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公海生物資源的國際刑法保護

        2015-03-20 08:42:27王吉春沈陽工程學院文法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武陵學刊 2015年3期

        王吉春(沈陽工程學院文法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公海生物資源的國際刑法保護

        王吉春
        (沈陽工程學院文法學院,遼寧沈陽110136)

        摘要:海洋生物資源在短期內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其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認識,各國都制定了法律法規(guī)對本國領海所屬的海洋生物資源予以保護;對于公共海域的生物資源,國際社會也制定了相關的國際公約進行保護。然而,由于有效權力監(jiān)管的缺失,對于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缺乏有效的制裁方式。鑒于此,對公海生物資源的保護可以發(fā)揮國際刑法的作用,以國際刑事法院為國際司法主體,完善國際刑事法院在打擊公海生物資源犯罪方面的不足,使國際刑法在保護公海生物資源方面作出貢獻。

        關鍵詞:公海生物資源;國際協(xié)定;國際刑法;國際刑事法院;刑事責任

        近些年來,污染、破壞海洋生物資源的事件不斷發(fā)生。2007年,日本的捕鯨事件一度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導致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政府強烈要求將日本訴諸法庭,而且還派遣監(jiān)視船跟隨捕鯨船到達南極海域;2013年1月17日,美國“護衛(wèi)”號在圖巴塔哈群礁國家海洋公園范圍內擱淺,對當地的珊瑚礁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作為目前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漏油事故的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發(fā)生之后,石油鉆探行業(yè)對海洋環(huán)境的巨大威脅清清楚楚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國際社會對這些行為和事故給予了譴責和批評,但是僅有的批評和譴責對于公海生物資源的保護和恢復作用極為有限。鑒于此,筆者認為,應當運用國際刑法來保護人類共同擁有的海洋生物資源,國際刑法在保護公海生物資源方面應當有所作為,而且大有可為。

        一、海洋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及國際社會對之保護的歷史發(fā)展

        海洋生物資源無論作為一種資源還是作為一種價值存在,在自然發(fā)展和人類社會進步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巨大價值需要我們予以充分認識。

        (一)海洋生物資源的重要性

        1.海洋生物資源是人類重要的物資來源。海洋生物資源是野生動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生活生產的條件和資源,其在人類發(fā)展的過程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海洋生物資源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和物質生產資料,是人類不斷發(fā)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當今世界上70%的人,蛋白質攝入主要來源于海洋魚類;隨著人類生產力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人類認識和利用公海生物資源的能力也不斷提高,海洋生物資源的藥用、營養(yǎng)品價值也被相繼開發(fā)利用[1]。海洋生物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質來源。

        2.海洋生物資源影響著海洋生態(tài)平衡。海洋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自然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生物資源作為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鏈條的重要一節(jié),是海洋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中,超過四分之一由海洋溶解[2]。海洋生物資源能夠滿足人類社會的一定需求,但是一旦超出這個限度將會給海洋生態(tài)造成極大甚至是不可修復的破壞,近幾年在世界范圍內發(fā)生的大面積赤潮就是公海生物資源生存環(huán)境遭到破壞所導致的生態(tài)問題。

        3.海洋是構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中生存著大量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在海洋中生存著哺乳動物、魚類、龜類、蝦蟹等甲殼類節(jié)肢動物、水母等腔腸動物、軟體動物、微生物以及以這些動物為生、為食的陸地動物和海鳥。這些生物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雖然陸地上的物種大量滅絕,海洋中的生物還未發(fā)生類似的情況。然而,研究發(fā)現(xiàn),200年前海洋擁有10倍于今天的海洋生物資源。如果人類的海洋活動按照現(xiàn)有的規(guī)模和速度持續(xù)進行,那么海洋中的生物也將難以幸免,生物多樣性的局面必將面臨考驗?!叭绻Q笪锓N失去了多樣性,地球上將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每當一個物種滅絕,我們就失去了自身生命的一份支撐”[3]。

        4.海洋生物資源代際性公平的要求。海洋生物資源既是一種物質資源,也是一種價值存在,我們當代人不僅擁有利用的權利,同時也擔負著將這一財富留給后代人的義務。我們不計后果地開發(fā)利用公海生物資源,不僅是對我們當代人的不負責任,更是侵犯了子孫后代的與我們同等的權利。世界環(huán)境和發(fā)展委員會在1987年發(fā)表的《我們共同未來》的報告中將可持續(xù)發(fā)展界定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fā)展”[4]。由此可見,對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是我們著眼于現(xiàn)實更著眼于未來的一種價值追求,我們能夠作出這樣的選擇也說明我們能夠跳出人類自身的局限性,為子孫后代著想,為人類歷史負責。畢竟,讓后人只能在博物館的櫥窗中看到曾經的海洋生靈是不公平的。

        5.海洋生物資源是全人類的伙伴。伴隨著人類科學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類逐漸拋棄了將海洋生物資源作為客體對象的狹隘認識,而是將海洋生物資源視為不斷豐富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財富,更視其為人類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伙伴。海洋生物資源同樣具有生命的價值,其物種延續(xù)也是人類文明程度的表現(xiàn)之一。缺少生命的海洋將被視為人類歷史的失敗,這個藍色的星球上僅僅存在一種生命是不可想象的悲劇。

        6.海洋生物資源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進步的程度。在人類生產力和認知水平較低的條件下,人本主義思想(即在這個地球上,人類是萬物的中心,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圍繞人類而存在的[5])指導和影響著人類的行為。但是,當人類進入到工業(yè)社會之后,這種指導思想已經不能夠滿足人類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人們認識到了自然的巨大價值和力量,逐漸拋棄了狹隘的人本主義,而逐漸接受自然本位主義,在環(huán)境刑法中體現(xiàn)為采用兼顧人本主義與自然本位主義的價值取向[6]。對于海洋生物資源態(tài)度的轉變,與解放奴隸的歷史進程相似,對于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與對于人權的保護,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中具有同等的意義。

        (二)國際社會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相關協(xié)定

        對于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的發(fā)展過程是較為艱難的,但是取得的成果還是較為顯著的。

        1.聯(lián)合國對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從上世紀初期開始,很多國家之間開啟了互簽海洋環(huán)保的國際公約,特別是在聯(lián)合國成立之后,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例如,在聯(lián)合國的主持下,各國先后簽署了《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聯(lián)合國人類環(huán)境宣言》《聯(lián)合國人類環(huán)境與發(fā)展宣言》等文件,在這些文件中對海洋生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做出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在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的主持下,世界各國政府于2001 年5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簽署了《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以下簡稱《斯德哥爾摩公約》),決定在全世界范圍內禁用或嚴格限用12種對人類、生物及自然環(huán)境危害最大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這些法律文件都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基本精神和努力。

        2.歐盟對于公海生物資源的保護。歐洲國家主要是海洋國家,大多數國家歷史上都有捕鯨的傳統(tǒng)和歷史,所以對歐盟制定的保護鯨等海洋生物資源的相關規(guī)定的了解有利于我們認識國際主流社會對公海生物資源保護的情況。

        無論是被大海環(huán)繞的英國,瀕臨大海的德國、法國、北歐五國,還是處于中歐的奧地利、匈牙利、瑞士這樣沒有海岸線的歐洲內陸山地國家,對于海洋生物資源的認識都是有一個轉變的過程的。也就是說,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國家才轉變其原有的環(huán)境立法理念,相繼制定了有關野生動物的保護指令。歐盟在保護海洋生物資源的問題上主要涉及到如下方面:其一,對于瀕危物種的保護,即有關進口鯨魚和其他鯨類產品共同規(guī)則的第348/81號條例;其二,1973年制定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第3626/82號條例;其三,歐盟各國簽署了有關大西洋生物保護公約的第81/691號決議;其四,有關成員國進口特定海洋動物皮革及其制品的第83/129號指令[7]。這些規(guī)定奠定了如今歐盟各國對于包括海洋生物資源在內的動植物資源保護的基礎。

        二、利用國際刑法對公海生物資源進行保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海洋生物資源無論是作為人類生存的物質來源,還是作為人類存在的價值追求以及生物多樣性本身的要求,其體現(xiàn)的重要性都應當值得我們予以重視。

        (一)利用國際刑法對公海生物資源進行保護的必要性

        1.海洋污染成為全球性大問題。伴隨著人類生活領域的擴展和遠洋技術的不斷進步,海洋在成為我們獲取能源的對象的同時,也成為我們排放廢棄物的途徑之一,人類的非理性活動對海洋環(huán)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我們從海洋中獲得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等能源,而在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則伴隨著海洋石油污染及相關領域的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人類活動排放的化工原料、重金屬、有毒廢料、放射性污染及相關的試驗則造成了海洋的化工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其他污染,導致海洋的升溫、酸化和海洋富營養(yǎng)化,這導致了當前海洋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海洋污染已經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嚴峻問題。

        2.海洋生物資源保護的迫切性。從有人類歷史開始,人們就不斷從海洋中獲取物資。步入工業(yè)社會之后,海洋漁業(yè)在捕撈技術、工具、遠洋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海洋資源的獲取能力大大提高。同時,航海、軍事、能源開發(fā)、飼養(yǎng)業(yè)的發(fā)展也間接地對公海生物資源的生存構成了威脅、造成了破壞,從而使海洋生物資源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種類上都急劇減少。由此可見,提出對海洋生物資源進行保護,拋棄海洋資源用之不竭的錯誤看法是客觀事實對我們的要求。

        3.已存在的國際協(xié)議在執(zhí)行上缺乏保障。在公海范疇上,由于缺失具體的權利享有主體,這樣就造成了公海生物資源保護主體的缺位,各國自然沒有義務和積極性對公海生物資源進行保護。雖然已制定了相關的國家協(xié)議,但是這些協(xié)議幾乎未規(guī)定對違反相關規(guī)則行為的處罰內容,更沒有對協(xié)議的執(zhí)行設定相應有效的方式,致使當出現(xiàn)了違反國際協(xié)定、嚴重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時,除了世界上個別負責任的國家以譴責和批評表示批評態(tài)度外,國際社會對具體的違規(guī)行為卻束手無策。

        4.國際權力介入的必要性。在一國范圍內,該國根據其加入的條約、協(xié)定,使其成為本國法律的一部分,相關規(guī)則有國家的主權進行保障。但是,處于國際條約、協(xié)議保護下的公海生物資源的保護遠遠不及一國領?;驅俳洕鷧^(qū)的保護狀態(tài)。而且,個別違反人類共同價值的行為也是在國家的名義下或是在國家的支持下進行的。這時,我們有必要運用國際法、國際刑法的規(guī)則對此類行為進行評價,要求相關個人和國家承擔必要的義務和責任,從而維護全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共同利益。

        (二)利用國際刑法對公海生物資源進行保護的可能性

        伴隨著國際法和國際刑法的發(fā)展,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法律手段對公海生物資源進行充分的保護。

        1.現(xiàn)有的國際協(xié)議提供了法律基礎。國際社會在現(xiàn)有的國際條約、協(xié)定及區(qū)域組織的規(guī)定中已經制定了大量的關于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規(guī)則,這當然包括公海生物資源在內,這些條約和協(xié)議為我們保護公海生物資源和打擊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追究相關主體的責任提供了法律基礎。國際刑法學協(xié)會委托其主席——美國著名國際刑法學家巴西奧尼教授起草的《國際刑法典草案》,分則設立的22種國際犯罪中就包括了破壞環(huán)境罪,其定義為“有意違反國際法保護環(huán)境的規(guī)定,嚴重危害環(huán)境的犯罪行為的總稱”[8]。同時,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實踐需要,以現(xiàn)有的國際規(guī)范為基礎,制定相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執(zhí)行規(guī)則,保障公海生物資源保護規(guī)則的運行。

        2.國際刑事法院為懲罰相關犯罪提供了制度操作上的可行性。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的犯罪是“國際性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抑制這類犯罪需要的國際合作(雖然這也是事實),而在于這些犯罪的嚴重危害性達到國際“社會關注”的程度[9]。對于危害性達到國際“社會關注”程度的相關案件,國際刑事法院基本上發(fā)揮了其應有的作用?!读_馬規(guī)約》沿襲了國際法委員會1997年法典草案的做法,在戰(zhàn)爭罪中增加了嚴重破壞自然環(huán)境的行為。這也為國際刑事法院處理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犯罪行為提供了拓展的空間,國際刑事法院受理嚴重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在司法制度設計上是可行的。

        3.保護公海生物資源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態(tài)度。當前,大多數國家在公海生物資源的保護方面已經達成了共識,這說明大多數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了對公海生物資源進行保護的重要性。國際社會的共識和主要國家對海洋資源保護的態(tài)度為我們用國際刑法保護公海生物資源提供了信心。

        4.民間社會對于保護公海生物資源的認知度提高。通過一些報道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某些國家商業(yè)捕撈公海生物資源、開發(fā)海洋等行為以及各國的軍事活動,民意的主流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這些民間的聲音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對于公海生物資源的保護的認識已不僅是個別社會精英和組織的理念和價值追求,而是融入到了文明國家民眾的基本認知之中。全世界民眾的觀念也可以理解成人類的基本價值取向,在這種觀念的支持下,公海生物資源保護制度的建立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運用國際刑法保護公海生物資源是切實可行的。

        三、設置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構成要件和刑事責任

        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就是違反國際條約、協(xié)定,運用被禁止的方式,在禁止實施作業(yè)的海域或者禁止實施作業(yè)的時間捕殺、采集那些受國際條約、協(xié)定保護的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其構成要件和刑事責任如下。

        (一)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構成要件

        1.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客體。國際犯罪的客體,是指國際刑法所保護的,為國際犯罪所侵害的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或者共同利益[10]117。對于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我們不僅要考慮這種行為對各國經濟、環(huán)境破壞的現(xiàn)實性,更要考慮到這種行為對全人類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全世界的和諧發(fā)展的影響。筆者認為,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客體應當是人類的共同資源享有權和人類的代際公平。

        2.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客觀方面。該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運用各種工具,以捕撈、采集等方式嚴重破壞公海領域的公海生物資源。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犯罪的行為表現(xiàn)為作為,也就是以積極的行為實施的利用為國際刑法所禁止的技術或手段進行捕撈、采集由國際法所保護的公海生物資源的行為。同時,對于公海生物資源的捕撈,應當在時間、海域、深度、物種以及成熟狀態(tài)等方面明確作出規(guī)定,對于違反相關規(guī)定、在公海的相應領域進行破壞性的捕撈、采集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由國際刑事法院定罪處罰。

        3.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主體。其主體主要是世界各國的公民和法人;在違法行為是在國家的支持下進行的情況下,其主體也可以包括某國。在國際刑法領域,部分學者將國際法的主體等同并限定于國家,這種理解是不夠的,也不利于打擊相關的犯罪。同時,由國際法院已經作出的判決都表明,個人是可以成為國際刑法的主體的。這在《禁止并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際公約》《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等國際公約中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充分的體現(xiàn)[10]120。關于法人,其擁有獨立于其他主體的財產,具有獨立的意志,具備在相應法律領域中進行活動的條件和能力,依此,法人也應當作為國際刑法的主體接受規(guī)制。

        4.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主觀方面。從刑法理論上劃分,公海生物資源的刑法保護屬于環(huán)境刑法的范疇。由于環(huán)境法定犯這種犯罪并非為傳統(tǒng)道德所不容,所以將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規(guī)定成為犯罪僅僅是由于國際刑法對其進行了規(guī)定。所以,凡是有悖于生態(tài)和諧、有悖于生態(tài)發(fā)展的嚴重危害行為,皆可被刑法定為犯罪,從而應當定罪處刑。依此可見,該罪的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過失,相關的個人、法人實施的行為必須以違背相關的國際協(xié)議為前提。某些組織以科研或者考察的目的實施的捕撈、采集行為則不受國際刑法的責難,其以保護為目的的研究行為更應當得到鼓勵和支持。

        (二)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刑事責任

        1.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個人、組織的刑事責任。實施了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個人和組織,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具體的刑事責任實現(xiàn)方式包括刑罰方式和非刑罰方式。刑罰方式主要是死刑、自由刑、罰金、沒收等方式[11],而非刑罰方式則包括訓誡、限制經營范圍、向國際社會道歉、責令采取防治措施等方式[12]。

        2.國家的責任。作為一種特殊的法人存在,國家是具有產生特定意志的決策機關和具體的執(zhí)行機關,其實施的行為有時會危害到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危害到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以及“震撼人類良知”。這些“國家行為”的產物,或者是按照“國家贊成的政策”行事的結果,或者是由于國家容忍甚至故意不作為,以致缺乏國家執(zhí)行措施的結果。因此,國家也是國際犯罪的主體之一。

        一般認為,國家責任的主要形式是“限制主權”“賠償”“道歉”等。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同盟國對德國、日本、意大利實行的限制主權、要求賠償、道歉等措施。對于這些措施,有的觀點認為在國際法上對國家采取撤銷其聯(lián)合國席位、進行政治和經濟制裁等措施不是對國家的刑罰,只是一種國際制裁和懲罰[13],另一種認為這些措施也是對國家的刑罰形式[14]。

        雖然國家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國家能夠承擔刑事責任并接受刑罰處罰。國家,是一種特殊的法人,雖然其具備法人的一般特征,但是,作為一國的代表,其代表著某一特定民族,更多體現(xiàn)的是政治方面的意義。對某一國家實施刑罰,也就意味著對某一民族或族群處罰或者侮辱,這是國際刑法所要避免的問題,也是被歷史證明不可取的方式。所以,引進國家責任,應當限定在獲得賠償性賠償金和懲罰性賠償金的手段上,以此賠償被害人,并且威懾國際刑法領域的未然犯罪[15]。在《國際刑法典草案》中提出國家實施國際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對其施以刑罰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征收相應的罰金,這種罰金不得損害國家承擔的義務、賠款和民事的損害賠償的能力,也不得危害國家經濟的生命力,對國家征收罰金的評定和決定應由國際法院作出并應通過聯(lián)合國執(zhí)行。另一種是由國際刑事法院依靠它所掌握的審判權力命令一個國家停止或終止違犯國際刑法的活動,或發(fā)布相同性質的禁令糾正先前的違法行為并防止他們再次發(fā)生[10]157。筆者認為,對于國家不適宜也不可能實施刑罰,對于國家義務的強制性承擔,可以通過民事賠償的方式予以解決。但是要避免大量適用此類措施,避免負擔的轉嫁及其他人道主義問題的產生。

        四、國際刑法對公海生物資源保護之不足與完善

        雖然國際刑法可以并且應當承擔保護公海生物資源的角色,但是國際刑法本身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對于這些問題應當予以完善。

        (一)法定犯的問題

        區(qū)別于傳統(tǒng)國際刑法適用的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zhàn)爭罪和侵略罪這四種自然犯罪,環(huán)境犯罪屬于法定犯的范疇。那么作為環(huán)境犯罪其中之一的國際海洋犯罪,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必須以一定的國際法作為前提。作為界定環(huán)境刑法的標準,其是否有利于生態(tài)和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其最終的價值考量。由于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這種犯罪并非為傳統(tǒng)道德所不容,所以將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行為規(guī)定為犯罪僅僅是由于國際法進行了規(guī)定。所以,凡是有悖于生態(tài)和諧、有悖于生態(tài)發(fā)展的嚴重危害行為,皆可被國際刑法定為犯罪,從而應當定罪處刑。也就是說,必須存在相關的國際法將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某些行為或者某種程度或者在某些時間內實施定義為非法,這樣才能夠利用國際刑法對這些非法行為進行懲罰。

        (二)國際刑法與其他國際公約銜接的問題

        國際刑法與國際法的銜接是國際刑事法院對破壞公海生物資源進行刑事處罰的法律淵源。這類似于國內法中行政法與刑法之間的關系。國際刑法的刑罰條款與國際法規(guī)定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這種關聯(lián)性可稱之為國際刑法的“行政附屬性”[16]。筆者認為,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犯罪行為必須以違反一定的國際法為前提和基礎,由此該違法行為必然侵犯到了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或國際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國際刑法應當依據已經公布的《聯(lián)合國海洋公約》《聯(lián)合國人類環(huán)境宣言》《聯(lián)合國人類環(huán)境與發(fā)展宣言》《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等為依據對相關的行為進行刑事處罰。

        然而,國際法的內容在不同時期是會發(fā)生變化的。例如,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對《圣其茨和尼維斯島宣言》的內容可能會進行修改,該宣言試圖更改實行了24年的商業(yè)捕鯨禁令。一旦相關國際組織對國際法進行了修改,那么國際刑法對于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定義就要相應進行修正。這樣就難免造成國際刑法由于國際法的緣故而變得不穩(wěn)定,這也將是未來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大問題。

        (三)修改《羅馬規(guī)約》管轄權的問題

        國際刑法的管轄權,即《羅馬規(guī)約》的管轄權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應限于整個國際社會關注的最嚴重犯罪,某行為嚴重危害國際秩序而相關國內法不能或者不愿對該行為進行審判才由國際刑法進行管轄。

        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是發(fā)生在公海領域,即便影響再大,也不至于危害國際社會的正常秩序,即便影響到整個國際社會的正常秩序,由于行為發(fā)生地是在公海領域,各個國家無權對該行為進行評價,而《羅馬規(guī)約》的管轄權作為國家刑法管轄權的補充更是沒有存在的意義。公海領域不屬于任何一個國家,即便相關締約國及其個人或組織實施了相關行為,《羅馬規(guī)約》由于沒有管轄權而使得相關行為逍遙法外,而對于不是締約國的個人或組織就更談不上對其行為進行刑法懲處。所以,應當對《羅馬規(guī)約》的管轄權在公海生物資源保護方面進行修正,將公海內實施的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納入到《羅馬規(guī)約》的管轄權的特定范疇,通過特定的立法技術對這種法定犯進行特殊的規(guī)定。

        (四)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的犯罪類型問題

        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屬于環(huán)境犯罪,環(huán)境犯罪的犯罪類型分為結果犯、行為犯、舉動犯、危險犯等形式。筆者認為,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應當以結果犯作為其犯罪類型,理由是結果犯能夠明確地判斷其既遂標準,也就是說,只有在公海上實施的打撈、采集等行為或者是利用的工具違法或者是在非法定時間和區(qū)域打撈海洋生物資源并且達到一定的數量或者情節(jié)才能夠定性為犯罪;同時,設定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罪為結果犯的類型也可以明確這種犯罪的中止形態(tài)和未遂形態(tài),鼓勵相關組織和個人停止實施破壞公海生物資源或者防止損害結果的出現(xiàn)或者擴大。而行為犯、舉動犯和危險犯對于保護公海生物資源過于激進,不利于公海海洋的合理、適度開發(fā)或者科學研究的展開,對于人類的海洋活動限制過度,從客觀上不利于人類科技的進步和發(fā)展,最終將影響到海洋生物資源的保障。所以,設定結果犯作為破壞公海生物資源的犯罪類型更為科學。

        綜上所述,無論其主體是個人、法人還是國家,只要其故意實施了破壞公海領域的生物資源的行為,給國際公海生物資源造成了破壞和損失,就應當構成國際犯罪??傊?,在全人類提高認識、摒棄落后和野蠻習俗的同時,更應當利用國際刑法的這一規(guī)制方式保護已很脆弱的公海生物資源,保護作為人類共同財富的海洋資源,使得公海生物資源為全人類共同的、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郭建安,張貴榮.環(huán)境犯罪與環(huán)境刑法[M] .北京:群眾出版社,2006:18.

        [2]周名江.海洋生態(tài)破壞海洋生物堪憂[N].青島日報,2010-07-28:10.

        [3]人類活動嚴重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EB/OL].[2009-06-02]. http://www.enorth.com.cn.

        [4]張坤民.可持續(xù)發(fā)展論[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7:25.

        [5]汪勁.環(huán)境法律的歷年與價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25.

        [6]王秀梅.刑事法理論的多維視角[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68.

        [7]楊豫,肖玉安,馮建中.走向綠色的歐洲——歐盟環(huán)境保護制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57-58.

        [8]郭建安,張桂榮.環(huán)境犯罪與環(huán)境刑法[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6: 207.

        [9]威廉.A.夏巴斯.國際刑事法院導論[M]黃芳,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33.

        [10]甘雨沛,高格.國際刑法學新體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17.

        [11]邵沙平.國際刑法學—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犯罪的法律控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81-185.

        [12]郭建安,張貴榮.環(huán)境犯罪與環(huán)境刑法[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6:212.

        [13]劉亞平.國際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157.

        [14]馬克昌.刑法學全書[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 776.

        [15] M.謝里夫,巴西奧尼.國際刑法導論[M] .趙秉志,王文華,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75.

        [16]杜澎.環(huán)境刑法對傳統(tǒng)刑法理念的沖擊[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1(1):35-41.

        (責任編輯:劉英玲)

        The International Penal Law Protection of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High Seas

        WANG Jichu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Law,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Law Department, 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sea are non-renewable.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sea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The governments codified the laws to protect their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sea.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lso codified the laws to protect the high sea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the power supervision, there are not enough sanctions to the disruptive behavior. For that reason, we can use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o protect the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high seas. We can tak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as international justice subject to attack the crime of destroying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high seas, which can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tection of living resources of the high seas.

        Key Words:living resources of the high seas;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criminal liability

        中圖分類號:D99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014(2015)03-0056-06

        收稿日期:2015-04-18

        基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增補項目“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刑事法律保障研究”(13FXC048)。

        作者簡介:王吉春,男,遼寧新民人,沈陽工程學院文法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國際刑法學。

        午夜男女很黄的视频|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 日本少妇按摩高潮玩弄| 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三级三级三级在线| 亚洲国产av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福利网址在线观看| av网站入口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码无人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欧美在线专区| 日本成人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中文字幕肉感巨大的乳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国产A∨无码影院|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诱惑| 天堂av在线美女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凹凸|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18| 国产精品 无码专区| 久久婷婷国产剧情内射白浆| 毛片毛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国产|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聊天app|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亚洲综合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 亚洲综合av一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台湾佬综合网| 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视频|