸‘困學(xué)二字,定為鮮于伯機印,或‘玉振亦鮮于氏印也?!蔽鲌@主人即愛新覺羅溥桐,可知其民國初年即見過此琴。

        有關(guān)這個說法,鄭珉中先生《唐琴辨——再論唐琴的特點及其真?zhèn)螁栴}》續(xù)有所論:“有人因大印之上多了一顆‘困學(xué)‘小印,就斷定‘玉振印亦系鮮于樞之印,這無疑過于武斷了……因‘困學(xué)印定為鮮于氏舊藏則可,如因‘困學(xué)遂將‘玉振印亦定為鮮于氏之印,而琴背上其它銘刻與大印都是同時期刻上去的,則刻款‘大圣遺音的這件‘鴻寶,豈不就成了元人的仿造品了嗎?當然這張‘大圣遺音是否為元鮮于氏之所為,識者自有明辨。從唐琴銘刻的總體看,‘玉振絕非鮮于氏印,其它刻‘玉振印的琴上亦未見與鮮于氏有關(guān)的痕跡,就可以說明問題了。

        楊宗稷時百《琴學(xué)叢書》之《藏琴錄》成于“甲子冬月既望”,亦即1924年12月12日,所記述最后一床為“龍門寒玉”。其中提到“壬戌冬月”亦即1922年12月中至1923年1月中,“予客太原,下榻虞君和欽園中蒔熏精合”,因遍觀虞氏所藏琴,稱:“尤奇者,虞君得‘鶴鳴九皋,與李君伯仁所藏‘獨幽及‘飛泉,錫君寶臣藏‘大圣遺音”。

        虞和欽名銘新,浙江寧波人。晚清至民國間游走科學(xué)、教育、政、商界,雄于資財。其時為官山西,遂有邀楊時百赴晉授琴斵琴之舉。時百所蓄琴,亦借助其錢款,故楊歿后,其子葆元除自留一床外,余均送虞處抵債,即今存浙江博物館者。

        這條材料提到“李君伯仁所藏‘獨幽及‘飛泉,錫君寶臣藏‘大圣遺音,武英殿陳列長安元年制者”四床,而目之為“鴻寶”。王世襄、鄭珉中先生皆有很高評價,云是鑒古有目,因其實系當時北京的幾床唐琴。

        而在更早之前,“辛亥(1911)八月開雕”的《琴粹·瑣言》中,楊時百記云:“讀歐陽公《三琴記》,唐琴在北宋時已不多得,況更歷千年乎。宜今日唐宋琴如風(fēng)毛麟角也。近時都下收藏家,僅有貴池劉氏之‘鶴鳴秋月,佛君詩夢之‘九霄環(huán)佩,其聲音木質(zhì)定為唐物無疑?!?/p>

        劉世珩之“鶴鳴秋月”,后來證明并非唐琴,現(xiàn)存湖南博物館。而佛詩夢之“九霄環(huán)佩”,即今藏故宮之鼎鼎盛唐器。這條記載說明民國以前時百尚不知“大圣遺音”等琴。古物陳列所開辦于1914年,“萬壑松濤”原系熱河行宮物,當時尚未至京,故皆不及。而“九霄環(huán)佩”后亦歸劉世珩,二十年代并“鶴鳴秋月”南下,因而《藏琴錄》不再提到。

        1932“九·一八”周年楊時百逝世。次年故宮文物南運,“萬壑松濤”離開北京,從此不再北返。而據(jù)汪孟舒先生《春雷琴記》,大約于此時得盛唐器“舂雷”,其又有晚唐器“枯木龍吟”。楊時百弟子李靜伯仁的兩床晚唐琴,“獨幽”后攜之南下,“飛泉”為管平湖先生琴弟子程寬子容所得。錫寶臣伏羲式“大圣遺音”家傳,抗戰(zhàn)后故宮庫房發(fā)現(xiàn)神農(nóng)式“大圣遺音”。此為三四十年代北京唐琴大致流轉(zhuǎn)情況。

        北平淪陷后,琴事活動以管平湖先生和汪孟舒先生為中心。1940年秋鄭珉中先生拜師管門。管先生一代國手,琴壇重器自是掌上觀紋。此處所及,實系民國間曾在北京民間出現(xiàn)的所有六床唐琴,為管先生二十年來親見者。先生修琴調(diào)音亦妙絕天下。

        后鄭先生迭遭家變、失業(yè)之厄,隨管先生的琴課于是停止,改為在家習(xí)練,唯不時登老師門。

        大略與此同時,1945年10月底王世襄先生作為“清理戰(zhàn)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平津區(qū)助理代表由李莊回到北京,年末與袁荃猷先生結(jié)縭。因王先生母親一系金家與管家關(guān)系密切,管先生于王先生介乎長輩與兄長之間,故婚后王先生改請管先生授袁先生琴。此前袁先生早在1933年十四歲時即從汪先生習(xí)字學(xué)琴,即《自珍集》“大圣遺音”“金聲”說明所言者。為日常溫課計,王先生請管先生介紹佳弟子,平湖先生遂推薦鄭先生。此為王鄭二先生訂交結(jié)緣之始,其后鄭先生常往芳嘉園王先生老宅與袁先生對彈。是時王先生三十三歲,鄭先生年方二十有四,俱是錦瑟華年,于今思之,不禁惘然。

        王先生既為妻子之“琴奴”,遂起意收藏古琴,常與鄭先生結(jié)伴走訪故家舊族,商定去取。有關(guān)“大圣遺音”,鄭先生言,1946年初,有一次在管先生琴室,師姐沈幼抱來“大圣遺音”,問管先生:“這是不是您說的那一張?”先生稱是。蓋沈先生也經(jīng)常聽管先生言及此名器,其兄與錫寶臣孫系大學(xué)同學(xué),故有此機緣。沈先生母家?guī)状鷤鳂?,其兄弟姐妹分學(xué)不同樂器,母親當年擁有什剎海河地,家境豐饒,遂起意此寶物。不過沈母最終并未同意,應(yīng)該是由于價格極昂。

        鄭先生說:“當時我就告訴了王先生,‘大圣遺音出來了?!薄蹲哉浼贰懊鳌鹇暯度~式琴”條言:

        “‘金聲主人為民初名琴家錫寶臣先生,以家藏唐琴‘大圣遺音聞于世。1946年春,寶臣先生文孫章君澤川在西單商場設(shè)書肆,求人詢知家傳古琴尚在,蒙汪孟舒丈攜我訪其家,慨然以‘金聲見與。孟舒丈乃其祖父多年琴友也?!?/p>

        其時當然也見到“大圣遺音”,先購“金聲”而未及于此,顯是力不能致。“唐‘大圣遺音伏羲式琴”記云:

        “所謂‘鬻書典釵,易此枯桐乃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益以翠戒指三枚。其一最佳,乃先慈所遺,實不知其值幾許……而寶臣先生文孫章君澤川亦慨然同意,蓋因荃猷從汪孟舒先生學(xué)琴,而孟舒先生乃其祖父多年琴友,故亦未嘗計我之報是否相當也。”

        寶臣先生遺琴,1946年孟舒先生攜我訪章君澤川,求得蕉葉“金聲”。越兩載,始敢問鼎此唐斫鴻寶。

        王先生自是心存感念,不過就字里行間,可見當年竭盡全力之狀,需時兩年,良有以也。1948年6月1日起王先生赴美考察一年,故得此琴應(yīng)在上半年。

        得琴后,王先生請管先生為之修整,《自珍集》記其過程云:

        “肅宗元年迄今已將千二百五十載,傳世既久,深以足孔四周,漆多剝落,木質(zhì)亦瀕朽蝕為慮,,足端雖纏裹織物并嵌塞木片,仍難固定。張弦稍緊,且有扳損琴背之虞。幸平湖先生有安裝銅足套之法,屢次實施,效果均佳。為此特請青銅器修復(fù)專家高英先生為制銅套并仿舊染色,老友金禹民先生鐫刻八分書題記:‘世襄荃猷,鬻書典釵,易此枯桐十二字。又蒙平湖先生調(diào)漆灰,穩(wěn)臥足套于孔內(nèi),不僅天衣無縫,且琴音絲毫未損。先生笑曰:‘又至少可放心彈五百年了!”

        《自珍集》出版后,王先生散盡平牛所藏。一次于先生座上,聊及此琴,先生道:“我漏寫了一件事,文革抄家,所有東西都抄走了,只有‘大圣遺音沒有。當時我把它擱在文物研究所我的辦公室里,下干校時也放在那罩。這個還是應(yīng)該寫上。”先生仙逝四年有半,今姑代為補記于此。

        “1947年襄在故宮養(yǎng)心殿南庫門后揀出神農(nóng)式唐琴,不僅草書琴名與此全同,漆色、斷紋、池沼、年款亦絕似。池側(cè)四言詩詞句雖異,字體位置又復(fù)相同。兩琴當斫于同時,出丁同于,珉中兄定為中唐初期宮中所造,可謂標準器。蓋內(nèi)府樂器,每制不止一件也?!薄蹲哉浼反硕嗡鶖ⅲ?947年3月初王先生就任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后事。而無論于故宮還是于古琴鑒定學(xué)說而言,這一發(fā)現(xiàn)均是極其重大的事件。故宮今所藏四床唐琴,“九霄環(huán)佩”、“玉玲瓏”、“飛泉”均是1950年后入藏,因此王先生所發(fā)現(xiàn)神農(nóng)式“大圣遺音”是當時故宮唯一唐琴。其弦軫俱缺,岳山蹦裂,加上屋頂漏雨不知數(shù)十百年,琴面灰白水垢堆積,宛如漆皮脫盡。故溥儀出宮之后,清室善后委員會入宮清點文物,點查報告及后來的文物點查清冊均登記“破琴一張”,編為“昆字一○七號”。

        尤奇者,兩琴居然同名同款,王先生前此一年方得見錫氏所藏,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其后一年伏羲式“大圣遺音”歸藏儷松居,由管先生修治。王先生復(fù)請于馬衡院長,延管先生入宮修整神農(nóng)式“大圣遺音”,經(jīng)月之后,水垢退盡。管先生重裝岳山,王先生覓配軫足,全器盡復(fù)舊觀,燦爛牛輝,堪稱古琴修復(fù)的不朽典范。

        伏羲式“大圣遺音”之遞藏,可知者至晚從民國初年錫寶臣開始,家傳三代。1948年歸儷松居,存五十五年后散去。錫氏之前,不知來源。數(shù)年前鄭先生閑談及此,云當時曾向汪孟舒先生求證,汪先生告知早年問過錫氏,渠渭得自一老太太。言罷鄭先生笑日:“好像差了一個字,是老太監(jiān)吧?!币庵^此器如此盛容,而前世競不可究詰,錫氏顯是含混其辭,似有難言之隱,或系宮中盜出物。若果如此,則二床“大圣遺音”恐曾多年在一處耳。

        至若王先生所言“可謂標準器”,二琴均可當之。而且因其可以互證,是以在唐琴標準器中首當其沖。鄭珉中先生《古琴辨?zhèn)维嵳劇吩疲?/p>

        “標準器共有3張,第一張是清宮舊藏朱漆隸書‘至德丙申款的‘大圣遺音,第二張是李伯仁舊藏刻‘太和丁未隸書款的‘獨幽,第三張是詩夢齋舊藏的‘九霄環(huán)佩。這張‘大圣遺音與錫寶臣舊藏九嶷山人定為鴻寶的、刻‘至德丙申隸書款的‘大圣遺音風(fēng)格特點完全相同,它們無疑是中唐琴的標準器?!?/p>

        亦是二琴并列。而今存盛唐器,無論詩夢齋舊藏“九霄環(huán)佩”,還是汪孟舒舊藏“春雷”,因為偽款或無款,其推斷也有賴于兩床中唐的“大圣遺音”。鄭珉中先生《宋宣和內(nèi)府所藏“春雷”琴考辨》論及唐琴標準器,亦首先分析中唐標準器“至德丙申”的特點,再論及晚唐標準器“太和丁未”的演變,最后言及盛唐:

        “掌握了兩者的變化特點,再看詩夢齋舊藏的‘九霄環(huán)佩琴,其造型的渾厚程度猶過于中唐之標準器,且腹內(nèi)納音作凹下之半圓溝狀,其為西蜀雷氏第一代人之作無疑,其為盛唐開元之作可知矣!把它作為盛唐琴、雷氏第一代人所作的標準器,是可能不錯的。”

        詩夢齋舊藏“九霄環(huán)佩”,向來眾口一詞認定唐琴,但從學(xué)術(shù)上確證其為盛唐,端賴兩床“至德丙申”款“大圣遺音”。四十年代中葉,二器聯(lián)翩而出,為當今古琴鑒定體系的建立奠定基石。

        猶有可記者,1948年6月初王世襄先生受故宮博物院委派赴美國考察,半年后的“戊子冬月”,在華盛頓佛利爾美術(shù)館見所藏“枯木龍吟”,攝照片寄贈已入故宮博物院的“珉中五兄”,照片背面題識凡七十一字。整整五十一年后,1999年同是冬月,鄭珉中先生亦訪琴于佛利爾美術(shù)館,成《記華盛頓佛利爾美術(shù)館所藏之“枯水龍吟”琴》,篇首憶及當年情景:

        “先生所書,從形制、漆色、斷紋、灰胎、聲音等方面指出特點,題要鈞玄,至為精辟,且彌補了照片之不足。如此鑒定,非深諳于古琴鍪賞,其誰宜為。余獲此琴照,不禁狂喜累日,蓋因當時唐琴照片難得,重洋之外的唐琴照片尤為難得,更何況有世襄先生親題鑒定者!當時余所見具有如此風(fēng)格的唐琴,僅錫寶臣舊藏的‘大圣遺音、清宮舊藏的‘大圣遺音、李伯仁舊藏的‘飛泉、汪孟舒所藏‘枯木龍吟及‘春雷而已得此琴照實所知唐琴第六張也,半個世紀前之往事如此?!?/p>

        老輩間情意,讀之令人動容。王、鄭二先生當年所見唐琴,李伯仁、程子容遞藏之“飛泉”,七十年代末入故宮。汪孟舒所藏“枯木龍吟”,今存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即更早楊時百所見者,詩夢齋舊藏“九霄環(huán)佩”,經(jīng)溥桐、劉世珩、之泗父子、劉晦之遞藏,五十年代初由海上購歸故宮博物院。李伯仁之“獨幽”,亦為湖南博物館所有?!蹲哉浼酚洀腻a寶臣后人處價購“人圣遺音”,“當時以為唐琴無價,奉報又安能計值,但求盡力而已”,此乃一個甲子前的心情。其時是所云者,丁今奚何言哉。

        回思2002年夏,陪侍鄭先生至儷松居整理所藏琴,見“大圣遺音”,氣為之奪。鄭先生與袁先生對座結(jié)絨剅,余為上弦,王先生一旁慢聲道:“唐琴可合不得上太高。”忽忽十余年,情景猶在目前……

        (責(zé)任編輯:馬怡運)

        猜你喜歡
        至德鄭先生丙申
        學(xué)習(xí)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南京師范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樹人學(xué)校
        ——潤心至德 立德樹人
        江蘇教育(2021年59期)2021-09-06 02:34:38
        鄭先生的痛苦從哪里來
        從七十四巷到十八巷
        愛你(2018年35期)2018-11-14 05:20:18
        漂洋過海來愛你
        2018年(丙申年)春聯(lián)集錦
        丙申三月獨走青藏老妻為備行囊(外一首)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9
        同慶丙申年
        大江南北(2016年2期)2016-11-21 20:05:33
        天合聯(lián)盟
        空中之家(2016年2期)2016-04-17 05:09:49
        不管事的仆射
        av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青草视频免费播放|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器| 色妞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av在线| 老鲁夜夜老鲁| 性色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一级成人|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大香焦av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私密会所按摩到高潮呻吟| 日韩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涩涩| 男女av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理论片yy44880影院| 中文幕无线码中文字蜜桃|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漂亮人妻被强了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拍国产天天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 蜜桃av福利精品小视频|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亚洲天堂av黄色在线观看| 狠狠的干性视频| 国产精品开放小视频|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成人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色婷婷久久亚洲综合看片|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亚洲男人堂色偷偷一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欧美老妇人与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