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大田縣第六中學 陳青迎
初中英語課堂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初探
三明市大田縣第六中學陳青迎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究。針對目前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狀況,該文從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自學的習慣等方面探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 自學習慣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穩(wěn)步實施,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擺在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傳統的教育基本上是“接受”教育。因此,課堂上的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應該表現出來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壓抑,而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在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培養(yǎng)的,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得到發(fā)展,所以應讓學生學會自主地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他們養(yǎng)成自覺學習習慣,具有接受教育,乃至終身教育的能力,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
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使學生能夠自主的課堂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首先應是教學上的民主,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教師應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是為每個學生架起一座通向成功的橋梁。教師應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多做、多看、多想、多說,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從被動地接受變?yōu)橹鲃犹角螅蔀閷W習的主人。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特別是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對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露要給予尊重,不傷害學生的感情,同時還要以自己積極的思想情感去感染學生,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學生的關愛,從而引起師生間產生情感共鳴,這樣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要信任學生,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學生,把溫暖的語言播撒給每個受教育者,要相信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如“Very good ! Great ! Ok! I believe you ! I think you can do well ...” 。 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加自信心,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特別是學困生,真正做到面向全體,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從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切忌粗暴地否定學生,甚至挖苦、譏諷學生,使學生心理長期受到壓抑,導致學生的素質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和發(fā)展。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由于家庭、社會原因,一些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對自己不自信,產生了依賴性。本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充當主體地位的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位置上,依賴于教師或其他同學而學習,怎樣實現這種地位上的轉變呢?這就要求教師從心理上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對于有優(yōu)點的學生,要多鼓勵,讓學生們看到自己的長處,讓他們處于積極的思維中。強化“我是對的,我能做到”的信念;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要從多方面分析問題的原因,引導學生不怕失敗,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避免產生自卑情緒;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的特長,因勢利導,培養(yǎng)他專注地完成一件事的耐心,然后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習上來。所以,教師的作用,就是正確引導學生培養(yǎng)一個健康的心理。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讓學生具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和主動的探索精神是做好自主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巧引導、激興趣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做到善學、愛學。
3.1談話引導
談話是教師課堂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師用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用熱情的語言鼓勵學生,用精妙的語言啟發(fā)學生,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談話來開啟學生心靈的門扉,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探求知識解決問題。特別是課堂的開始,教師的巧妙談話,對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教學仁愛英語教科書八年級上冊Unit 3 Topic 2 Section B 中,我談起超級女生李宇春、周筆暢等,學生興致很高。對探討課文中Classical music、Pop music、Folk music. Who is famous for Classical/Pop/Folk music? Do you like Pop music ? ... 等問題暢所欲言,課堂氣氛活躍。
3.2問題引導
教師可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激發(fā)學生追根求源主動探索。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使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或教師的適當點拔后,能夠解決問題,讓學生從成功中得到喜悅,從而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如:教學仁愛英語教科書八年級上冊Unit 1 Topic 3 Section C 中,設計如下問題:How often does the Olympic Games come ? Which city will hos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Do we have the mascots for the Beijing Olympics? Do you know what they stand for? 這些問題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了讓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
3.3比賽引導
在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比賽的方法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爭強好勝的思想會使學生努力去完成學習任務,如我在課堂上經常把學生分為Apple Group、Orange Group、Banana Group、Pear Group四個小組。再把教學a任務化成分值,分成搶答必答等環(huán)節(jié),看哪一組分數最高,然后評比優(yōu)勝組,并評比優(yōu)秀個人。比賽能使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增強了學習主動性??傊?,教師要用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做到愛學,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學習。
為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讓學生從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轉變過來,提高課堂上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是衡量他們智力發(fā)展和自學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把科學的自學方法交給學生,使他們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4.1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和運用好工具書,對英語學習來講,最基本的是《英語詞典》。初學英語的初中生,他們在自學過程中,總會遇到生詞,教師應幫助他們了解《英語詞典》。The words in dictionaries are listed in alphabetical order.When you look up a word in the dictionary,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letter of the word.幫助他們如何很快查找到自己所需的單詞,掌握了這一類工具書,就會使自己的自學效率大大提高。
4.2教給學生學習掌握一些單項學習方法
如教給他們記憶單詞的方法。學習單詞,試圖讓他們找出該詞的同義詞 、反義詞、近義詞 、同音異義詞、同形異義詞等。這樣,學習一個便同時學了好幾個詞。學習詞組、句型等也可采用如此歸類、比較法,如教學詞組look after 可以試圖讓他們找出并理解take care of、care for、Look at、Look for、Look up等詞組。
4.3抓好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導讀、課后再讀
課前預習應找出本課出現的生詞,并弄懂讀音大意,并結合課文加以理解,進而劃出本課的重要句型、語法,甚至掌握部分課文大意、結構及寫作特點。在課堂的導讀中要引導學生讀出味道,抓“關鍵詞”。如:教學仁愛英語教科書八年級下冊Unit 6 Topic2 Section D 1a 中,找出如下關鍵詞: rode to the Ming Tombs, arrived at, rode their bikes along, had lunch, got lost, looked for Darren, asked the guard for help,found Darren,逐步引導學生由“讀會”向“會讀”過渡。課后要求學生再讀課本和筆記,理出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網絡。如基數詞與序數詞對照記憶:
基數詞:one two three five twelve twenty ...
序數詞:first second third fifth twelfth twentieth...
5.1重視質疑、討論、爭論
質疑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討論是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爭論是思想對思想的碰撞,通過辯論爭論,理將越辯越明,學生的視野將更加開闊,學習自主性更強。在自主學習中,要鼓勵學生“質疑”。不要怕學生提“怪問題”,如果對學生的一些“奇思異想”一棍打死。那么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往往是跟著模式走,不敢有所創(chuàng)新,怕挨批評,自主學習能力也無法提高。
5.2重視反饋,強化學生參與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信息的反饋。實踐表明:反饋信息愈暢通、愈及時,教學成效越大,但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學習效果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信息反饋,有效地調整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過程。
5.3重視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口試、筆試等各種形式來量化和非量化評價學生。這樣既重視了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又重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同時,讓學生參與成績評定(如上文提過評比優(yōu)勝組、評比優(yōu)秀個人等),共同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評價氛圍。要堅決遺棄僅以考試成績?yōu)闃藴?,損害學生人格的各種錯誤做法。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全面關心,并通過評價鼓勵讓他們客觀、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確努力方向,增強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勇氣和信心。
5.4推行多樣化的自主學習形式
我們平時采用最多的是小組學習,我們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但有時并不一定會按老師安排的學習小組學習,可以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也可以同與自己合得來的同學一起討論。讓學生三五成群地去討論解決問題,從質疑到解疑,再到小節(jié)分析,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些看起來似乎違背課堂紀律的做法,有時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變得高漲,而這也是自主學習的重要體現。這一切的有效進行全在教師的把握之中,這更加要求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能及時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的手段。
近兩年來,筆者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嘗試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強化自主學習,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學觀念,加強教學研究,改革教學方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才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1] 常汝吉. 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2] 龐維國. 自主學習: 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