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李永江 趙保東 劉仁義 張 君 崔懷峰
新疆兵團第六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831300)
牽引康復與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
劉 紅 李永江 趙保東 劉仁義 張 君 崔懷峰
新疆兵團第六師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831300)
目的:觀察牽引康復與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方法:選擇本院腰椎間盤突出癥11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牽引康復與針灸)與對照組(康復與針灸),每組55例。治療組采用牽引康復推拿與電針治療本病55例,并設(shè)對照組,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功能障礙狀況和療效情況。結(jié)果:2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程度由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評價,功能障礙狀況由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 進行評價,2組患者治療之前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礙狀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2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礙狀況均得以緩解(P<0.05),治療組患者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礙狀況比對照組緩解程度更顯著(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96.4%,對照組總有效率74.5%,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牽引康復與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明顯緩解癥狀,改善腰部功能活動的作用。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目前骨科的常見病之一,同時也是導致腰腿疼痛的最常見原因[1]。LDH多發(fā)于青中年,發(fā)病率高且病史長,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據(jù)報道[3],85%~90%的LDH患者在經(jīng)過非手術(shù)治療之后能夠獲得較滿意的治療結(jié)果。牽引是一種常規(guī)的治療方法,在非手術(shù)治療之中占重要地位[4].牽引配合綜合方案(針灸、電針、推拿與牽引)進行LDH治療安全性好、操作簡便,本研究旨在探討牽引配合綜合方案在LDH患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并進行治療患者11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55例。治療組男性3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36.2±7.9歲,平均病程6.1±1.5個月,單發(fā)41例,多發(fā)14例;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36.8±8.1歲,平均病程6.3±1.6個月,單發(fā)39例,多發(fā)16例。2組患者之間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 ①符合LDH診斷標準[5],并經(jīng)CT或MRI確診為LDH;②年齡介于16~60歲之間;③完成整個治療方案的患者;④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②伴有重大器質(zhì)性病變無法承受治療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合并馬尾神經(jīng)損傷的患者;⑤伴有嚴重的骨質(zhì)疏松的患者;⑥伴有重度LDH患者。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電針、康復推拿治療。電針:患者采用俯臥位,利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消毒,電針的主要穴位包括命門、腎俞、腰陽關(guān)等,采用適宜長度的針灸針垂直進針至皮下,然后向內(nèi)傾斜20°向橫突,深度約2寸,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行提插捻轉(zhuǎn)補瀉的手法,在得氣之后,針柄處連接電針治療儀,采用連續(xù)波,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宜,治療30min。推拿:患者采用俯臥位,治療時以腰作為重點,采用按揉的手法在患者腰背部、臀部及下肢按揉約15min,然后用拇指球部或肘尖點揉電針治療相關(guān)穴位3次。 康復指導:糾正患者的不良姿勢和體位,盡量采用硬板床以平躺姿勢休息,指導患者站坐時腰部稍前凸,坐1h后進行1組腰部訓練,平時注意保暖,禁止負重彎腰,病情緩解后進行腰部肌力訓練,鞏固療效,以防復發(fā)。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配合牽引,具體方法牽引:采用骨盆牽引方式,患者仰臥,牽引重量初始為患者體重的1/3,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diào)整,每次牽引30min,牽引完畢后休息10min。每天1次,每周為1療程,共2周。
療效標準 疼痛程度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其中,0分代表無痛;1~3分代表輕度疼痛;4~6分代表中度疼痛;7~9分代表重度疼痛;10分代表劇烈疼痛。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 的評價方法:實際的得分/50×100%,而假若有一道題未回答,則評分的方法為:實際得分/45×100%,得分越高則代表功能障礙越嚴重。并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治愈:腰腿疼痛癥狀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復,直腿抬高不低于70°;顯效:腰腿疼痛癥狀顯著緩解,腰部功能改善,恢復正常工作生活;有效:腰腿疼痛癥狀有所緩解,腰部功能有所改善,直腿抬高大于30°,但仍無法正常工作;無效:腰腿疼痛癥狀與腰部功能無改善。
治療結(jié)果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2組患者治療之前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2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得以緩解(P<0.05),治療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對照組緩解程度更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2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比較 2組患者治療之前OD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2組患者的功能障礙狀況均得以緩解(P<0.05),牽引組患者的功能障礙狀況比對照組緩解程度更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比較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96.4%,對照組總有效率74.5%,治療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討 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目前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近年來,LDH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趨于年輕化[1]。大部分LDH患者經(jīng)過保守治療之后能夠獲得滿意的效果。所以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針灸、推拿與牽引等保守治療在LDH的治療中非常關(guān)鍵。據(jù)報道[3],牽引在LDH保守治療之中有具有安全性好、操作簡便的優(yōu)勢。本研究旨在探討牽引配合綜合方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
本研究中2組患者均給予電針、推拿及康復指導實施綜合方案的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電針治療能夠鎮(zhèn)痛消炎;推拿則可以緩解由于疼痛而引發(fā)的肌肉緊張,放松肌肉;康復指導能夠為患者的疾病預防提供有效地幫助;電針、推拿及康復指導共同作用能夠緩解癥狀,降低疼痛[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給予電針、推拿及康復指導的綜合方案治療之后,對照組的疼痛情況得以顯著緩解。牽引組在綜合方案的基礎(chǔ)上配合牽引治療之后,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礙狀況緩解比對照組更加顯著,可能與牽引能夠使腰椎間隙增大,產(chǎn)生負壓使核髓回納有關(guān),此外牽引還能夠促進痙攣的肌肉松弛,減輕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進而更有效地緩解疼痛[8]。
中醫(yī)認為LDH是在經(jīng)過慢性的勞損之后,風寒濕邪侵體而致使氣血不通所致[9]。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腰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并在外傷與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作用下引發(fā)腰部肌肉痙攣,小關(guān)節(jié)錯位,韌帶松弛等癥狀,影響了脊椎的穩(wěn)定性,破壞纖維,造成髓核突出,壓迫神經(jīng)根[1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6.4%)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74.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文獻報道結(jié)果一致[8]。突出的腰椎間盤在牽引力的作用之下能夠降低椎間盤的壓力,使腰椎間隙寬度增加,擴大椎管的容量,產(chǎn)生負壓,起到腰部制動的作用。牽引能夠糾正異常彎曲的脊柱。采用骨盆牽引的方式,通過均勻的對骨盆發(fā)力而逐步改善腰背痙攣的狀況,突出的減少,有利于消腫消炎,逐漸改善突出的椎間盤和神經(jīng)根的關(guān)系,徹底治愈腰椎間盤突出癥。
綜上所述,牽引配合電針、推拿及康復指導的綜合方案進行治療,可以明顯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感,增加患者的治愈率。
[1] 周俊娣,付成華.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200例療效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1,23(8):1508,1511.
[2] Xu BS, Xia Q, Ma XL, et al. The usefulnes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sequester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urgery [J].Journal of 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20(3):373-381.
[3] 白小軍,鄭衛(wèi)峰.牽引手法配合中藥內(nèi)服治療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J].陜西中醫(yī),2012,33(8):1070-1071.
[4] 劉西花,岳壽偉.快速牽引配合骶裂孔硬膜外阻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3):202-205.
[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2.
[6]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187.
[7] 張 楊,岳壽偉,王艷琴,等.腰椎多方位快速牽引與腰椎縱向牽引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6(7):638-643.
[8] 馬志勇.中頻電聯(lián)合整復牽引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3):191-192.
[9] 葉 森,朱旭陽.熱敷方配合牽引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3,34(4):423-425.
[10] Nie H, Hao J, Peng C,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of discectomy in octogenaria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2013,26(2):74-78.
(收稿2014-11-15;修回2014-11-20)
椎間盤移位/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 牽引
R681.5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