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華云 肖經(jīng)苪 陳偉炳 謝文衛(wèi)
江蘇省金壇市中醫(yī)醫(yī)院 (金壇 213200)
龍珠軟膏聯(lián)合加味四妙勇安湯及五水頭孢唑林鈉治療丹毒臨床觀察
范華云 肖經(jīng)苪 陳偉炳 謝文衛(wèi)
江蘇省金壇市中醫(yī)醫(yī)院 (金壇 213200)
目的:探討龍珠軟膏聯(lián)合加味四妙勇安湯及五水頭孢唑林鈉治療丹毒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丹毒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0例,采用局部外用龍珠軟膏,加味四妙勇安湯內(nèi)服,靜脈滴注五水頭孢唑林鈉;對照組30例,采用局部外用如意金黃膏,靜脈滴注青霉素,5d為1個療程,2組中除治療組靜脈滴注五水頭孢唑林鈉1個療程外,其余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有效率為83.3%,對照組為53.3%,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龍珠軟膏聯(lián)合加味四妙勇安湯及五水頭孢唑林鈉治療丹毒可提高愈合質量,縮短病程。
筆者采用龍珠軟膏聯(lián)合加味四妙勇安湯及五水頭孢唑林鈉治療丹毒患者3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60例入選丹毒患者均來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皮膚科門診。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51.12~14.6)歲;平均病程(7.5±2.2)d。對照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50.74~15.8)歲;平均病程(6.7±2.5)d。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嚴重程度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①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1]及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②無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③自愿參加本試驗者。
排除標準 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者;治療前2周內(nèi)系統(tǒng)應用抗生素者;合并胃腸道疾病及其他嚴重全身疾病者;合并感染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對其中藥物、青霉素過敏者;未完成治療者。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口服加味四妙勇安湯?;痉剑航疸y花、蒲公英、玄參各30g,野菊花、丹參各15g,紫花地丁、生地黃各20g,當歸、蒼術各10g,生甘草6g。伴高熱者可加生石膏(先煎)30g,生玳瑁10g;發(fā)于顏面者加板藍根15g,大青葉、葛根、白芷各10g;發(fā)于腰背者加柴胡、黃芩、山梔各10g;發(fā)于下肢者加川牛膝、黃柏各10g;水皰明顯者加車前子(包煎)、防已各10g;慢性硬腫難消者加穿山甲、皂刺、乳香、沒藥各10g,生黃芪30g。水煎取藥汁400mL ,1d2次 口服。靜脈滴注五水頭孢唑林鈉(國藥準字H20051244)2g,1d2次 。局部外用龍珠軟膏(主要成分:麝香、牛黃、冰片、珍珠、琥珀、硼砂等。國藥準字Z10950017)。1d1次 。
對照組采用靜脈滴注青霉素(國藥準字H23021441)640萬U,1d2次 ;局部外用如意金黃膏(主要成分:天花粉、黃柏、大黃、姜黃、白芷、厚樸、橘皮、甘草、蒼術、生南星、凡士林。我院自制)。1d1次。2組均5d為1個療程,除五水頭孢唑林鈉為1個療程外,其余均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療效標準 治愈:全身及局部癥狀消退,血象正常;好轉:全身癥狀消退,局部紅斑、腫脹、疼痛明顯減輕;減輕:全身癥狀消退,局部紅斑、腫脹、疼痛有所減輕;無效:全身與局部癥狀未能控制。有效率=(治愈數(shù)+好轉數(shù))/總病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別對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進行χ2檢驗。
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均治療10d后,療效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治療組有效率為83.3%,對照組為53.3%,經(jīng)卡方檢驗,χ2=6.24,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丹毒患者治療10d后治療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安全性評估 在整個治療期間有1例對照組患者局部出現(xiàn)輕度瘙癢,未作特殊處理,2d后癥狀自行消退,其余患者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典型病例 常某,男,62歲,2011年6月16日初診。病史:患者2年前右小腿脛出現(xiàn)水腫性紅斑,局部腫脹,焮熱,疼痛,伴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曾診斷為“丹毒”,治療后癥狀緩解。但此后復發(fā)2次并住院治療。近7d又復發(fā),右小腿紅腫疼痛,畏寒、發(fā)熱。診查:體溫39.0℃。右小腿脛前有一8cm×16cm的紅腫性紅斑,邊界清楚。右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觸痛(+)。右足趾間浸漬紅腫,有少許滲液。舌紅苔薄黃,脈沉細數(shù)。血常規(guī)中WBC18.0×109/L。中醫(yī)診斷:小腿流火。西醫(yī)診斷:丹毒。辨證:濕熱毒邪,阻遏經(jīng)絡。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散結。處方:金銀花、蒲公英、玄參、生石膏(先煎)各30g,紫花地丁、生地黃各20g,野菊花15g,當歸、蒼術、黃柏、牛膝各10g,生甘草6g。靜脈輸液五水頭孢唑林鈉2g,1d2次,連續(xù)5d。右小腿紅腫處及足趾間外敷龍珠軟膏,1d1次 ,并將足趾間撐開涼干。5日后二診,體溫正常,小腿紅腫漸消,停止輸液,守方5劑,紅腫全消,癥狀皆無,臨床治愈。隨訪半年,未再復發(fā)。
討 論 丹毒病原菌為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偶有C型或G型鏈球菌所致。好發(fā)于小腿及頭面部[1]。中醫(yī)稱為“抱頭丹”、“腿游風”、“流火”?!妒備洝访鞔_認為“熱毒之氣,暴發(fā)于皮膚間,不得外泄,則蓄熱為丹毒”?!夺t(yī)宗金鑒》亦指出“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勿有赤色,如丹之狀,其大如掌,其者遍身,有癢有痛,而無定處。”本病的發(fā)生由于血熱內(nèi)蘊,郁于肌膚,外感風濕熱邪,或因針刺、抓傷、皸裂、蟲咬而致皮膚黏膜破損,邪毒乘隙進入,誘發(fā)本病。急性者以毒熱盛為特點,慢性者多因濕熱毒瘀兼致,因濕邪性質粘膩為重濁有質之邪,故其致病纏綿不愈,反復發(fā)作。毒熱貫穿發(fā)病整個過程,熱盛必將傷陰津,日久夾瘀。
龍珠軟膏中麝香消腫散結之君藥,具有開諸竅,通經(jīng)絡,透筋骨,除惡瘡。爐甘石具有收斂、消腫、止血、防腐之功。冰片有消炎、止痛、抗菌作用,有清涼舒服感。珍珠為解毒、散瘀、生肌止血之品。牛黃具有清熱鎮(zhèn)驚作用。硼砂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2]。使之具有抗炎、去腐生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已用于治療多種皮膚感染性疾病及皮膚淺表性燒傷患者,療效顯著。經(jīng)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珍珠含有碳酸鈣和各種氨基酸,可使細胞恢復生理功能,加速分裂生殖,使創(chuàng)面愈合[3]。加味四妙勇安湯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可治諸瘡癰腫、癤毒及一切內(nèi)癰外癰[4]?,F(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本品含木樨草素、肌醇、皂甙、鞣質等,有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沙門氏菌屬等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5]。野菊花清熱解毒,散風明目;丹參性微苦微寒,有活血化瘀、安神寧心、消癰之功,是臨床上用于治療各種瘀血為患或血行不暢之癥的常用藥物,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除濕消腫,并有涼血作用,善治諸瘡毒癥、癰疽發(fā)背、一切化膿感染性疾患;蒲公英清熱解毒,利濕散結,為解毒涼血之要藥;玄參滋陰涼血,解毒散結之功效,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含生物堿、糖類、氨基酸、脂肪酸、胡蘿卜素等,有強心、擴張血管的作用,可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當歸補血和血,活血止痛,潤腸通便?,F(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消炎作用,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抗菌作用[6];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甘草和中緩急、解毒,調和諸藥的功能。綜觀全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結的作用。五水頭孢唑林鈉為第一代頭孢菌素,抗菌譜廣。作用機制為與細胞膜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使轉肽酶?;?,細菌生長受抑制,以至溶解死亡。對肺炎鏈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高度敏感。
[1] 趙 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55.
[2] 林 芳,夏桂蘭,滿 瑩,等.龍珠軟膏聯(lián)合維生素E外用防治放射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27(9):669-670.
[3] 陳德秀,謝作群.龍珠軟膏聯(lián)合貝復濟促進面頸部痣細胞痣激光創(chuàng)面修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27(7):513.
[4] 王高雷,路 波.三黃二花湯內(nèi)服與外洗方治療女性痤瘡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3,34(11):1458.
[5] 安家豐,張 芃.跟名師學臨床系列叢書張志禮[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90-105.
[6] 谷 風.丹參注射液灌注對輸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患者血液流變學及血清CRP影響的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3,34(11):1444.
(收稿2015-03-01;修回2015-04-22)
丹毒/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四妙勇安湯/治療應用 頭孢唑林/治療應用 @龍珠軟膏
R275.9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8.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